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如何區別於玄幻修真小說?

詩悠帆


金庸的武俠是現實歷史的人物改變,那些武俠的功法屬於現實修真的基礎延伸演變出來的應用,打比方說是基於dos平臺開發的應用,再厲害也是dos。玄幻修真直接應用了現實修真的天賦樹,然後融入作者的想象力去發展故事,其實既脫離了現實修真,也遠離現實常人,打比方說就是基於安卓平臺開發的應用,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論功法境界,金庸的武俠人物頂多達到金丹境界吧,而現在的玄幻修真金丹只是開始而已。

論文學境界,金庸的故事可能現在會讓人覺得有點過時,畢竟有些年代,但是他對人物的雕刻和故事的描述肯定是強過絕大多數現代玄幻作者的。


知念斷念無念


純屬個人觀點:金庸的小說在當時可能和現在的玄幻小說一樣,受年輕人追捧但是父母絕對反對!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金庸的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些書的故事背景以及人物都是有根的,可以說是有歷史依據和考證的。但是現在的玄幻小說的故事背景基本上都是虛構出來的。再就是文化底蘊的問題現在的網絡小學也有文化底蘊高的比如誅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網絡小文看個樂呵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2020保護地球


其實.......你看過金庸小說就知道了......當初我初中的時候看完了一套金庸小說覺得真的是扣人心絃回味無窮,雖然說後來接觸網文之後也覺得很有一些寫得不錯的小說,可是並不能與其比肩(個人認為而已)

金庸第一本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1955年寫的,而網文的興起大約為九十年代,從這一點來看金庸所寫的小說具有時代性;

個人認為金庸小說的特點是格局大,主角與配角關係呈網狀,給予了配角足夠的筆墨,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唉,不會說了反正就一個字,好......


良承所曹律師


首先,正如各位答案中所說,金庸的小說大部分都依託於真實的歷史時期,主角的經歷與成長往往與歷史發展緊密相連。而修真世界往往是被創造出的架空歷史的新世界。

創作依託真實歷史的小說的難度在於,只有具備淵博的歷史知識,才能把小說人物情節與歷史現實巧妙結合在一起。能做到巧妙結合歷史真實的作者是少數,而金庸無疑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而創造全新世界的難度在於從無到有的過程,一定包含著作者最精妙的想象力,以及強大的構建能力。修真小說中,也有將世界建構得完整有邏輯少bug的,實屬精品。

依託真實歷史和創造全新世界,各有千秋。

第二,金庸的筆力與詞彙量是高於部分普通修真小說的,這也是基於報紙文學和網絡文學的差異而產生的現象。不同於網絡文學的創作者可以是有表達慾望的任何人(網絡文學不設門檻),報紙文學有一套自然形成的審查體制,越過了審稿人(報紙編輯)的門檻,作品才有可能登上報紙供讀者閱讀。

從小熟讀傳統典籍,還從事過電影編劇的報人金庸,積累了半輩子寫作經驗,專業寫作能力強,詞彙量龐大,詩詞典故信手拈來。無論筆力還是詞彙量,都絕對不輸一流作家。

實際上,金庸作品還是從屬於武俠小說門類,拿個人的作品和作品門類作對比,終歸不是對等的比較對象。


金庸聽書


只要看過金庸小說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金庸先生的小說大開大合,場面恢宏,裡面情節人物之間非常立體,在穿插配合歷史事件,充滿了人文歷史,醫學地理知識。而且金庸小說許多都是三觀很正的,行俠仗義,好人有好報,熱血報國。而現在許多網文小說裡面人性扭曲,充滿了無病呻吟,什麼霸道總裁戀小職員,小三扶正,貪財好色充滿物慾肉慾等等。正是這些快餐式的小說充斥,導致一些看過的年輕人急功近利,年紀輕輕異想天開,想著天上掉餡餅。

基本上這種小說我們年齡大一些的人都看不下去,而小青年看過後基本上不會再想去看第二次。許多人都表示這類小說看著沒勁,但是寫手估計很懂大多數的心理,總是在關鍵時候算計一些伏筆,讓人浮想翩翩欲罷不能。然後停一停,讓付費讀者心癢難耐。然後迫不及待的想看下文。看完以後又後悔,如此惡性循環。

而金庸小說的讀者都會覺得小說裡面許多情節都很細膩,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慢慢品讀。金庸先生作為文學大師,對語言的掌控能力算是頂級的。我甚至覺得中小學生多看看金庸先生的小說對於小孩確立正確的三觀是很有幫助的。而且金庸先生的小說形如流水,許多詩詞歌賦寫的很美,經常閱讀金庸小說感覺對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很有促進。

