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具備“世界春城花都”天然優勢——訪雲南野渡藝術莊園創始人菱梓

昆明具備“世界春城花都”天然優勢——訪雲南野渡藝術莊園創始人菱梓

昆明具備“世界春城花都”天然優勢——訪雲南野渡藝術莊園創始人菱梓

菱梓的插花作品。 雲南野渡供圖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正在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昆明提出打好三張牌,其中一張就是建成“世界春城花都”。

雲南野渡藝術莊園創始人菱梓表示,昆明建設春城花都的獨特優勢首先在於氣候,昆明自古就有“春城”美譽。其次,近年來昆明的鮮花產業已快速發展起來,鮮切花交易全國第一、亞洲第二。花飲、花茶、花宴、花飾也成為人們消費的時尚。此外,昆明的地形地貌具有立體性,從金沙江的乾熱河谷到轎子雪山,形成植物多樣性,花的種類豐富。第四,昆明地理位置輻射東南亞南亞,花卉及花文化也會以此傳播出去。因此,菱梓認為昆明完全有基礎成功打造世界春城花都。

昆明號稱“春城”,其核心內涵似乎與“春暖花開”密不可分。鮮花作為昆明的鮮明標誌,對城市形象塑造功不可沒,但在城市氣質的養成方面,鮮花文化似乎還沒發揮更大的功效。

“鮮花是昆明的鮮明標誌,這我贊同。”菱梓說道,“在昆明處處可以賞花,大街、公園、小區鮮花盛開,爽心悅目。鮮花文化也正在形成,花卉展、花卉市場正成為人們喜歡逛的地方,送花作為禮儀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社交。如果要讓鮮花文化發揮更大功效的話,我倡導讓鮮花表達感情,以花傳情,讓世間有更多美好的願望。我也建議以花為主題來強化昆明的城市文化,多舉辦花的論壇、花的攝影、花的文學作品以及花文化的再次創作等活動。由此提升一個城市的品位和生活美學。”

對標巴黎、荷蘭等國際知名鮮花文化發散地,昆明鮮花文化應該怎樣體現出自身獨特的芬芳氣質,它對城市文化、城市內涵、城市志向乃至城市顏值,應呈現出怎樣的品牌導向作用呢?

菱梓表示,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靈魂,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載體,而昆明正是一個鮮花與詩意並存的城市。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鮮花早已在潛移默化中將昆明的美與文化融入骨髓。除去大街小巷的鮮花,每年三月的圓通山是昆明人必不可少的取景地。

李廣田先生的散文《花潮》裡,就留下了“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名句。而鮮花不僅僅存在於眼前的風景裡,還存在於昆明人最普通的生活裡。清晨喝一碗玫瑰花粥,搭配一塊鮮花餅;下午茶時段來一杯花茶,唇齒留香。菱梓認為,目前昆明要做的是更好地融合人文和自然資源,圍繞“世界春城花都”與“歷史文化名城”這兩條主線,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文化旅遊品牌。

菱梓一直致力於自然教育和藝術創作的融合,並在盤龍寺後山創建了野渡藝術基地,打造了一個以花植文化為基礎的藝術空間。“野渡基於不同生活場景及需求研發出與植物美學、家居藝術相關的一系列場景文創產品。野渡希望以自然教育為過渡,結合原創設計、品牌故事、地域特色與非遺工藝,傳播對自然、藝術以及文化的提煉與思考。”菱梓說道。

面朝滇池,花香拂面應該是春城人的期盼,但願我們生活在花叢中,與花相擁每一天。(昆明日報 記者王曼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