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根本就不是太監

趙高根本就不是太監

趙高,稍微熟知歷史的人,都會知道這個風雲人物。他和明朝的魏忠賢,估計是所有太監的楷模與標杆。一個官至丞相,一個被稱為九千歲。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歷史,估計也找不出幾個。或許這就是“位極人臣”的最好解釋。而趙高的事蹟我們也熟知能詳,“指鹿為馬”,“篡改詔書”,“坑害忠良”等等。曾經強大無邊的大秦帝國,之所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崩解離析,絕對跟趙高脫不了關係。現在很多電視劇以及很多書籍記載著趙高是太監出身,但趙高真的是太監嗎?

趙高根本就不是太監

筆者專門去查過一些比較官方認可的史書資料,發現確實沒有明確的去記載趙高就是太監。距離秦朝最近的一本史書大概就是《史記》了。但史記上卻沒有“趙高列傳”。但在《秦皇本紀》,《蒙恬列傳》以及《李斯列傳》中有一些關於趙高的零散記載。而且,相對於東漢之前的史書文獻,也沒有明確的指明趙高就是太監。那麼趙高又為什麼被當成了太監呢?

趙高根本就不是太監

那麼很大一原因可能是對於東漢之前的史書解讀產生了誤解。比如,大家認為比較可信的兩處誤解。那便是對於“隱宮”一詞與“宦”字的誤解。在《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記載:"“趙高兄弟皆生隱宮”,後有人將“隱宮”的“宮”作“宮刑”解釋。但“隱宮”很可能只是“隱官”的另一種寫法或是誤寫。而“隱官”可作“刑滿人員工作的地方”解釋。而且我們都知道趙高精法律,善刑獄。曾經秦始皇也曾叫胡亥跟趙高學習如何去斷獄判案。那麼趙高之前的工作或者從小就有接觸監獄和刑罰相關的東西。所以"隱宮"作“隱官”解釋還是比較合情合理的。

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有記載,“趙高是宦人,有宦籍”,但後人可能直接將“宦”字直接解釋為“宦官”。但在近些年新出土的《張家山漢墓竹簡》上,“宦”字是“在宮廷內任職”,“宦人”就是“在宮中當差的人”。而“宦籍”則是“用來登記出入宮著的登記本”由此可見,趙高可能真的不是被大家誤以為的那樣是一個太監。

由於對史書的誤解,再加上趙高的惡名昭彰,很多人也樂見於趙高是一個太監。所以一傳百,百傳千,千傳萬......至此趙高就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太監。

歡迎喜歡歷史的朋友評論點評,不足之處忘請見諒(所有圖片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