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 · 第一次喝汽水


表白 · 第一次喝汽水 | 写作练习【10】

表白


王若熙(8-1)


这才开学三周呢,我们初一新生可就有人出风头了——某班一群女同学喜欢上了我们班的小L。要说只是喜欢上了,那可算不上什么大风大浪,毕竟小L在小学也是一大热门。可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了:该班女生喜欢小L,居然能传得沸沸扬扬的,连陷身事件中心的小L都知晓了。如果不是该班的女生太八卦、大嘴巴,那我们也只能佩服这些女生的开放了。


事情很快就见分晓了。大概是在饭后半小时活动时间里,这件事就把全体初一同学惊了个猝不及防——那群喜欢小L的兄弟班女同学请来了他们班的男生,气势汹汹地拉住小L,女生们就往小L面前一站,唱起了歌。唱什么歌倒不大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一句很直白地表白了:“XXX喜欢小L。”我当时那个震惊啊!那震惊程度几乎不亚于听说玛丽莲·梦露复活了!


我们学校今年可算举市闻名了,大家都挤破了头要考进来,一些人直接在附近买房,因此考进来的与买房进来的正好五五开。我校也算人才济济了,难免有个性的学生多一些。可是,按理说,学生再放肆也不敢在管理如此严格的环境中造次,没想到这才开学三周就有人迫不及待要谈恋爱。不知道小L被一群男生以“打群架”的姿态拉着时,内心有何感受。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周五地理课前,我们班就出了个好事者,把小L的地理书拿去给那班的女生。那些女生刚拿到他的书,就撒腿跑回了班级,那速度可算是风驰电掣。小L知道后,就去他们班讨书。据说,那女生一脸娇羞,小心翼翼地把那本可怜的书递了出去,还偷偷瞄了小L几眼,把她自己羞得耳根子不知比国旗还要深几个色!小L倒是干脆一把抢过书去,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还传出许多流言:比如,一群女生抢小L的QQ号啦,或者跑操时看到小L就有一群人在那喊“啊,小L好帅啊”云云。可是不知怎么的,没几天工夫,那女主角又说不喜欢小L了,仿佛是有个小L的小学同学跟小L说“XXX喜欢你”,小L却回答“管她去死”。这件事传到了那女生耳中,她当即哭了一场,声声说不喜欢小L了。


这整个事件听起来怎样?是不是极具戏剧性?升上初中,学业压力、适应压力都挺大,不好好学习,尽想着谈恋爱,真是闲得慌。既然想恋爱,因一个人的容貌而爱上,却又因这个人的一句话而灰心,真同小说里的狗血剧情一般!


我们不妨想想,这种事会发生在上一代人身上吗?显然不会。当少年对异性怀有好感,那是一种个人隐私,谁会那么轻浮地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抖露出去呢?倒让人觉得不自重了。是因为我们这代人生活太安逸了吗?闲得无聊,只好寻点刺激?我思来想去,感觉还是因为大家没了远大的人生志向,没了为祖国之崛起、为个人之自我实现而奋斗的念头。


也许任何一个人,如果成天沉浸在手机游戏、网络小说、各种腐漫里头的话,思想和感情都会变得庸俗和贫乏的,明明处于激烈的考学竞争之中,却全然不知竞争的残酷。唉!真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读书,把读书和成长放在首位,好好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


第一次喝汽水


陈宏睿(8-2)


放学时,我总爱买一瓶汽水边走边喝,今天自然也不例外。一放学,我就带着钱冲向学校内的小卖部买了一瓶汽水,回头往大门的方向走去。路上遇见班长,我问他:“汽水你喝不喝?”“我不爱喝汽水。哎呦,汽水那个气从鼻子里钻出来怪难受的。”他这么一说,我的记忆立即把我拽回到了我四五岁时的一个下午。


那个下午,我远远看到街对面有一家卖海蛎煎的小摊,立刻拽住妈妈的手:“妈妈,前面有海蛎煎哎,走啊,去吃海蛎煎!”我央求妈妈。妈妈抵不过我的央求,带我过了街,来到了海蛎煎摊。这个小摊排满了人,海蛎煎的香味直扑鼻孔,馋得我口水直流。


