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界“老乾媽”,花100萬請員工看劇,賣西北菜年賺60多億

中國餐飲界“老乾媽”,花100萬請員工看劇,賣西北菜年賺60多億

餐飲行業因口味差異很難做大。八大菜系的飯店到處都有,像海底撈這樣的連鎖品牌很少見。全聚德、俏江南,絕味等品牌歷史悠久,影響範圍卻不廣,這成為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國外品牌,在中國成功的原因之一。

八大菜系的位置雖無人能撼動,但有一位內蒙古老闆卻另尋出路,將西北冷門菜系,做到全國連鎖,年收入超過60億,讓人驚歎。

中國餐飲界“老乾媽”,花100萬請員工看劇,賣西北菜年賺60多億

1967年,賈國龍出生在內蒙古,年少時體弱多病,父母常帶他出遠門看病,見過城市繁華之後,他立志要走出草原。高中畢業後,他如願考上大連水產學院,在上學期間,他經常將香菸、海鮮等產品帶回內蒙售賣,竟然賺到一大筆生活費。

大二那年,他休學回家,在父母幫助下開起小吃店,他為人真誠熱情,很快就積累了一批老顧客,隨即開了第一家西貝餐館,幾個月就賺到100萬,成為第一桶金。

開飯店過程中,他發現餐飲行業門檻太低,幹不出什麼名堂。在之後的一年裡,相繼開過咖啡館、西北小吃店、酒吧,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創業相繼失敗後,他迴歸餐飲行業,第一件事就是學本事。

1989年,他來到內蒙一家西餐廳單位副經理,半年後,餐廳生意慘淡,他順勢承包下來賣中餐,主要做粵菜和川菜。沒想到生意火爆,緊接著,又開了一家火鍋店,一年多時間,就成為當地有名的餐飲大亨。

中國餐飲界“老乾媽”,花100萬請員工看劇,賣西北菜年賺60多億

沒過多久,因顧客欠賬太多,要賬太難,他乾脆關閉所有餐館。在朋友推薦下,入股一家倒閉的白酒企業,半年後,他覺得白酒不好做,又回到內蒙幹起餐飲。當生意再次火起來後,他又想出去發展,從北京到深圳,兩次開餐廳都以失敗告終,還花光所有積蓄。

回到老家後,他通過親戚朋友借來幾十本房產證,貸款100多萬,重回北京開西貝海鮮店,沒想到還是虧本。這一次,他吸取教訓,放棄海鮮改賣蒙古菜,為提升知名度,花重金在北京各大媒體做品牌宣傳,一時間,西貝餐廳生意火爆。他決定走連鎖路線,創立西貝餐飲,當年營業額就突破1億元。

接下來,他開始在全國擴張。將要倒閉的店鋪改造成西貝餐廳,在蒙古菜基礎上,加入西北傳統菜,原材料都是從西北產地挑選天然有機菜,牛羊肉都是從內蒙牧場直接運到全國分店,就連調味品都選擇貴的,投入5000多萬研發新菜,好吃成為檢驗新菜品唯一標準。

2019年,西貝分店達到300家,年收入超過60億。西貝的成功,除品質把控外,核心在於員工。西貝一線員工工資比同行多1000多塊,他曾花費100多萬讓近千名員工看舞臺劇,每年花2億元給員工培訓和發獎金。對此,賈國龍說:“西貝的核心是人,而不是菜品”。

中國餐飲界“老乾媽”,花100萬請員工看劇,賣西北菜年賺60多億

他對員工好,員工自然也肯幹,在西貝工作超過12年的員工十分常見。曾有一位員工,原本在養牛牧場看門,為了晉升,18年間,除了媳婦生孩子,幾乎都在店裡,他將青春獻給了西貝,現已升到管理層。

如今,西貝已推出筱面、掛麵、黃饃饃等80多道菜品,其中大部分為西北特色菜,炒菜非常少。為了讓顧客放心,全國分店廚房實行全透明操作,顧客可隨時到後廚參觀。差異化運營,讓西貝從8大菜系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繼海底撈之後中國第二大餐飲品牌。

對於未來,賈國龍表示永不上市,這一點跟老乾媽一樣,不受資本約束。在互聯網時代,西貝將大力擁抱互聯網+,提升用戶在線購買體驗。西貝希望將門店開到每一條大街小巷。

用一首自創絕句描述賈國龍創業史。

年少出走見世面,

紮根餐飲如磨劍。

峰迴路轉幾十載,

西貝遍地樂開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