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今天是4月1日,朋友圈裡有人在紀念“海空衛士”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烈士

,但更多的網友還是被這個名叫許可馨的留學生吸引住眼球,熱搜、知乎、朋友圈充斥的全是類似消息,頭條熱榜“許可馨事件”話題有800多萬閱讀。

許可馨是何許人也?

3月29日,有網友向中國藥科大學官方微博投訴,“許可馨Nova-”在微博中大放辱國厥詞,立刻引起網友熱議。藥科大學立即著手進行調查,核實確有許可馨其人,2018年6月曾到美國德雷賽爾大學進行實習,本科畢業後自費出國留學。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3月31日,蘇州紀委微博深夜作出反應,如有確實線索涉及到該市黨員幹部存在違紀違法問題,將依規依法進行處理。看來,坑爹已經成為必然!

此前,小留學生媽媽怒吼網友仇富,已經讓人十分氣憤;又爆出留學生歸國後怨聲載道,不安心在家隔離,又是火上澆油;此次熱炒的許可馨,更是把留學生推上了風口浪尖。

留學生在國人印象中,都是素質優、語言好、發展強的代言人,近期連續發生留學生低素質頻現的問題,讓我們對“中國式教育”的個別問題產生質疑,值得我們深思慎行。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反思之一:溺愛只能讓孩子成長為“巨嬰”。

“能走到今天,一靠爸媽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和資源……至於個人努力跟這些比起來,絲毫不值得一提。”

“冷處理就好了,過三天他們就忘了。”

“我確實忽視了國內同胞的感受,不該用過激的語言刺激他們。”

許可馨出生在被譽為人間天堂的蘇州,經濟發達地區,人文氣息濃厚,自己爆出家庭生活、社會地位都很高,言語中“靠平臺和資源”,無非是在炫耀,她毫不費力地獲取金光閃耀的留學生身份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這些不當言論被舉報後,她居然認為很快就會息事寧人。再看看她的道歉說明,絲毫不覺得自己言論有不當之處,哪裡知道自己錯了?只是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做出的回應而已。如同“我爸是李剛”的例子一樣,遇到問題,她也不會去反思,只會去找父母。

她成長到今天,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包辦式溺愛。她的家庭條件應該不錯,父母又不想讓她吃苦,心甘情願為孩子付出一切,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家人圍著她團團轉,不知父母花錢上了多少補習班,才考上中國藥科大學這所211高校。不知請託了多少關係,才申請到江蘇公費留學的資助項目,到了美國匹斯堡大學留學。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古人云:“雖曰愛之,實則害之;雖曰愛之,實則仇之。”這就是對“溺愛”一詞最好的解疑釋惑。

2018年的最後一天,湖南沅江年僅13歲的小吳,因為母親不給他零花錢買玩具、打遊戲,而痛下殺手,而這是僅有的理由,事後他雖然知道自己錯了,但沒覺得錯誤有多嚴重——“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中國式教育的可悲之處在此!

在父母包辦的情況下,孩子就學會了無休止的索取,而別人必須傾囊相助去滿足她,少一點都會被吐槽、被甩鍋。在這種家庭教育模式下,祖國扶持她再多,她會知足嗎?仍然不會。

成長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是一個探索全新世界的過程,需要自己動手、自己思考才能成功,這麼輕易就獲得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就不會懂感恩,不會懂知足。

成功的父母會早放手,孩子就會早獨立,處事就會越堅強。

失敗的父母不願意早放手,即使孩子成年後仍不願退出孩子的世界。如此溺愛孩子,就會讓她成為無知無畏、無慾無求的“中國式巨嬰”。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反思之二:育人先要育德。

“中國人就是喜歡把過苦日子當美德,怎麼那麼賤骨頭……”

“如果我有醫生朋友在一線,我會希望他們臨陣脫逃。”

“我交朋友比較看聊不聊得來,有沒有共同愛好,能不能出來玩,有沒有錢,長得好不好看這種。”

一段看似無意的吐槽,折射出腐朽的認知,一些囂張至極的表現,反映了扭曲的價值觀,一番洩露本性的語言,暴露出可悲的人生。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標她有若干條不符合,外表光鮮的她,只是有才無德的“半成品”,人生也是個悲劇,被狗血、譴責、唾棄不過是遲早的事。

