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現在我們在無聊的時候,可以選擇看手機,或者也可以玩電腦,想到哪玩短時間內就可以過去。可以說,現如今娛樂的方式是非常豐富了。可是,在還沒有這些現代科技的古人們,平時靠的是什麼來娛樂自己生活的呢?下面就跟隨小制來認識一下吧。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不同的階層娛樂方式的方式不同

首先說普通的民眾,相對於宮裡的達官顯貴,老百姓忙於勞作的時間自然是極多的,因此能夠用來娛樂的休閒時間則很少,大多是臨各佳節之時,去城鎮裡面,放鬆感受一回鎮上的繁華,看看戲班的雜耍表演,再逛個廟會,順便在路上買點好玩的,好吃的,節日一過,就又恢復到日常的勞作之中,通常便是如此。而對於顯貴達官來說,能選擇的進行娛樂的項目就多了起來,就比如去茶樓裡欣賞戲曲,順便陶冶情操,或者就近觀賞當地的一些知名的"景觀區"走一趟舒適的郊遊,走累了再去茶館與朋友下棋品茶。相比於普通人,富家出身的人能進行的娛樂項目要多的多。

自家有的養了個小戲班的,自己可在自家院兒裡聽戲,家裡沒這麼闊氣的話,去茶樓戲園也是很方便的。來看幾場戲,或者瀟灑如李清照,支起桌子再來兩把打馬圖。扔骰子做關撲戲也可以,如果喜歡清靜,便可行一二酒令。在自家的院子裡,品茗、鬥詩、鬥草、賞月也都可行。

文武二者之中有不同的娛樂方式

年年夏曆的三月中旬,人們每當舉辦完慣例的祓禊儀式後,大家就全都自然而然對坐於河道的兩邊,上流置數杯酒,讓酒杯順水流而下,酒杯最後停留在誰的面前,這個人就要取杯賦詩再飲酒,這即是所謂 "流觴曲水"的由來。抑或者在酒席之間行一輪飛花令,就像現在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當中的接龍飛花一樣。相較於文人,武士之間的娛樂方式也一樣有有趣,如宋時的蹴鞠,眾所皆知,有的將門子弟還喜歡的馬球(騎著馬拿著木杆擊球),而且古代甚至有與保齡球相似的娛樂運動項目。古代甚至也有養一些寵物來娛樂的習性,古代愛貓愛犬者皆有,女子通常喜歡小兔,有的還喜歡鬥雞鬥蛐蛐還有投壺。據《禮記·投壺》書中記載,將盛酒壺的壺口作為標,在間隔一定距離外投矢,按投進數量的多少來決勝負,負者便要罰酒。這一有趣的娛樂休閒項目常被拿來在宴會上大家一起玩,以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此來助酒興。

雙陸。另一稱也做"雙六",據古書上記載說這一遊戲也是根據握槊的多種版本演化來的。又可以稱之名號為"打馬",這便是由於雙陸規則當中的棋子也被稱為"馬"。對弈場地即是固定的棋盤,左右兩端均各有固定的六行通道,"馬"通常設置於椎形,黑白二者棋子各有十五顆,二者互相對弈,扔骰子則可以多得到一個彩行的馬。而白馬的擺放位置也應該從右至左,黑馬則剛好與之相反。在《新唐書》上115卷曾有《狄仁傑傳》一文曾記載,皇帝武則天有一日心血來潮曾讓狄仁傑與她的一個男寵一起玩,以她身邊的一件由南海郡進獻來的賜給她的男寵的珍貴裘服作為賭注,狄仁傑在獲勝了之後,把裘服拿起就走,然而回去之後就又將這件裘服扔給了一個他的僕人。

六博。也稱陸博。需兩人同行與之相博,每人手中持有通常六枚行子,故也因此被稱之為六博。其遊戲決定勝負的關鍵的一個步驟之在於擲採這一步,這一過程當中偶然性是極強的,雙方需要按照各自所投擲出來的齒採來走棋。

