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 爱心 耐心与责任心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以德育人  爱心  耐心与责任心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德荣。我刚接这个班时,就注意到他了。当时正逢七年级入学军训,他喊口令声音比较洪亮,很有教官风范,好多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当时我也挺看好他,就让他承担本班体育班长职务,他也是尽职尽责,称得上班主任的好助手。并且他脑子挺灵活的,思维要比一般孩子敏捷。可是他从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上课纪律比较差,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由于他是住校生,舍友也经常反映他比较霸道,喜欢欺负弱小,让其他同学代替他做好多事情。各任课教师也经常向我反映他:不及时上交作业,即使做了,字迹潦草、错误连篇。老师们找他谈话时,满口答应,但从来没有实际行动。

二、用耐心与责任心抓好常规教育

我经常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专注于各科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尊重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争取做一个受同学欢迎、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每次态度都比较诚恳,每次都下定决心,可之后又一如既往。我也多次联合其他任课教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家长也是经常请,还曾一次让家长来校陪读,家长也是积极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长说他很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自幼比较霸道,希望所有人都臣服于自己,所以不能给他太多的权利,因此我便取消了他体育班长的职务。虽然王德荣气焰有所削弱,但还是比较霸道,还是会欺负其他同学,学习态度仍是极不端正。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转化、教育之后,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教书育人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更何况一名学生没能管好可能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并且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孩子是整个希望,我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了想,还是想奋力搏一搏,为了整个班级,为了一个家庭。

三、家校联系,用爱心、亲情去感化他

记得有一次,他因经常欺负女生,借别人钱不及时归还,让别人替他打洗脚水、当值日生等,被受欺负的学生向学校政务处反映。学校政务处、德育处等都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暂时取消了他的住校资格,由家长接送。那一周王德荣的父亲每天都骑着家里的三轮车接送他,看着他父亲沧桑的背影,我心理有些难受,王德荣心理也感到十分愧对家长、愧对父亲。在为期一周的走读之后,当着他父亲的面,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出发,我说了一些意味声长的话:每个父母都是深爱自己孩子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能够起早贪黑奋斗的最大理由。作为子女,理应努力成为父母的骄傲,即使不能,但至少不能给父母增添负担,不能给父母脸上抹黑,甚至让父母蒙羞,让父母来承担自己的错误。从表情上看得出戴德荣的内心还是善良的,那一次他听得很认真,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连累了父母,让父母难堪。看着父亲当着他的面还了他借别人的钱,对被他欺负过的学生逐一道了歉,同学们也接受了道歉,并愿意跟他和好如初。看到这些,他对父母深深鞠了一个躬,并写下保证书,承诺痛改前非,认真完成并及时上交每一次作业,声泪俱下;并向父母承诺,以后不再给父母添麻烦了。父亲把他抱在怀里,“知错能改就好”眼睛分明有些湿润,看着这个画面,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那一次我深刻体会到“人之初,性本善”,这个道理古今皆然。并且让我领悟到爱可以化解一切的不协调。从那次之后,王德荣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认真上交每一次作业,并且作业比之前整齐多了,月考数学还考了80多分。并且自那之后再没有学生反映受王德荣的欺负。我也是经常巩固教育成果,时不时进行跟踪调查。

四、案例分析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心理学家也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所以我们要用爱心撑起学生成长的天空。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让学生沐浴在关爱中,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才能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对于王德荣这样特殊的问题学生,我没有选择放弃,没有选择暴力和镇压,而是敞开心扉,用自己的耐心去影响他,感化他,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亲情去感化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以德育人  爱心  耐心与责任心

教学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所以教育的方式也要因生而异。所以必然就要求班主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及其家庭背景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如果以爱心为媒、亲情为介,搭建师生、家长心灵相通的桥梁,用关爱唤醒他们的善良,使问题学生认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并且朝着父母和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问题学生时一定要紧密联合家长,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每一个班主任用心去研究它,做好它。所以我会一直努力去做,耐心的去观察,真诚的去听,用心去感受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