所以個人覺得,金庸先生的小說就像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飯,可以經常吃健康不會膩。而現在的網文就像路邊攤小吃,一開始吃著挺有新鮮感,但是吃了幾次後就會排斥膩煩,而且許多小吃還不健康,對身心健康都有負面影響。


流雲風水師


金庸小說雖然人物虛構,大部分都有歷史背景,而且歷史脈絡清晰,從射鵰到神鵰,再到倚天屠龍,再有碧血劍,雪山飛狐,鹿鼎記等等,當然也有一些脫離社會大環境的純武林爭鬥如笑傲江湖和俠客行。總體來說金大俠的小說更具人間煙氣,每一個人物性格鮮明,有血有肉。通過金庸小說能看到世間百態,真善美和假惡醜並存,但宣揚的是人間正道,弘揚正氣。

修真小說,多是憑空創造了一個新世界,取材多以神話傳說揉雜道家修煉的一些名詞術語然後就得高逼格。很多修真小說過份追求宣揚暴力,通過把自己修練得無比強大後,見神殺神遇佛滅佛,宇宙間唯老子獨尊。還有很多網絡修真小說屬於暗黑體裁,把世界寫成了一個大黑社會,官民罪都寫得很不堪,總之世風日下,需要主角去掙救。例子就不舉了。修真小說也有出彩的,但不多,整體文化底蘊差,希望能看到更多好的修真作品問世。


閒散哲人


1.從語言方面:

金庸對於語言文字的作用已臻至化境,其語言形式是文言與白話的結合,既讓讀者有歷史代入感,又通俗易懂,具有藝術上的美感。

而玄幻修真多為網文,其具有很強的網絡語言特點,是一種快餐讀物

2.從創作背景來說:

金庸小說多以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為背景,如《射鵰英雄傳》就是以南宋靖康之恥為背景,《倚天屠龍記》是以元朝為時代背景,抗擊蒙元為主線,其小說人物和門派也多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如成吉思汗、丘處機、武當少林峨眉全真派等等,具有非常宏大的歷史感。 玄幻小說幾乎是完全架空歷史,空想出一個不存在的時代,比較虛無縹緲

3.從思想內涵來說:

金庸小說是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的高度濃縮,深刻體現著儒家和墨家的傑出思想,如“仁義禮智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等觀念,對於塑造讀者的價值觀有著正面積極的影響。玄幻修真,恕我直言,真沒什麼內涵,無非是看主角從吊絲一路奇遇變成天下第一牛,也許是滿足了部分的讀者幻想的美好願望吧!

4.從人物塑造來說:

之前網上很流行將金庸小說與玄幻修真相比較的言論,說兩者其實很像,都是主角一開始平平無奇,後來各種奇遇最終成為強者。

我非常不認同這種觀點,玄幻修真的主角,大部分是真的吊絲,本身的性格沒有特別大的閃光點(比如天珠變的周維清),他們所遇到的奇遇真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純屬運氣成分, 而金庸小說的主角不同,我們以郭靖舉例,很多人覺得他一個傻小子不僅得黃蓉青睞,更是成為了洪七公親傳弟子,就是運氣好,其實並不是,郭靖的性格本身已經超越了很多人,他正直善良堅定淳樸,洪七公在傳他降龍十八掌時就說道憑郭靖的心性,傳齊他十八掌本來就沒問題,後來在桃花島,周伯通都說如果自己的師哥王重陽在世一定非常喜歡郭靖,可見,金庸小說中的奇遇對於主角來說並不奇怪,因為其本身的性格就已經決定他會有一番非凡的成就,與玄幻小說中那種稀裡糊塗的奇遇是絕對不同的




千禧放映室


金庸先生的小說是武俠小說裡風格比較明顯的一類,不過要與玄幻修真小說作對比,其實可以認為是用武俠小說和玄幻修真小說做對比了!其實簡單看力量體系就可以了!

武俠小說和玄幻修真小說都是一種對超脫於現實的非凡生活加之藝術幻想的文學!

武俠即武學和俠義,描述的是因為武學這種強大的力量而改變奇妙生活!刺激驚險,恩仇快意!

而玄幻修真更是突出個人的力量,讓人或其他擁有超凡之力,悠長壽命,能夠縱橫於世間!表達出一種想要超脫於世的野望!


折射餘輝


俠與仙的區別。換句話說,俠是自己一點一點奮鬥出來的,歷經千辛萬苦,終成一代大俠……玄幻修真自帶豬腳光環( ﹡ˆoˆ﹡ )。俠,高手在民間,仙……


鳳凰心理13964312400


文言與白話結合,通俗易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