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客人,孩子誇張的“人來瘋”背後是怎麼了?

01

週末,瑞瑞爸爸的戰友來家中聚會,三歲的瑞瑞顯得特別地“激動”。


當爸爸和客人聊天的時候,瑞瑞就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媽媽喂,怎麼說他都不聽,還故意放聲大哭起來,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到了他的身上來。


“瑞瑞,不要哭了,媽媽帶你去玩玩具吧,爸爸和叔叔在談事情,我們不要打擾他們好嗎?”


“我不要玩玩具,我要給叔叔表演一段武術”。


說著就開始比劃起來,客人都被他給逗樂了,他扮著鬼臉就跑開了。我和瑞瑞爸爸只能看著客人尷尬地笑著,完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瑞瑞出現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家裡來客人的時候,他都會做出一些誇張的行為。無論你怎麼跟他講,他下次還是會這樣。


當我把瑞瑞的情況發到了寶媽群裡時,群裡的幾個寶媽都開始附和,說家裡也有一個這樣的寶寶,有點“人來瘋”。


這時群裡的一位學心理學的寶媽說,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媽媽們不用擔心。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02

3-4歲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三歲孩子都是極度認生的,三歲後孩子已經從這個狀態出來了,他就會出現“人來瘋”。


孩子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注意,另一方面不太容易意識到別人的需要。所以在客人到來時,孩子往往演得非常出色。


同時,三歲之後由於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的感知力和表現欲與之前相比都有了較大地提高。如果我們對他的舉動視而不見,他就會做出瘋狂的舉動。


孩子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


①自我意識敏感期


兒童教育專家李群峰曾說:


孩子3歲後,隨著自我意識得增強,希望有人注意他的存在,為了證明自己存在,他就想出了“鬧”的辦法。


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會事事都依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強烈的波動。發脾氣,哭鬧,甚至是打人,很執著地幹一件事。


其實,他只是想通過在控制、挑戰大人的過程中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和存在。


②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獲得別人的關注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需求,如果我們平時忽視了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孩子就是會誇張的行為來引起眾人的關注。


在今年6月份,南京地鐵站一名男孩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居然離家出走了10次。


孩子總是渴望父母關注到自己的成長變化,參與到自己的成長中來。


③孩子的目的是歸屬感和重要感


兒童教育專家德雷克斯說: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他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2歲的女孩阿黛爾發現母親給予剛出生的小弟弟很多的關注,她便覺得媽媽愛弟弟勝過自己。


阿黛爾為了重新獲得媽媽心中的特殊地位,就錯誤的認為達到這種目的就要像一個小寶寶一樣。


於是,她可能會出現需要奶瓶、會把臭臭拉到褲子裡,愛哭的情況。其實,雖然阿黛爾的這種做法是錯的,但她的目的卻是為了追求歸屬感和重要感。


孩子在追求歸屬感的時候,他們的行為越是惹人煩躁或者生氣,他們越是迫切的想要追求歸屬感。


孩子在追求重要感的時候,他們的行為往往會要吸引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夠更多的關注自己,以自己為中心,這個時候,他們往往需要父母的一些單獨時間的陪伴。讓他們知道,在父母這裡,我非常重要。


④寶寶的社交渴望


我們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平時帶孩子出去的比較少,寶寶的交際圈子有點窄。當家中來客人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好奇、興奮,覺得終於有別人會注意自己了。


這時如果父母不理睬寶寶,他就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於是他就會做出一些偏常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國外曾經利用34年的時間作過一項寶寶社交互動的實驗,人們最初並不認為嬰兒會參與到社交互動中去。


事實證明在寶寶從嬰兒開始,他們對周圍世界獲得的情感、反應、以及社會的相會影響都能快速的做出反應。


實驗中一個一歲半嬰兒和媽媽一起玩。媽媽跟孩子打招呼,媽媽微笑和嬰兒進行互動,嬰兒也非常的開心。


隨後媽媽變得面無表情後,嬰兒立刻就感受到了母親的變化,他企圖和媽媽回到最初的狀態,但是嘴嘗試了半天無果後,情緒開始崩潰,難過。


我們更多的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滿足孩子的社交需求。

03

如果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我們怎麼辦呢?


我們不要去呵斥孩子,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


很多時候他都是在尋求關注而已,我們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呢!


當然,也會遇到失禮的情況,可是遭遇了孩子這樣的“人來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給孩子回應


父母可能覺得呵斥一聲孩子,讓孩子安靜下來就好了,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順勢把孩子抱走就可以了。


其實,我們只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給孩子一個關注的回應就行了。


給孩子關注


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當時心裡是有一股無名火,“為什麼父母不能關注到我,我就是想要展示一個自己給你看,讓你看看而已”。


孩子有表演的慾望,我們就給他們一個表演的舞臺,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


當我們給了孩子表達自己的願望之後,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日後就不會在循環的用這種行為來表現自己了。


平時的時候,我們多和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讓他感受到自己在我們心中的重要,他就不會通過誇張的行為來獲取存在感了。


給孩子重要感和歸屬感


在私下的時間裡,我們可以肯定孩子的表演,但是不能肯定孩子的行為。


告訴孩子你的表演很好,大家都很喜歡,但是你這種行為可能會顯得沒有禮貌。


讚美孩子表演節目的勇氣,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給孩子重要感和歸屬感。


父母的陪伴和關注


在《奇葩說》中顏如晶曾說過: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的‘唯一觀眾’,電視劇從第一集到第二十集,你沒看可以重新補看,劇情梗概你能快速瞭解。可孩子從一歲到二十歲的成長,你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我們的參與和關注,才能讓孩子勇敢地向前走。


父母的關注和陪伴,才是給予孩子成長最好的關愛;


父母的關注和陪伴,才是給予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父母的關注和陪伴,才是給予孩子成長最好的灌溉。

04

在網上曾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視頻,一位外國的主持人對孩子們詢問了,你們平時和誰玩?爸爸媽媽都在幹什麼?孩子模仿父母忙碌的樣子,希望父母關注的孩子們,說出了壓在心底想要對父母說的話。

當父母從後臺出現在孩子面前時,孩子們緊緊地和父母擁抱在一起,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注和陪伴,那是孩子前行路上最溫暖的臂膀。

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几年,錯過就不會再來。

我們不要錯過孩子的每一次花期,每一次綻放,讓孩子的每一次花開都絢爛多彩。


家有客人,孩子誇張的“人來瘋”背後是怎麼了?

讓我們給孩子一個展示的舞臺,多關注,多陪伴,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