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


当代电子人工智能的出现,给哲学带来了新的重大思考。

这里涉及到的一个基本问题是: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人类智能。

人类智能是通过两个通道建构的。

一个是身体意识直观表象的感知通道。即由身体感官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大脑中枢和神经回路组成的感知系统。这个通道造就了人类的身体意识,在与自在刺激的客体作用接触中,生成身体意识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身体意识直观表象的感知和行为,广泛存在动物世界中。

另一个是概念意识抽象构造的认知通道。通过符号标识的指称,指称和感知对象的联结,名称和定义的抽象构造,造就人类的概念认知事物。进一步在概念认识材料整列的基础上,展开概念的抽象之抽象虚构,并将种种概念抽象之抽象的虚构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在抽象和经验统一的实践中,获得概念之物的创造和概念之物的感知和认知。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缘于人类拥有语言、思想和自我意识,拥有概念认识、概念虚构、概念创造和自我意识的能力。在人类的起源上,中外学者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始终遮蔽在生物进化的勘察上,寻求从猿到人的进化,而没有从文化演化的敞开上,从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生成概念上,从概念认识、概念虚构、概念创造和自我意识的原理上,勘察人种动物到文化人类的历史由来。

第二,人工智能。

从人工智能的现状来看,它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人类智能控制的外挂程序逻辑,在语音识别、图形识别、存储调配,瞬间速度,大数据处理,运动精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许多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身体意识的感知和行为。

然而,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是,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控制的外挂指令,既缺乏自主意识,更缺乏自我意识,没有自主能力,只要切断人类智能的操控,人工智能的外挂指令就会停止。

二是,没有概念意识的指称抽象构造,不能自主地生成语言、思想,以及概念认识、概念虚构、概念创造和自我意识。

人工智能要走向人类智能,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解决:

1、概念意识基础理论的创立;

2、把概念逻辑融入程序编码;

3,实现电子智能的自我意识。

可以预见,一旦电脑拥有概念意识的程序逻辑,电子人工智能必然会由人类智能的外挂走向人类智能的内嵌,生成比肉体人类智能更为强大的电子人类智能。人类肉体智能未来的出路,正如伊隆-马斯克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前瞻所说,“有一句老话,如果打不过他们就和他们组成团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