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在進行試飛的Ju 88G 型夜間戰鬥機


作為德國空軍建造數量最多,作戰用途最廣泛的雙引擎飛機,Ju 88 素有“萬能轟炸機”之稱,可以承擔除了近距離空中格鬥之外的各種作戰任務,無論是水平轟炸、俯衝轟炸、遠程護航、偵察巡邏,還是夜間截擊、滑翔機拖曳、空投空運、反潛反艦,幾乎樣樣得心應手,被公認為德國空軍最成功的多功能空中作戰平臺,改型眾多,性能優異。自1941 年開始,Ju 88 就取代Do 17、He 111 成為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型號,直至戰爭結束。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容克公司車間內成排的Ju 88型轟炸機機身,其製造數量居德軍各型轟炸機之首,總產量超過15000架!

研發與設計


1935 年春,航空部提出設計一種兼顧轟炸、截擊、偵察任務的“轟炸驅逐機”,這一設想後來被一種載彈量800 公斤、時速超過500 公里的“快速轟炸機”取代,但多用途的理念被繼承下來。容克公司力圖勝出,傾盡全力,為了獲取先進的承力蒙皮技術,還特意聘請了兩位美國專家埃巴斯和戈納斯參與原型設計,總體工作由恩斯特•岑德爾主持,獲得了Ju 88 的官方編號。首架原型機於1936 年12 月21 日在保密狀態下首飛,在經過近兩年的修改、測試後,Ju 88 擊敗了Bf 162、Hs 127 等競爭對手,在1938 年9 月獲得軍方的大宗訂單。Ju 88 在設計初期就表現出優良的性能,其5 號原型機在1939 年3 月曾創造了載重2 噸,在1000 公里航線上平均時速517 公里的世界紀錄,令德國空軍對Ju 88 的戰鬥力充滿期待,尚未服役就被稱呼為“神奇轟炸機”。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KG 3聯隊的Ju 88A 型,可見採用雙發下單翼單垂尾氣動佈局。

Ju 88 採用常規的雙發單垂尾懸臂下單翼佈局,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機首駕駛艙配有凸出的框架式大型透明風擋,明亮且視野開闊,機鼻處覆蓋多塊玻璃風擋,便於轟炸瞄準,部分改型也採用封閉式機首。在機首下方偏右位置設有船形吊艙,以容納機載設備和自衛武備。懸臂下單翼為梯形,多為直線外觀,略有上反角,機翼外段裝有俯衝減速板,不過大角度俯衝時機身負荷較大,在戰時多以45 度以下的小角度俯衝實施攻擊,並且拆除了減速板。主翼中段裝有一對大直徑圓柱形發動機短艙,先前突出,其前端幾乎與機鼻齊平。Ju 88 的動力裝置主要為Jumo211/213 系列液冷發動機,但也能安裝BMW801 系列空冷發動機,多種動力選擇減少了Ju 88 對引擎供應的依賴性,便於維持生產。發動機艙下方的主起落架在收起時先翻轉90 度,再完全收入起落架艙內。Ju 88 基本型的機組成員有四人,包括駕駛員、轟炸瞄準手、無線電員和機械師,他們還各自兼任自衛武器射手,全部位於機首駕駛艙內,部分改型配有三人機組,在駕駛員、機械師周圍及機腹炮位處都設有防護裝甲。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Ju 88駕駛艙內景,可見駕駛員、無線電員和機械師等機組成員。

作為一種戰術轟炸機,德國空軍對Ju 88 的航程沒有太高的要求,在機翼及發動機短艙內的油箱可攜帶1677 升燃料,如果在彈艙內掛載附加油箱,燃料載量可增至3575 升,以執行遠程任務。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Ju 88型在主翼內段設有四處外掛點,以掛載額外的炸彈,以增加載彈量,Ju 88型最多可以裝載2400公斤炸彈。

Ju 88 型最初自衛武備較為薄弱,在駕駛艙前後、機鼻及機腹吊艙內設有4 挺MG15 型7.92 毫米機槍,使用75 發彈鼓供彈。在戰爭期間Ju 88 不斷強化火力,產生了不下40 種武器配置方案,主要混裝彈鏈供彈的MG81Z 型7.92 毫米雙管機槍和MG131 型13 毫米機槍,數量4 ~ 6 挺,部分改型甚至裝有20、30 毫米甚至75 毫米的大口徑武器。Ju 88 的機腹彈艙內可以掛載1400 公斤炸彈,此外在機翼內段還設有四處掛點,可以攜帶4 枚500公斤炸彈,不過通常情況下只掛載100 公斤炸彈,總載彈量為1800 ~ 2400 公斤。

型號發展


與其他德軍主力飛機一樣,Ju 88 型也擁有一張令人眼花繚亂的改型清單,在戰爭期間產生了A、B、C、D、G、H、P、R、S、T 等多種改型和Ju 188、Ju 388 兩種衍生型。Ju 88 型的總產量超過15000 架,其中9122 架為轟炸型,如果加上Ju 188、Ju 388 的數量,總數達到16425 架,僅次於Bf 109 型和Fw 190 型戰鬥機,遠遠超過其他型號的轟炸機。

