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癌症”病毒病難防?99%的人忽視了帶毒雜草!防控套餐來了!

提到病毒病,很多菜農朋友們非常頭疼,它是蔬菜上的常客,也被稱為蔬菜上的“癌症”。它們發生突然、傳播快、危害大,在某些地區和茬口,病毒病可能造成蔬菜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套針對蔬菜主要病毒病的綠色防控技術,這一套綜合防控技術可以明顯減少農藥用量,而且不受地域限制,適用於我國各大蔬菜產區,菜農朋友們在生產中可以試一試。

1、 蔬菜病毒病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

眾所周知,很多病毒病可以通過介體昆蟲傳播。作物採收後,介體昆蟲轉移到雜草上,病毒也隨之轉移到雜草上,而這往往容易被忽視。

雜草被病毒侵染後,在溫度和溼度條件適宜時發病,病株會產生一種就叫做“新植二烯”的化學成分,它對蚜蟲、(煙)粉蝨和薊馬等昆蟲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這些昆蟲在雜草病株上取食後往往喜歡遷移到健康植株,這樣很快就把病毒從帶毒的雜草傳播到蔬菜等作物上。

帶毒雜草主要包括茄科、菊科、藜科和莧科雜草中的9種:水茄、刺兒菜、小飛蓬、鬼針草、灰菜、馬齒莧、 空心蓮子草、反枝莧、凹頭莧(圖1)。

蔬菜“癌症”病毒病難防?99%的人忽視了帶毒雜草!防控套餐來了!

▲圖1、a水茄(茄科),b刺兒菜(菊科),c小飛蓬(菊科),d鬼針草(菊科),e灰菜(藜科),f馬齒莧(莧

2、關鍵措施

① 剷除帶毒雜草和植株病殘體等初次侵染源;

② 培育無病毒種苗,在蔬菜作物4~6葉的幼苗期、移栽後10天、始花期3個易感病毒病的關鍵時期,噴施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懸浮劑,或噴施替代產品鹽酸嗎啉胍·銅(病毒A)、毒氟磷,提高植株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③ 用改進的內吸性殺蟲劑納米化噻蟲嗪或吡蟲啉淋蔸,懸掛塗抹新植二烯的黃色誘蟲板等防控傳毒介體昆蟲。

(注:淋蔸的施藥方式與灌根沒有區別,只是此時幼苗較小,淋蔸的方式能節省藥劑、保護幼苗。)

採用以上措施後,對病毒病防控效果顯著(圖2)。

蔬菜“癌症”病毒病難防?99%的人忽視了帶毒雜草!防控套餐來了!

▲圖2、辣椒病毒病防控效果對比,左邊農戶常規防治方法,右邊採用綠色防控技術。

其中,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是一種純生物製劑,對菸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番茄褪綠病毒和番茄黃化曲葉病毒都具有防效(圖3、圖4)。

主要作用原理:嗜硫小紅卵菌發酵液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噴施到植物葉片表面,可以被植物吸收或附著在葉片上,刺激植物體內產生一些可以降解病毒核酸的蛋白質,導致病毒侵入植株後釋放出來的核酸被降解,無法致病,類似於疫苗的作用。但由於植物的免疫系統無法維持太久,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經常性刺激植株,即每隔 5~7天噴施1次,發病嚴重時每隔 3~4天噴施1次, 整個生長期噴施3~5次。

蔬菜“癌症”病毒病難防?99%的人忽視了帶毒雜草!防控套餐來了!

▲圖3、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對比—未噴施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

蔬菜“癌症”病毒病難防?99%的人忽視了帶毒雜草!防控套餐來了!

