天津市津南區推進新一輪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紀實

天津日報

2017年8月起,天津實施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津南區小站、八里臺、雙橋河、北閘口四個鎮的18個困難村列入其中。站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高度,拿出“真金白銀”,掏出“真情實意”,津南區整合全區資源,圍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基層治理機制、培育鄉風文明等重點工作,朝著“三美四全五均等”的幫扶目標,蹄疾步穩、勇毅篤行。近三年時間,津南區結對幫扶工作交出了亮眼成績單,春暖花開時節,18個困難村已改變舊貌,正呈現出蛻變的美麗。

激發幹勁 兜底民生保障

北閘口鎮大蘆莊村的黨群服務中心是一座建築面積近300平方米的三層小樓。記者還未進屋,便聽到一片歡聲笑語:“您就儘管種,現在咱村的菜是有名的‘味兒正’,一上市就搶空了…….”“那還不得感謝你們的幫忙呀……”

正在對話的這群人,是駐大蘆莊村的幫扶幹部和村裡的困難農戶付國祥。已是春耕時節,村裡的“勤快人”將綠油油的菠菜、芹菜、大蔥、油麥菜接連推銷上市,他們只管種菜,完全不用擔心銷售問題,因為在去年,鎮村聯手幫扶單位在鎮上的物爾購菜市場租下了20個櫃檯,為20餘戶60歲以上的困難農戶開闢了一條“固定”的 售賣通道。

18個困難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在結對幫扶的作用下“內外兼修”,不僅蓋上了新房子,更豐富了五好黨支部“為民解困”的內涵。像大蘆莊村一樣,“不看平均數,要看每一戶”扶貧思路,成為了聯絡黨群關係的有力契合點。

新一輪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開展以來,津南區瞄準“兩不愁 三保障”指示要求,對18個村627戶1188名農村困難群體建檔立卡,健全一戶一卡、一戶一策、一戶一檔,全區發放保障資金354萬餘元;教育保障方面,向困難村困難學生髮放各類助學金、減免學雜費54人次58550元;危房改造現已清零;“萬名黨員聯萬戶”活動持續深入開展,781名黨員聯繫結對幫扶困難村困難群眾609戶1165人,開展入戶走訪2918次,幫扶資金44.6萬餘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困難村低收入困難群體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100%。同時借新一輪對口幫扶困難村工作,津南區高標準打造18個村醫療衛生室,按照每村80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標準,進一步完善鎮村一體化建設,還重新裝修了衛生室,新置醫療器械,對部分老舊衛生室擇地重建,目前正在加速推進醫保聯網工程,實打實緩解村莊就醫難問題。就像百姓所說的:“對口幫扶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幫扶幹部更是把我們當成了家人!”

在新一輪對口幫扶困難村行動中,津南區投入的不僅是真金白銀,更有“無法計算”的真情實意。市、區兩級共下派32名駐村幹部,組成10個幫扶組,從中選出10名能力優、視野闊、能幹事、被信賴的幹部任村第一書記,與困難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同時,津南區將結對幫扶涉及的47個委辦局劃分為8個職能組,形成了區統籌推動幫扶工作開展、各鎮負責幫扶任務具體實施、幫扶組打通落實最後一公里的三級責任體系,讓一張橫向邊、縱到底的結構圖“兜”起了村裡的大事小情。

兜住困難群眾的底線保障,也要兜住百姓的就業保障。津南區逐戶分析困難群體就業需求,先後開展了40餘場招聘會、52期實用技術培訓,同時推動宏舜物業等多家企業與困難村建立了用工協議,做到了村民有意向、培訓跟得上、就業有保障的一整套轉移困難村勞動力就業綠色通道,從而激發了村民的幹勁和決心,變“要我脫貧”的被動為“我要脫困”的主動。截至目前,已實現1991名勞動力就業,2019年末新一輪結對幫扶困難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約2.66萬元。

產業幫扶 發展特色經濟

走進雙橋河鎮西官房村的君子蘭栽培示範區,成排列隊的君子蘭仰頭綻放。張玉祥正在裡面忙碌著。他是土生土長的西官房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做夢也不敢想,現在改行種花了,大棚裡風不吹日不曬,每月還有3000元的工資拿,多幸福。”

2019年,雙橋河鎮科學規劃西官房村的產業定位;挨家挨戶宣講地區發展前景、統一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檢測土地酸鹼“屬性”;“東奔西走”對接產業項目……最終確定以沽水茂源合作社作為產業發展龍頭,通過集約利用村內資源,創建了“合作社統一出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成蘭回購”的“三統一”君子蘭栽培示範區。以西官房村為樣板,雙橋河鎮在全鎮5個未整合村中探索出了一條“黨組織 合作社 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君子蘭栽培示範區在內的“一基地三示範”產業鏈條,一年時間就有350餘名村民從中獲利。

立足18個困難村的實際,津南區積極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經營性收入的路子,大力實施產業幫扶、科技幫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造血能力,持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2019年底,18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超過10萬元,其中15個村達到20萬元以上,讓困難村的口袋漸漸“鼓”了起來。

──八里臺鎮南義村挖掘葡萄種植特色產業,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質量。三年時間,區、鎮、村三級集中力量清整了全村的水渠管道,讓富含礦物質的河水澆灌了每一寸葡萄地,同時駐村幫扶組邀請到市、區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教農戶掐枝剪葉,在“取捨”中保留葡萄的最大甜度、最佳外觀。銷售旺季,幫扶組還聯絡到線上銷售商為“葡萄嘉年華”量身定製包裝,同時解決了葡萄只能“近距離”銷售的問題,助力大量上市的玫瑰香葡萄“現摘現賣”。