2017年,北京大學化工學院組織期末考試,參與作弊的8名學生,有6人都是獲得省級以上化學競賽金獎,還有2人獲得國家、甚至國際化學競賽金牌,一半都是直接保送北大的。那麼,到北大可以用成績來保送,但是思想品德的關口由誰來把,引起網友的深入思考。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家庭教育既是基礎教育,又是終身教育,扮演著核心地位。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不注重品德修養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致命的。有些家庭把培養“高分學霸”作為首要目標,常常把“學習高於一切”掛在嘴邊,卻經常忽視思想品德、價值觀念、人生追求等方面的教育引領,這樣只會培養出一些毫無責任感、自私自利的高材生。

現在教育部門敏銳的發現了這些問題,從高中開始強化對學生德育素質的考核評價,每名學生每學期都要跟蹤填寫《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客觀評價自身學習、實踐活動和取得榮譽,班主任要進行復核點評,還要接受所有師生的公示監督,全程記錄學生成長過程,而且德育考評將伴你一生,德行不好,自毀一生。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特別是,現在39所985高校也嘗試採取綜合評價錄取,就是“6+3+1”招錄模式,高考分數佔60%權重,面試成績30%,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畢業考試)10%,面試就是對你“德能勤績體”表現的全面考核,實現從“冰冷冷的分”到“活生生的人”巨大轉變。

悄悄的告訴家長,這種綜合評價錄取的模式,將逐步擴大規模,最終延伸到所有大學,將更加註重對學生德行的考核,更加註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對孩子進行品德修養錘鍊,現在努力還為時不晚。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反思之三:留學不能變成“毒留”。

“留學生回國主動配合集中隔離,下場就是不給飯吃還腹瀉,還要被同胞追著罵。”

“作為留學生我一點都不想回國,不是什麼大局為重,老孃從來不把集體利益放在眼裡。”

“放心吧,我們不會回來給祖國添麻煩了,以後再也不會回來了。”

許可馨學習成績目前看還是不錯的,她學得是藥科大學王牌專業“藥學”,大學期間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獲校區三等獎,又是當年該學院保送到美國實習的二分之一,足以說明學習成績之優異,證實有一定學習能力。

何故在國內表現優異的學生,一旦到了國外,就迅速淪落成遭國人唾棄的不忠不孝之徒。離開了生我養我的祖國大地,缺少了監督約束,就喪失了愛國情懷,再出類拔萃的學業成績,再光鮮亮麗的文憑,也不過是廢紙一張!教育是否有責任,父母有沒有責任?答案顯而易見。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根據歷年國家留學基金會發布的通知,“具有學成回國為國家建設服務的事業心和使命感”是公派留學的基本條件,從她的言辭和行為,顯然不太符合,為國爭光、為民分憂、為家耀主變成一個奢望,已經喪失公派留學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清理門戶了。

反觀有的外國宣揚本土文明、防止文化侵蝕做得是非常到位的,《血戰鋼鋸嶺》《拯救大兵瑞恩》都是風靡全球的電影,都是宣揚自己國家偉岸身影的廣告,都在扮演拯救全球的英雄形象。相反,

有的國家對電視劇《機器貓》都會認真進行“洗稿”,所有外語必須翻譯過來、櫻花都要“洗掉”,不能讓有競爭的國家侵蝕思想。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樹高千尺不忘根,愛國情懷不忘本,滋養人生不忘土。思想的高地誰佔領就是誰的,而且要時刻堅守。現在西方文化對中國留學生的思想侵蝕和文化佔領是異常猛烈的,很多留學生沒有定力、缺乏鑑別力,對西方文化的誘惑毫無抵抗力,最終在思想骨子裡面,逐步拋棄了我國傳統的思想文化!

所以,國人都應該在成年前進行完備的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出國留學的更要優中選優。一旦送出國門,就要接受異國教育的薰陶,受洋人的耳濡目染,缺乏堅定愛國情懷的人,很難經受住思想侵蝕、文化感染。

據悉,4月2日,第一班商業包機將從英國飛回濟南,帶回部分留英的小留學生,費用由家長自理,首批約200人。強大的祖國是你堅強的後盾,這句話並不是戲言,只是說明許可馨的鼠目寸光。

許可馨讓留學生問題持續發酵,家長開始反擊“中國式教育”

總結:

留學生應該永遠銘記,祖國永遠是他們的港灣,應該時刻感受祖國寬廣的肩膀。請不要再說外國的月亮圓,疫情之後你才明白“月是故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