▲圖4、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對比—噴施 3 次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

噻蟲嗪等殺蟲劑具有內吸性,噴施後可以被植物吸收,傳毒昆蟲一旦取食含有噻蟲嗪的葉片等組織,很快就會死亡,殺滅效果幾乎可以達到100%。

噻蟲嗪等殺蟲劑在植物體內的持效時間可以達到30~60天,即在蔬菜幼苗移栽前3~5天噴淋或淋蔸1次,可以持續到開花期,甚至結果期,整個生長期只需淋蔸3~4次即可。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苗期每株藥液用量10~15mL,成株期灌根或噴淋時每株藥液用量50~100mL。

3、核心技術

1、徹底清除帶毒雜草和植株病殘體 

有些雜草被病毒侵染後沒有顯現症狀,所以剷除帶毒雜草這一關鍵步驟往往容易被忽視。

因此,生產上不僅要將植株病殘體全部回收銷燬,或者堆集存放並用塑料膜或者60目防蟲網覆蓋防止傳毒昆蟲取食以外,還要在播種或定植前將苗床和地塊周圍50m以內的帶毒雜草全部清除。這是本項技術的關鍵措施之一。

2、防控傳毒昆蟲,培育無病毒壯苗 

播種前用有效活菌數≥5億個/mL的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懸浮劑30mL兌水3kg拌種15分鐘,或加入質量比為1∶400的25%噻蟲嗪種子處理劑拌種;

在幼苗4~8葉期,用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懸浮劑300倍液噴霧1次,1平方米苗床藥液用量1000g;

播種時未用噻蟲嗪等藥劑拌種的,可在移栽前2~3天苗床潑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或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每株藥液用量10~15mL;

定植後5~7天,用嗜硫小紅卵菌(雅力士)懸浮劑300倍液,或用替代產品20%鹽酸嗎啉胍·銅(病毒A)可溼性粉劑、20%毒氟磷懸浮劑等300倍液噴霧,每畝藥液用量30L,在開花初期和掛果初期再各噴霧1次,每畝藥液用量30~45L;

掛果初期,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或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淋蔸1次,每株藥液用量50~100mL。技術實施步驟見圖5。

蔬菜“癌症”病毒病難防?99%的人忽視了帶毒雜草!防控套餐來了!

▲圖5、技術實施步驟

3、物理措施防控設施蔬菜傳毒昆蟲 

粉蝨、蚜蟲等傳毒介體昆蟲對黑色和銀灰色有強烈的驅避性,設施蔬菜定植後至初花期,可在溫室前臉通風口、上通風口處張掛60目的銀灰色防蟲網,並覆蓋遮光率75%的黑色遮陽網,溫室出入口處的防蟲網上張掛黑色遮陽網,防止粉蝨、蚜蟲等傳毒昆蟲隨人員出入進入溫室;同時,遮陽網也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降低棚室內溫度,促進作物生長,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此外,還可以在溫室通風口或出入口附近懸掛塗抹新植二烯的黃色誘蟲板,有效防控粉蝨、蚜蟲和薊馬。

4、配套農業防控措施 

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育苗及定植前徹底清除棚室內的枯枝落葉、雜草和自生苗等,保持棚室清潔;根據各地情況不同,可將定植時間延後15天左右,避開由於高溫乾旱引起的介體昆蟲盛發期,能明顯降低病毒病的發生。

4、注意事項

首先,清除田間帶毒雜草和植株病殘體是重中之重,且剷除田間帶毒雜草是核心環節。

其次,培育無病毒壯苗,苗期採用提高植株免疫能力的藥劑進行噴淋或淋蔸,並用防蟲網隔離煙粉蝨、蚜蟲等傳毒介體昆蟲;大型育苗場移栽前,應抽檢幼苗是否攜帶病毒。

另外,對於可以摩擦接種傳毒的蔬菜病毒病,在進行物理防治、藥劑防治以及農事操作時,注意防止病毒通過機械傳播。


本文摘自《中國蔬菜》文章“蔬菜主要病毒病綠色防控技術”。作者:史曉斌 張戰泓 歐陽嫻 張松柏 張卓 彭靜 張德詠 劉勇,單位: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來源:中國蔬菜(ID:zgsc9550)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發佈,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