──小站鎮前營村合作社在種植水稻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發展秸稈綜合利用。在前營盛發種植專業合作社,部分村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方式,助力小站稻高標準種植。去年,230畝水稻田年產達23萬斤。小站鎮還促成了合作社與社會資本“聯姻”,發展秸稈編織產業,把水稻秸稈編織成草蓆,供園林綠化、蔬菜大棚使用,社員可以在編織項目中獲利增收。

──北閘口鎮前進村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旅遊休閒農業。在鞏固和發展已有農產品種植合作社的基礎上,集中力量在前進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將耕地集中種植小站稻,並精心打造“花海柳堤”“荷塘月色”“風聲水車”等田園綜合體項目。同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打造農家院落、高標準停車場……吸引周邊市民體驗鄉村風情,提高村民收入。

綜合考量區位優勢、自然稟賦、產業基礎等因素,津南區不斷加大產業項目推動力度,拓展村級農業發展路徑,“一村一策”的發展思路在津南大地已形成了“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的勢頭。此外,津南區還按照“區域統籌、鎮村聯動”的整體思路,推進“一鎮一業”,市區兩級共給予幫扶村產業帶動資金7500萬元,截至2019年底,四個“一鎮一業”產業項目全部建成已進入收益期,到今年年底,困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預計增加20萬元。

改善環境 留住美麗鄉愁

午後的陽光暖意融融地灑在臉上,走進北閘口鎮前進村,村口討巧的動物園微型景觀,平添了幾分生機和田園色彩。雖還未到繁花鬥豔的季節,主幹道兩側的房屋立面粉刷卻已是“繁花似錦”。寬敞平整的柏油馬路上,過往車輛帶起的不再是“夏天一身土、冬天一身泥”的尷尬。家家戶戶院前用木製低矮柵欄圍成的綠化景觀,“扮靚”了農家小院。村民介紹說,現在的小日子是越過越舒坦了,屋裡有廁所、暖氣,用天然氣做飯,還有24小時供水,生活比蜜甜!

2018年津南區“大刀闊斧”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農村垃圾處理,廁所糞汙治理、汙水淨化、黑臭水體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擊碎了醜化村莊“容顏”的“頑疾”“痼疾”。一方面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實施新鋪村路、路燈安裝、自來水改造、管道鋪設等工程,讓村民生活更便利。另一方面,採用“三改兩分再利用”技術,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並在小站、北閘口、雙橋河、八里臺四個鎮的7個村進行“垃圾分類示範村”建設。憑藉真抓實幹,津南區今年還上榜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雙橋河鎮西官房村,在全市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會後,持續開展“見縫插綠 見空補綠”,新建大小花池面積約1500平方米,增種喬木、灌木、花卉30餘種,同時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每戶配置2-3個分類垃圾桶,配備專職保潔人員到戶收集垃圾並集中處理……正如百姓感慨:村裡的變化時時看得見、事事摸得著!

──北閘口鎮月橋村,在2010年被評為“市級文明生態村”。近年來,按照區、鎮的部署要求,又擼起袖子整治基礎設施陳舊的“硬傷”,陸續開展了煤改電、安裝路燈照明及監控全覆蓋等系列工程,同時不間斷開展環境大清整活動,扮靚村莊高顏值。到了夜晚,村民結伴遛彎,LED路燈點亮了整個村落,走走停停都是美景,一股濃濃鄉情油然而生。

──八里臺鎮和順地村,條條村路平坦敞亮,巷陌裡鮮花綠樹呼應,散發著勃勃生機,“綠”不僅體現在環境塑造上,也反映在生活方式上。沿村主幹路而設的一片粗放型養雞場,如今升級改造成“桃花源”,成為村裡人賞景的好去處。廣場上常有精心裝扮的人們跳起廣場舞。當然,村裡藏書近萬冊的農家書屋也是“長見識”的好去處。村子雖不大,但三年的打造已是“五臟俱全”,全方位迎合著百姓新的生活方式。

近三年來的結對幫扶行動中,津南區圍繞村裡的“衣食住行”掀起一場又一場“升級戰”,共為18個困難村鋪設主幹道路77.6萬平方米,里巷道路89.4萬平方米;戶廁改造2972戶,公廁修建155座; 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綠化覆蓋率全部達到28%以上的規定要求;累計安裝照明路燈1289套、監控設備286套,自來水改造工程100%完成,完成汙水處理站建設89座,管道鋪設240公里。同時注重生活方式的綠色引導,修建健身廣場21920平方米、農家書屋18個、便民超市78個。一連串的數字如同前進的軌跡,記錄了津南區在“六化六有”設施建設進程中的一個個腳印,18個村均達到了“美麗村莊”“文明村”“平安村莊”的創建標準。

記者手記: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津南區的幫扶任務已進入收尾階段,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一鼓作氣又吹響了“百日攻堅”行動的號角,高標準對標對錶73項任務清單,在18個困難村進行深度“自查”,不讓薄弱環節有任何遺漏,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成績固然可喜,但攻堅勁頭不能鬆懈,津南區將持續以真作為、真用情、真擔當,堅持必勝之心、必贏之志,確保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記者 董瑩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