Ju 88A 型是最主要的生產型號,其產量佔到Ju 88總產量的一半,產生了至少17 種子型號。型引擎,從A-4 型開始將翼展從18.37 米增加至20 米,以改善操縱性能,同時換裝1400 馬力的Jumo211J 型引擎,時速可達510 公里,自衛武器也得到增強。A-6 型重點改善了操縱穩定性,機動性突出,即使在俯衝拉起過程中也可進行機動。Ju 88A 型主要是作為四座轟炸機列裝的,但除了常規轟炸型外也發展出對地攻擊機、魚雷轟炸機、教練機以及熱帶改型等。

Ju 88B 型換裝了新設計的流線形機首和BMW 系列空冷發動機,只製造了10架,作為遠程偵察機使用,但成為Ju 188 的基型。Ju 88C 型是以三座重型晝間戰鬥機和夜間戰鬥機的面貌問世的,有7 種改型。C 型的主要特徵是更換為封閉式機首,強化武備,添置必要的機載設備,比如雷達等,其中C-5 及部分C-7 型還換裝了1700 馬力的BMW801D 型引擎。C-4 型是Ju 88 系列的第一種夜戰型,以A-4 型為基礎,增加了額外的2 門MG/FF 型20 毫米機炮和多挺MG81 型7.92 毫米機槍。後期製造的C-6 型還安早期生產的Ju 88A 安裝1200 馬力的Jumo211B裝了機載雷達和斜射炮系統。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作為晝間重型戰鬥機和夜間戰鬥機而改進的Ju88C 型,採用封閉式機首,在機鼻右側裝有1門20毫米機炮和3挺7.92毫米機槍。

Ju 88D 型為四座偵察型,安裝Jumo211 系列引擎,攜帶航空照相設備,部分子型號還設有外掛點,用於掛載炸彈或副油箱。

Ju 88G 型為夜間戰鬥型,以C-6 型為基礎發展而來,更換了Ju188 的機尾,垂尾翼尖由圓形改為方角型,安裝BMW801G 型引擎,加裝了4 門MG151 型20 毫米機炮、SN-2 型雷達及其他設備,最初為三人機組,後來為了減輕乘員的工作強度,增加了第四名乘員。G-6 型更換了BMW801G 型引擎,並在機尾也加裝了雷達天線,還配備了斜射炮系統。G-6c 型更換了1750 馬力的Jumo213A 型引擎,G-7 型換裝了Jumo213E型引擎,配備了多種型號的雷達及電子設備,最終的G-7c 型安裝了帶有內置天線的FuG240 型釐米波雷達,減少了飛行阻力,時速高達674 公里。

Ju 88H 型為遠程偵察型,利用D 型的機身和G 型的機翼混合組裝而成,機身加長了3.3 米,以擴大油箱容積,航程可達5000 公里,可以攜帶三部航空相機和一部FuG200 型雷達。H-2 型為三座驅逐機改型,配備6 門前射的MG151 型20 毫米機炮,H-3 型換裝了2240 馬力的Jumo213A-12型引擎,H 型的產量較少。

Ju 88P 型是專門的反坦克攻擊機改型,以Ju88A-4 為基礎,加強了裝甲防護,在機腹下掛載大型武器吊艙,配置多種型號的機載反坦克炮,具有強大的反裝甲能力。P-1 型配置1 門PaK40 型75 毫米反坦克炮,手動裝填,P-2 型攜帶2 門BK3.7 型37 毫米機炮,P-3 型在P-2 型基礎上增加了裝甲,P-4 型配備1 門BK5 型50 毫米機炮。在緊急情況下,P 型可以拋棄武器吊艙。雖然威力很大,但P 型的飛行能力大幅下降,因此沒有大量投產。

Ju 88R 型為夜間戰鬥型,安裝1700 馬力的BMW801M 型引擎,機首配備4 門20 毫米機炮和FuG202 型雷達,性能出色。

Ju 88S 型是1944 年初發展的三座高速轟炸型,以Ju 88A-4 型為基礎,為了提高速度對機身進行了減重處理,拆除機首吊艙、俯衝減速板和部分裝甲,乘員減為三人,機鼻改為圓滑的半球形,安裝BMW801 型引擎和GM-1 型加力裝置,僅保留1 挺13 毫米機槍,後期生產的S-3 型換裝2240 馬力的Jumo213A 型引擎,在加力狀態下可在8000 米高空保持610 公里/ 小時的高速,但載彈量有所減少。在戰爭末期基於S 型還研發了三座高速偵察型Ju 88T 型,在彈艙內增設油箱,增加航程,速度可達660 公里/ 小時。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本文摘自《圖解第三帝國空軍綜合事典1935-1945》

希特勒的“萬能轟炸機”:容克Ju 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