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一、親密關係中最大的誤區

由徐崢主演並執導的《囧媽》,聚焦親密關係,主要講述的是一對母子的故事,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在一輛通往俄羅斯的火車上呆了幾天,不得不同處一室。很多問題都爆發了出來,兩人明明都深愛對方,都想為對方好,卻時時為小事爆發爭吵。直到盧小花半途下車,徐伊萬才感到事態的嚴重。

母子兩人在異國的雪地裡,作了一次長談,才解除心結。通過和母親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徐伊萬,最後才明白愛一個人的正確方法,他在給前妻的信中這樣說道: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之前的愛是希望對方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就像我對你一樣。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受和尊重。”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也不少見。這也是親密關係中最大的誤區,明明都想為對方好, 明明深愛卻不會愛。總是以己度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喜歡、認為好的方式去愛對方。完全忽略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個性和喜好,你認為好的別人卻未必也認為好。

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二、如何消除親密關係的誤區

溝通非常重要,很多反目成仇,關係疏離的關係,都是溝通失敗導致的。好的親密關係都擅長溝通。

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剛開始都不肯好好溝通,徐伊萬看到媽媽在火車上就開始抱怨和指責:我不是讓你坐飛機嗎?你為什麼一定要坐火車?

盧小花強喂徐伊萬小番茄,徐伊萬偷偷把小番茄一顆一顆的丟掉。但他卻沒有好好的跟媽媽溝通,順著情緒發洩,就是覺得媽媽很煩。


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而在後來當兩人打開心扉好好溝通之後,徐伊萬理解了媽媽。最開始去俄羅斯參加演唱會只是媽媽的心願,最後也變成了徐伊萬的心願,他戰勝一切阻礙,幫媽媽圓心願。

這時他已經發生了心態上的轉變。而這些都是由好好溝通開始的。想要消除親密關係的誤區,就要好好溝通。

好好溝通,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01尊重對方,不隨意指責批評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被指責。《人性的弱點》中指出:“批評是危險的,因為常常傷害一個人寶貴的自尊,傷害他的自重感並激起他的反抗。”

好好溝通,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不隨意指責批評。如果一定要批評,把批評的話包裝一下,換成建議或正確引導。

比如:孩子打碎了杯子。

可以引導孩子:經歷過這件事,你覺得下次要怎樣才能避免這種事情正式發生。

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如何保證下次不再犯錯,因此引導勝過批評和指責,而且更容易被接受。

02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好好溝通的另一個體現是,不以己心揣度他人,要關注對方的需求,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認為對的正確的強加給他人。

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03同盟戰略

在意見有分歧的時候,要懂得運用同盟戰略。

所謂的同盟戰略是先讓對方感受到,你和他是一體的,你和他是站在一塊的。之後再提出自己的建議。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都不喜歡直接接受批評。但如果你用自己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議,對方就會覺得,你是為我好,你的建議有道理。

人們都有安全感的需求,同盟能讓我們感受到安全。直接的批評會讓我們安全感受損,覺得自己被嫌棄了。

為什麼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囧媽》教我們如何愛一個人

04接納和欣賞對方的真實狀態

接納對方的真實狀態,而不是非要把對方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樣子。

每棵樹都有自己的形態,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芬芳,學會接納和欣賞,允許每棵樹都能按自己的意願生長,每朵花都能按自己的節奏來綻放。

我想這就是愛一個人的正確方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