樗蒲。又稱呼盧、五木、擲盧,是基於六博遊戲並進行改進和變異所形成的,形似於後來的擲骰子,隨機性也是非常大,取勝主要靠運氣,但是樗蒲這一遊戲的規則要複雜於擲骰子。鄭嵎曾經在《津陽門詩》這首詩當中寫道過,楊家即陪駕華於清宮,並進行了達旦通宵的玩耍。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藏鉤。李白於詩中也曾寫過:"更憐花月夜,宮女笑匿鉤。"這一句提及遊戲的詩。玄宗時期他的後宮們通常樂於玩藏鉤以娛樂。古時有花蕊夫人在詞《宮詞》中也曾寫道過一句:"管絃聲急溢龍池,宮女隱鉤夜宴時。"宴會之上宮女們玩的這個藏鉤,負者不是要被罰幾杯酒,而是要被大家用墨把臉上畫花。後據《酉陽雜俎》中引用辛氏《三秦記》的記載:"漢武鉤弋同夫人手拳,時人皆以效之,目於藏鉤者也。”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握槊。除了藏鉤以外,握槊在宮廷裡也是一種流行於宮廷的廣眾博戲之一。古傳此博戲是北朝魏宣武帝時從西域傳來的"胡"戲。有一書《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在書中曾經有過這麼一個記載,丹陽的一位公主曾經在嫁給一位名叫薛萬徹的人的時候,有好幾個月都不願意與他進行同席。於是唐太宗聽說了之後就趕忙召集了各位高祖諸婿來和薛駙馬一起玩握槊,大家有意無意都讓薛駙馬贏的了遊戲,唐太宗於是也以之為由並以他的佩刀贈之。公主知道了這件事於是就開開心心地跟著駙馬回家了。唐太宗也是以藉著這個玩遊戲的機會以及這個遊戲調和了駙馬君和丹陽公主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張說也曾在詩詞當中曾提及此事。

長行(hàng)。據說與握槊、雙陸均屬一脈相承,有的也說其本來就是就是雙陸。李肇在他寫的一本書中也曾有過記載過這個遊戲。有黃、黑子數量各15枚,還有兩個骰子。皎然有詩《薛卿教長行歌(時量移湖州別駕)》也提及了這一娛樂項目。

射覆。由《漢書》當中一書記載,射覆便就是用毛巾等東西覆蓋著另一個東西讓大家猜。而《紅樓夢》當中的第62回書中曾經提及到的用詩文等射覆的話則與剛才提到的是兩種完全不相同遊戲,覆者就是先通過使用成語、詩文、典故等先隱寓出某一事物,射者進行猜度,同時也用隱寓該事物的其他成語、典故、詩文等來揭開謎底。這個遊戲對人的文化水平要求很高。李商隱也曾在詩中提到過。這裡也是說到過藏鉤與射覆這兩種在行酒令時大家遊玩的一種遊戲,其實都包含有著不多不少的博弈心理的運氣成分。宮中上下當然亦好於此遊戲。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簸錢。又稱擲錢、打錢。規則就是參與者首先用錢在手裡顛簸,再擲於臺階或者平地上,依次給攤平,以錢幣正反面的數量多寡來決定誰的勝負。由一古書卷上一則就寫了關於遊戲"戲擲金錢"的一些記載:"內庭有嬪妃者,春秋時各自以禁中或結伴數人,以拋擲數枚金錢幣於平面者為遊戲也。"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鬥花鬥草。鬥百草這一行為雖然有博弈的性質,但玩耍娛樂也是很重要的,輸贏通常倒都是其次。女子多好玩此戲,參與者們通常大家一起比誰花草的品種新奇、種類多,有時也還可以是插戴在頭上來給大家進行展示。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書卷下曾有記載:"長安士女者,春時有好於鬥花,插戴然後以之奇花多或美者為全勝,為贏則皆以千金市各路名花並植於庭苑當中,以之為春時之鬥備也。"宮女花出了很大的一筆價錢來買奇珍異花栽種在庭院中,只是為了比鬥。劉禹錫在詩中也寫道:"若共吳王鬥百草,不應如是欠西施。"

鬥雞。《全唐詩》中頻繁提到"鬥雞"一詞多達50餘處,其中僅把"鬥雞"與"走馬"或"走狗"連用或者對應的也都有近10處左右,然而這項運動的賭博性質就非常明顯了,後代的人總是把它和不務正業的形象聯繫在一起。

我們的娛樂方式有很多,那麼在古代,他們是靠什麼來娛樂的呢?

古代有這麼多的遊戲可以供人玩耍,雖然比不上我們現代的科技,可是在古代這些遊戲也足夠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消遣玩樂了。

參考文獻:

《紅樓夢》

《開元天寶遺事》

《國史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