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女生的最佳擇偶年齡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女生的最佳擇偶年齡

女孩婚戀市場的行情什麼時候最好?

漫天亂飛的剩女二字,雖然不好聽,但卻指出了一個現實,有的優秀女孩們,由於各種原因,她們錯過了最佳的行情,也就是錯過了黃金擇偶期。黃金擇偶期是什麼時候呢?國外的兩性研究報告告訴我們:女人的黃金擇偶期是20-30歲,男人的黃金擇偶期是20-40歲。

在女人的黃金擇偶期裡,她們:1.不必過於緊張對方會遇到比自己好得多的對象。2.不必擔心成為高齡產婦,或者自己的丈夫在孩子成年前就會喪失撫養能力。3.在這個時間段之外,想和女人結婚的男人會非常少,或者說,在這個時間段之外的女性不是異性的最優選。4.在此期間保持單身狀態,不會受到太多的社會和輿論壓力。

實際上,由於國內的人口眾多,流動性又大,所以婚戀形勢還會嚴峻一些。28、29歲的女孩在國內的社會形勢下,幾乎就已經被排擠為擇偶邊緣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在於女性願意什麼時候出嫁,而在於男性願意和什麼樣的女孩子結婚。

男孩子喜歡選取什麼年齡的女孩子做配偶呢?我們來看看男性心目中的最佳婚嫁對象曲線圖:(參與調查人數380人)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女生的最佳擇偶年齡

(圖8-1)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女孩從20歲(我國法定婚齡,男22女20)起行情一路走高,25歲到達頂峰,之後緩慢下挫,30歲之後基本無太多人問津;在另一個調查中,男孩的行情在22歲-24歲幾乎無人理會,從25歲才開始緩慢爬升,30歲是一個小高峰,36歲才開始下跌,40歲後依然有著平滑的弧線。也就是說,女孩子一旦超過30歲,她在30-40歲男性擇偶市場中的行情,還不如40歲以上的男人在25-30歲女孩子擇偶市場中的行情。

31歲的女孩子,要找一個30多歲的年貌相當的伴侶,比41歲的男人想找一個20多歲的女孩還難。那女孩們想什麼時候出嫁呢?我同樣做了調查。女孩們願意結婚的年齡: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女生的最佳擇偶年齡

(圖8-2)女孩子的結婚意願從24歲開始爬升,在26歲上升到頂峰,之後28歲回落到24歲的水平。也就是說24-28歲是女孩最願意結婚的年齡。

兩個圖形看起來很相似嗎?當然不,讓我們把圖形重疊起來,看看男女結婚意願隨女生年齡增長的曲線圖(圖8-3)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女生的最佳擇偶年齡

重疊起來之後,矛盾變得尖銳而明顯,有好多女生最想嫁的時候,根本沒有男生願意娶。我們還可以把它轉化為柱狀圖,看得更清晰一些。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女生的最佳擇偶年齡

(圖8-4)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女孩的法定婚齡20歲開始,到她24歲之前,男生願意娶她的意願始終大於女生願意出嫁的意願。而且兩者相差很大。大概是2.65:1。

在女孩進入婚齡後,男性迎娶女孩的意願始終很強烈,也就是說,女孩大學二年級到研究生畢業之前(或工作第三年)。會有三個男人圍著一個女孩轉。這是男孩最想娶女孩的時間段。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們有著極大的擇偶空間。如果說25歲這個時候還是基本持平的,那麼26歲開始,事情就悄悄地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女孩們發現從18歲開始就圍著自己轉的男人們莫名其妙不見了。

從上面這個曲線我們可以倒推回去:在20歲前的一兩年中,男生對女生的興趣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從女孩情竇初開,她身邊就一直不乏追求者的圍繞。這種圍繞來得如此自然,以至於女孩們以為這是與生俱來的,她們並不明白這種追求和圍繞實際上具有時效性。女生25歲時,她們研究生畢業了,或者說,進入工作的第四年,職場得心應手起來之後,情形發生了微妙的改變,女生意願第一次超過了男生意願。女生們開始逐年急嫁,但是男生的意願卻在急劇下挫。

25-30歲之間,男女意願比是1:1.56。正常地推理一下,我們可以知道,老大難的女性集中在26、2 7、28、29這個年齡段,每三個處於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中,就有一個嫁不出去。想想你身邊這個年齡段的好友,你會發現,這是真的。

到31歲的時候,女生開始重新佔據上風。也就是說31歲之後的女性並不難嫁。不過對於想要自己孩子的女孩來說,即使這時的男人樂於迎娶你們,也並不見得是個好消息——因為這個時候再嫁,往往意味著已經只能在二婚男人中選擇了,而且你很容易變成高齡產婦。

另一個可能性是:這個時候女孩們已經意識到自己身價大不如前,所以擇偶要求急劇下挫,所以才導致瞭如此繁榮的假象。《黃帝內經》裡說:“女子二七天葵開,七七絕;男子二八天葵開,八八絕。”什麼意思呢,女孩子14歲就來月經了,男子16歲才開始遺精。古代的人,就是以這個為婚配的衡量標準的。古代的女孩子,二八就是求親者踏破門檻的準新娘。

現在很多國家,如荷蘭、法國、日本等國的法定婚齡,也一般以14-16歲為準。朱麗葉死的時候就是十四歲,羅密歐十六歲。考慮到我國需要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國情,我們目前的法定婚齡已經很晚。人家18歲當媽了,咱們還是成年人眼中十惡不赦的早戀分子。即使成年後,很多女孩子還會像文章開頭的那位女孩一樣不停地耽誤自己的黃金擇偶期,這就不啻於雪上加霜。如果你是一位渴望擁有家庭的女性,你必須得早點出手。比起你的學業而言,有更重要的事等著你去做。

社會的殘酷性,就在於並不是你想幹什麼的時候就可以幹什麼。某些時候,特別是你應該不太想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做這些事情會比做另一些事情更適合你。未雨綢繆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你必須在該做某些事的時候做這些事,才能有機會做你真正想做的事。非要反主流的話,那就只能被主流拋離。如果你希望好好談一年戀愛,你得早一點、早一點、然後再早一點。早起的蟲兒才有鳥願意吃,遲來的蟲兒只能孤單地爬回自己的窩裡去。

男人們比你想的要聰明得多。他們知道26歲以上的你急著嫁人,所以他們不樂於接受為婚而婚的你;他們知道你想多玩幾年,看盡這個世界的繁華再安定下來;可他們也知道,這不叫愛,這叫挑選,他們不願意當這樣的冤大頭。他們希望女孩能義無反顧,放棄前方的很多機會和諸多誘惑,嫁給他做他的小妻子。

再回頭去看一下上面的圖,你就知道,哪怕大學畢業就直接出嫁,也並不算太早。一寸晚,一寸險;手快有,手慢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