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若家不是港灣,必是苦難的來源

莉茲·默裡,從紐約最爛的街區逆襲而上,畢業於常春藤聯盟學校,被稱為感動全美的"奇蹟女孩"。

這部《風雨哈佛路》就是根據她的事蹟翻拍而來,2003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獲得第55屆艾美獎3項提名,被評選為最勵志電影。


一直以來,勵志故事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因為主人公總是做一些平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而每個勵志故事的背後,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更是被稱為史上最貧窮的哈佛女孩!


人們總是希望通過他人的故事找尋成功的關鍵,或者讓自己雞血一把,可惜本片勵志的片段極少,像個流水賬,這也是本片最被詬病的地方。我看了不少評論,無非是努力、翻然悔悟之類的雞湯,今天我會從女主三代人的成長環境入手,解讀一下主人公成功的原因。


《風雨哈佛路》:若家不是港灣,必是苦難的來源


01家庭的不幸,總想讓人逃離


我們總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糟糕的父母挖的坑,可能需要幾代人來彌補。片中對主人公祖輩的描述甚少,唯有女主和母親的對話透露的一點:父親強姦姐姐致其自殺,年少的妹妹因恐懼離家出走。


而導演在細節處體現了這個男人對待女主和姐姐的兩種態度,在確認父母無法撫養她們姐妹倆時,只有姐姐被帶走了,而在莉茲準備離家時,他略帶得意地說:“正合我意,反正你也是個垃圾,跟你父母一樣!”因為姐姐柔順女主叛逆,時代烙印的自大與自私讓男人認為自己掌控一切,任何反抗都是不可饒恕的。


在莉茲想收留朋友時,他咆哮出聲:“你媽媽快死了,你那垃圾爸爸跑了給我丟下這些,我這把年紀能顧得了這麼多嗎?”

他自私的毫不掩飾,他意識不到對子女的傷害,看不到後輩的痛苦,只是一味抱怨自己的利益受損。在這個男人身上我只看到了獸性,絲毫沒有人性。


顯然,這樣的父母無法教會孩子什麼,而面對這樣的長輩,莉茲做了與母親同樣的選擇——逃離!


《風雨哈佛路》:若家不是港灣,必是苦難的來源


02一直逃避,我們終生都會困於原地


導演給了童年這樣一個片段:莉茲的母親毒癮犯了,為了能拿到救濟金購買毒品,她和兩個孩子展開搶奪,在她們怒吼“我們需要食物”時視而不見,表情冷漠麻木,而當她搶奪失敗時,卻崩潰的吶喊:“你們為我做了什麼嗎?我給了你們生命!你們想讓我死嗎?想讓我去做妓女嗎?”而他的父親在一旁面無表情的看著電視,一題又一題的搶答問題。


畫面看的我不寒而慄:陰鬱的天空、凌亂的房間、奔潰的母親以及無動於衷的父親……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吧!


母親的童年是悲慘的,這勿須置疑:小小年紀離家出走,沒有能力、無家可歸。父親強姦姐姐的事實給了她巨大的打擊,從影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她有了精神分裂症。而且整片都沒有提及她母親的存在,由此可以推算,她的一生都沒有母親的參與。


《風雨哈佛路》:若家不是港灣,必是苦難的來源


樊登在解讀《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時說過,孩子叛逆的性格來自與母親的關係,成癮的性格來自與父親的關係。母親終其一生都在與毒癮酒癮做鬥爭,可見父親對她的傷害有多大!


我不知道她離家之後是如何成長的,但可以想象生活並不容易。顯然苦難沒有讓她變得堅強,孩子的到來讓她振作一點,一段溫馨的時光過後她繼續自暴自棄,吸毒酗酒,她走不出童年的村莊!


面對孩子,她痛苦、內疚、嘶吼,表現得像嬰兒一樣脆弱,她想要的是被愛而不是去愛別人。所以對子女而言,她不是好媽媽,而她教給兩個女兒的也是對現實的逃避和對被愛的渴望!


莉茲的父親無疑是聰明的,對知識的掌握得心應手。但他也是失敗的,在這個家庭中,夫妻倆是心智最不成熟的,母親是走不出童年的陰影,父親是拒絕長大。父親對家人的態度非常奇怪:推崇和迴避。這個家庭中,他最聽話,不管是誰的命令他都聽從,可也像珠子一般,撥一下才動一下。他總是把自己邊緣化,安靜的呆在角落,需要應景時吆喝兩聲。


這個男人的智慧都用在答題和推卸責任上面,他認為女性都很強大,都是女權主義者。我猜他應該有個強勢的母親,才會導致這種奇怪矛盾的性格。


《風雨哈佛路》:若家不是港灣,必是苦難的來源


03人不願意改變是覺得還有希望,絕境處才會放手一博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你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的不幸複製給下一代。母親活著已是拼儘自己,所以她總是告訴女兒:“生活總是不太容易!”女主的生活也印證這一點:吃不飽穿不暖、被收容被領養、流浪街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母親還是給童年的莉茲留下了美麗的回憶,整部影片,母親帶女主用紙皮從山上滑滑梯下來的場景反反覆覆出現,莉茲說的最多的話也是:“mom,I love you.”她一直堅守著這句諾言,哪怕離家流浪,也兜轉在母親的身邊,隔段時間就回來看看她。


母親是羈絆也是枷鎖,因為她總是渴望母親好起來照顧她,這樣渴望讓她迴避全世界。所以,影片之初,她拒絕去上學,拒絕別人的幫助也就可以理解了。但17歲時母親去世,她在50區的墳場離開時,已然了無牽掛。她拒絕和朋友一起去孤兒院,開始真正的為自己做打算了。


不稱職的父母給了她太多的苦難,也留下不少珍貴的東西:母親給了她人生一點溫暖的底色,這讓她變得寬容;父親傳承給她的是知識,以及處事不驚的態度;童年的謀生讓她學會冷靜與思考。她一次一次扣響學校的大門,一次一次推銷自己,被拒絕了就換一家,沒有沮喪沒有哭泣。爭取到機會就做到極致:參加早讀班、常規學習班、課後補習班、夜校的獨立學習、連續學習班……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多悄無聲息,只是努力了,然後邁過去。


當她以第一名的成績去哈佛大學參觀時,明亮的天空就彷彿她的人生一般,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代人都有各自的不幸:祖輩選擇傷害別人來轉嫁痛苦,代價是其子女的人生,大女兒自殺小女兒離家出走;父輩選擇的是麻痺自我,讓苦難摧毀自己,代價是自己的生命以及子女的童年;主人公的選擇最初是逃避,當避無可避時她憤然反擊。


《風雨哈佛路》:若家不是港灣,必是苦難的來源


總結一下:


勵志的故事總是有相同的套路,貧苦人士的逆襲,彷彿苦難是成功的標配。可是正如女主希望的:我願意用現在的一切卻換家庭的復原。如果有一個溫暖的港灣,誰願意接受苦難的人生?每一場逆襲,不過是為自己找一個可以容身的港灣而已!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代人都有各自的不幸:祖輩選擇傷害別人來轉嫁痛苦,代價是其子女的人生,大女兒自殺小女兒離家出走;父輩選擇的是麻痺自我,讓苦難摧毀自己,代價是自己的生命以及子女的童年;主人公的選擇最初是逃避,當避無可避時她憤然反擊。


是非對錯與旁觀者而言無關緊要,但對深陷其中的人而言卻是終身的傷痛。“我心安處即是家”,家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地方,還是心的歸屬,願每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