过了一会,终于排到我们了,妈妈点了几个海蛎煎,我看到旁边的玻璃柜里摆着几个晶莹剔透的瓶子,里面还有水。哎,这不是哥哥经常喝的水吗?我拉着妈妈的衣服:“妈妈,我想要喝水,哥哥他们也经常喝。”妈妈今天竟然爽快地又买了两瓶汽水,我们一人一瓶。那是玻璃瓶装的雪碧,我那时压根儿不知道怎样打开瓶盖,傻傻地在那拧瓶盖。妈妈过来告诉我:“这种饮料盖子要撬开的。”说着,她拿来开瓶器,帮我打开了汽水。瓶盖咣当一声飞到不远处的地面。


我喝了一口雪碧——这是我第一次喝汽水,那感觉就像有好几根刺轻轻地扎进了我的喉咙,不会疼,但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嗓子眼里炸开,伴随着一股甜味。原来是这样的味道啊!过不了多久,我的鼻子里冲出了一股气,并伴随着眼泪,啊,好呛!接下来,不断有气体冲出鼻腔,还不时会被呛到眼睛,真是够刺激的。我和妈妈吃着海蛎煎,就着饮料,那种新奇的体验,使我牢牢地记住了这顿饭。


后来,汽水喝多了,也就渐渐掌握了窍门,气从嘴巴里出就不会呛到了。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第一次喝汽水不习惯,所以现在汽水简直天天都要喝,好补偿那时所挨的呛吧?


“嘿,神飘到哪儿去了啊!”班长把我从记忆中拉了回来。“哦没没。你让气从鼻子里出来就不会呛到了啊。”我说着把饮料递给班长。班长用手把汽水抵回来:“不了不了,我还是不爱喝。”看来班长是有喝汽水的心理阴影了。


就因为一次谈话,让我想起了往事,这件原本快要忘记的事被我从悬崖拉了回来,并被记录了下来——第一次喝汽水。


--------


“地中海”


陈湘怡(8-2)


“完了完了,‘地中海’来了!”


“妈呀!下节又是‘地中海’的课!”


“唉,又要听大道理了!”


“地中海”的大名,如雷贯耳。你一定想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我们的年段长。


他最显赫的特征就是顶上秃头,头发中间空出一块地儿来,所以大家都叫他“地中海”。他脸圆圆的,十分光滑;眼睛小小的,戴着一副黑眼镜。只要他把一只手往口袋里一插,另一只手拿起个麦克风,一副社会老大的模样就摆在眼前了!有时,他头上戴个草帽,摇身一变,又成了个淳朴的渔翁。他最喜欢跟我们聊一个个大道理,说话时动不动突然来个加重音,听众们一不小心就被他临时放出的定时炸弹给吓到了。


我们的“地中海”既是年段长,也是我们班的地理老师。他可以把一节地理课十分完美地上成政治课或数学课。如果他进了教室发现班级十分吵闹,他就会变身为政治老师,让我们探讨错误、分析错误。好不容易听完了一节“政治课”,我们终于要学地理了,他又会说到方向和比例尺,然后他就开始帮我们补数学基础知识:“你们知道1:100和1:10000哪个比例尺大?我们现在处于哪个方向?……”然后又问了我们一系列数学问题,又把这节好好的地理课上成了数学课!


