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核心影子銀行規模下降3000億

穆迪: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核心影子銀行規模下降3000億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記者今日從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下簡稱“穆迪”)獲悉,穆迪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業務中斷影響,包括信託貸款、委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內,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核心影子銀行活動從2019年底的22.2萬億元下降了3000億元。

對於今年前兩個月影子銀行規模下降的原因,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李秀軍解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疫情導致業務中斷,信託貸款2月份同比下降5%,為過去9個月的最大降幅。”

此外,穆迪的報告還顯示,非金融私營部門的銀行貸款也延續了放緩趨勢,貸款增速是自2006年第一季度以來最慢的增速。“由於冠狀病毒的暴發,短期家庭貸款減少,私人消費出現了非季節性的下降。”報告表示。

近年來,中國影子銀行規模持續下降。據李秀軍介紹,2018年中國影子銀行下降規模為人民幣4.3萬億元,2019年中國影子銀行活動整體雖然下降幅度放緩,但仍呈繼續下降趨勢。其中,2019年中國影子銀行資產規模下降2.3萬億元至59萬億元,為3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

“影子銀行規模縮減具有全面性,包括信託貸款、委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內的核心影子銀行規模共減少人民幣1.8萬億元。此類資產佔名義GDP的比例從2018年底的67%和2016年底86%的峰值,降至2019年底的60%。”李秀軍補充。

雖然影子銀行規模在持續下降,但穆迪表示,總體經濟槓桿率可能進一步上升。

據穆迪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總體信貸增速持平於9%,超過了同期的名義GDP增長,導致整體經濟槓桿率略有上升。“今年2月份中國央行實行了中期貸款便利 (MLF) 、逆回購利率和貸款最優惠利率一次性削減10個基點等措施,以緩解貨幣環境。中國央行採取的寬鬆措施可能會進一步提高槓杆率,同時未來幾個季度的經濟增速將明顯下降。”穆迪的報告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