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彙科技IPO:像原大股東數碼科技的“影子”,關聯交易對不上

北京市博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彙科技”)是一家視聽大數據監測供應商,主營業務涵蓋視聽業務運維平臺、媒體內容安全和信息化視聽數據管理三個主要領域,主要客戶有IPTV/OTT運營商、各級廣電網絡公司、新媒體播控平臺、互聯網視頻內容提供商、電臺和電視臺等播出機構及相關政府部門。

繼新三板終止掛牌、創業板上市未成功之後,博彙科技向科創板發起衝刺。

公司盈利能力存疑,應收賬款高企

2017年,博彙科技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2018年1月終止掛牌。2019年6月,博彙科技向創業板提交了招股書,但是沒多久博彙科技就放棄了登陸創業板的嘗試。2019年11月,博彙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被受理。


博彙科技IPO:像原大股東數碼科技的“影子”,關聯交易對不上

從業績來看,2016年至2019年,博彙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50億元、1.96億元、2.84億元、2.75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136.04萬元、3068.23萬元、5498.55萬元、5091.02萬元。2019年的收入和淨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報告期各期,博彙科技依法享有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的金額分別為164.91萬元、364.55萬元、442.59萬元和305.28萬元,公司依法享有增值稅即徵即退的金額分別為1149.29萬元、1411.05萬元、1300.98萬元、878.33萬元,稅收優惠金額佔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5.59%、49.73%、28.52%、21.38%,佔比最高的2016年及2017年均處於50%左右。

此外,從公司的應收賬款看,存在著更多的問題。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大,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加。根據披露,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6月底,博彙科技應收賬款淨額分別為3951.7萬元、6390.02萬元、8227.93萬元、1.04億元。相對2016年,公司應收賬款的規模增長了約1.6倍。對此,公司表示,客戶主要以政府、事業單位和大型國有企業為主,資信狀況良好,應收賬款較少發生壞賬,應收賬款總體狀況良好。但是依然存在無法收回應收賬款的情況。

據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北京市博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省三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博彙科技與三奧公司於2014年1月17日簽訂了《購銷合同》,約定三奧公司向博彙科技購買系列產品,總金額為104.55萬元。然而三奧公司僅於2014年11月28日向博彙公司支付了10萬元貨款,其餘應當履行的貨款義務均未履行。

即使法院判決三奧公司需向博彙科技支付剩餘貨款,博彙科技卻仍沒有如願收回應收賬款。截止2019年12月31日,博彙科技仍對三奧公司的77.37萬元應收賬款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原因是“該公司目前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與數碼科技的關聯交易數據對不上

博彙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數碼科技(300079.SZ)。因為業務合作的關係,數碼科技也一直是博彙科技的重要客戶。實際上,數碼科技是博彙科技的重要關聯方,除股東關係之外,還有多個有數碼科技背景的人員是博彙科技的高管。在報告期內,博彙科技與數碼科技發生多起關聯交易,但對比兩家公司的招股書和年報可以發現,兩家公司披露的關聯交易金額無法一一對應,且差額不小。因為數碼科技2019年年報還未公告,因此我們2019年選取的是博彙科技的申報稿及數碼科技的2019年半年報。

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博彙科技對數碼科技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1287.53萬元、799.36萬元、1184.17萬元、358.76萬元。

而數碼科技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定期報告中2016年~2019年上半年,數碼科技對博彙科技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876.2萬元、891.3萬元、1062.4萬元、164.9萬元。數碼科技和博彙科技的關聯交易金額全都對不上,非常奇怪。

博彙科技此前還在新三板掛牌,而我們查詢到的博彙科技2015年的淨利潤數據也和數碼科技披露的也存在差異。根據數碼科技關於轉讓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博彙科技2015年的淨利潤為658.1萬元。但在博彙科技當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公司2015年的淨利潤則為1180.23萬元,差距也很明顯。

公司和原大股東數碼科技關係複雜,獨立性存疑

仔細深究公司的股權關係,我們還發現了博彙科技的獨立性也存在一定問題。數碼科技曾是博彙科技的大股東,此後平價轉讓股份給公司現實際控制人孫傳明,成為二股東。惹人注目的是,孫傳明與數碼科技的關係不止於此,孫傳明曾是數碼科技實際控制人妻姐的合作伙伴,還曾間接持有數碼科技較大份額的股份。此外,公司多位高管也有數碼科技的背景。

因為博彙科技此前在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股權轉讓過程有比較詳細描述。在2013年博彙科技設立股份公司時,數碼科技持有800萬股,以20%的持股比例位居公司第二大股東。

2014年,博彙科技召開第三次股東大會,鄭金福、郭忠武等8名自然人將其持有的公司合計31%的股份以5270萬元對價轉讓給數碼科技。本次股權轉讓的交易日為2015年1月5日,各方商定的價格為4.25元/股,以此計算,博彙科技當時的估值約為1.7億元。此時,數碼科技成為了公司第一大股東。

到了2016年5月,數碼科技又分兩次,分別將其持有的800萬股、200萬股博彙科技股份轉讓給了孫傳明。孫傳明由此持有1000萬股,以25%的持股比例成為博彙科技第一大股東。當時雙方約定的股權轉讓作價為4.3325元/股,確定的企業估值為1.73億元。相較數碼科技收購博彙科技股權的價格,孫傳明的受讓價格溢價率不到2%,而當時博彙科技經評估的淨資產為1.73億元。

2016年5月初,數碼科技對此進行過披露,說明了孫傳明非關聯自然人的身份。但是追溯到數碼科技2010年時的招股書,張懷雨是數碼科技董事和發行人自然人股東。而李枚芳是張懷雨的妻子,且是數碼科技實際控制人鄭海濤妻子李易南的姐姐。孫傳明張懷雨曾經是合作伙伴。2001年,孫傳明投資高斯泰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斯泰克),而據數碼科技招股書披露,2006年5月11日至2007年12月23日,李枚芳持有高斯泰克52%的股權,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孫傳明在這段期間持有高斯泰克40%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2007年12月24日,李枚芳將其持有的高斯泰克股權全部轉出。李枚芳與孫傳明此前一直是合作伙伴關係。不僅如此,高斯泰克參股的馬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還曾是數碼科技前十大股東之一,截至2019年6月30日,持有數碼科技656.60萬股。

除了如此複雜股權的關係,還有多個有數碼科技背景的人員出任博彙科技的高管。根據披露,博彙科技的董事張剛現任數碼科技副總經理、博彙科技財務總監李餘傑曾任數碼科技財務主管、博彙科技副總經理張永偉曾任數碼科技營銷事業部總經理。

而從雙方的業務角度來看,博彙科技作為中游的視聽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採購芯片、網絡安全設備、存儲器、pcb(印製電路板)、服務器、機箱、阻容等器件的方式集成數據採集硬件與相應的軟件系統,而數碼科技方面其核心業務是視頻技術服務,公司的業務按照行業劃分主要涉及廣播電視信息行業、金融行業、電信行業、特種需求定製及其它行業,其中以廣播電視信息為主。兩者行業相關度較高,因此,博彙科技關於自身獨立性方面也需要上會的時候做出更多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