“地中海”有点严肃,也有点不近人情,但他可是一名全能教师,理科方面的题,题题难不倒他。虽然我们不怎么理解他,也有点怕上他的课,但我们深信他是一位好老师、好段长。


--------


我的新生物老师


郑卜伟(8-1)


步入初二了,不免让我有些难受,一是新增的物理学科将使我游戏时间减少,二是原来的老师换了许多。不过,我还是期待着换来一位更好的生物老师。


自从上学期放暑假前,我们生物老师说她将调到另一个学校后,我们全班都特别失落。她可是我们所有学科中最漂亮最能干的老师了。


随着第一节生物课逐渐来临,我越来越焦急,想像着新老师有多么的好。当铃声响起,新老师走进来时,残酷的现实把我的美好幻想打破了:竟然是个染着红头发的老教师!她刚露面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我们对新学期的喜悦一下子被她所说的即将来临的小中考给赶走了。她的嘴机关枪似的不停地射击,话语如针一样扎进我们心里。


出乎意料的是,她讲了大概五六分钟,便进入正题。她讲的都是重点,我的大脑不断接收这些信息——果然,我最爱的学科仍是生物。


在时间推移中,我渐渐对这个老师产生了新的想法。她讲课处处针对重点,为我们解决疑难杂症,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教师。其实她和我们原来的生物老师上课风格也差不多,都是先讲重点再慢慢深入,唯一不同的就是,新老师课前会进行复习提问,让我们能理解上节课的知识。除了课前小复习,她批改作业也很认真,写得好的写得不好的,通通分出来,好的表扬,不好的鼓励,这让我们对生物的兴趣更上一层楼。她是如此敬业,总是那么细心、那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我哪里不会问哪里就行了。


现在,我已经越来越喜爱这个时髦的生物老师了,每次上课目光都跟随着她。看来,学校不愧老牌学校,够“老谋深算”的!我对自己的生物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90分以上提升到95分以上。我相信这个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了。


--------


草哥


陈凯(8-1)


新的学期开始了,旧老师终于经不住我们的折磨走了,换来了新的一批来遭罪的老师。也来了一个新的学科——物理。


同学们想给新老师一个下马威,让他后悔来到我们班。伴随着预备铃的响起,一阵脚步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大家都做好了作战准备。可那老师也是有备而来的。他抄着“家伙”(戒尺)走进了班级,巡视了一周,才开始正式讲课。


他拿出了各式各样的小工具,还用一连串问题把我们问得不知所措。例如,乒乓球放在一个漏斗中,怎么让它不易掉下来?是用吹的,还是用吸的?我们自信地回答:用吸的,却惨遭打脸。紧接着,他居然把全班同学耍得团团转。


他给杯子装了半杯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把杯子倒了过来,用透明的盖子盖住了杯子。由于同学们没看见盖子,就以为看到了什么奇迹,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当然,那点小把戏还是逃不过我那24k纯金的眼睛。


举行开学典礼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物理老师,这才发现他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草哥”——陈秋草。看来是我们要遭殃了!我都有点后悔来到这个班上了。


不过,后来才听说,这位草哥凭借手中的戒指“打”出了一批又一批考上同安一中的学生,三秀街从街头到街尾,没有一家店不认识这位草哥的。据说,草哥已经立下了“军令状”,我们班一日不进年级前五,他陈秋草一日不当教导主任。我们心中也因此燃起了希望。


希望新的学期会有个新的开始!


--------


教练老罗


吴羿锟(8-2)


老罗,是我所在的篮球训练营里的一个教练。因为他姓罗,我们叫他老罗。


他长得又高又壮,好像走过来都能把你撞飞一样。站在他跟前,抬头往他脸上一看,哇,许多痘坑,眼神又极凶狠,真叫人有点站不稳了。可是打了交道才明白,老罗其实幽默有趣,虽然五大三粗,训练营里的人叫他“野猪”,但他对我们很好,很细心,平易近人。


他喜欢开玩笑,笑起来很鸡贼,叫人跟着发笑。老罗是广东人,却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没有一点广东口音。他经常在教动作时耍帅,结果球飞了,他就说:“这其实是反面示范啦!你们不要学。”我们就嘘声一片。他的课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罗很有责任心,经常鼓励我们上进。有一次,我们正在打比赛,突然我的队友一不留神摔倒了,手脱了臼。老罗赶忙扶他起来,带他到前台涂药休息,然后将家长叫来,让家长带他回去,还一直跟那个家长讲治疗的方法,好像那孩子是他的儿子一样。


这就是我的教练老罗,一个外表粗壮却粗中有细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