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又神秘的地方——布达拉宫(二)

我们现在又回到布达拉宫,如今布达拉宫成了藏民族历史文化的汇聚地、凝结点,是藏民族的文化展示中心。这除了与布达拉宫汇聚了各种文化典籍、宗教经卷、佛像唐卡及各种奇珍异宝有关外,也与布达拉宫建在山崖上挺立在半空中的恢宏形象密切相关。

雄伟又神秘的地方——布达拉宫(二)

不仅布达拉宫如此,每一座山崖式的建筑。都在成为藏民族的一个历史和文化的中心和节点。

道路、人、信徒,向这里汇聚。每一座山崖式的建筑、都仿佛是天梯把人间与天庭连接起来。

我看到信徒磕着长头,向着拉萨进发。在昌都的路上。傍晚,我看到山脊线上,有人举手加额,双手合起向着前面伸去,随着手臂的伸展,身体也跟着手臂问前匍匐,直到全身与大地合为一体。即将落下的夕阳在我的眼前,勾画出大地和他的剪影,他的每一次站起,俯下,站起,俯下……都在我的眼前像电影一样地放映。

雄伟又神秘的地方——布达拉宫(二)

忽然我想起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磕长头的信徒,他用身体丈量的这条长路的终点是什么?他心中的目标是什么?我想他心中的目标一定是布达拉宫。这就是布达拉宫高耸在山崖上的魅力。

布达拉宫本身已经是一个艺术品。一般而言,作为居住的房屋建成后,人们就不会再注意到这幢房子建筑在什么之上,地基使用的是什么材料,窗子是什么形状,墙壁是什么色彩,因为作为一个供人使用的物品,人们关心的是它的性能和实用的价值。但是布达拉宫就不同了,人们注意到她建造在坚硬的嶙峋的岩石之山上,那些岩石以其棱角和裂隙展示着她的坚硬和安稳;人们还注意到那些墙体,涂着白色,墙上压着边玛草,那是产在西藏的一种小灌木,它们被捆起来切割成一段段地压在墙顶,被切割的一根根小木的细小断面,涂上了红色,这红色的边玛草组成的墙顶,给人一种柔软的绒布的质感……这就是艺术品与建筑物的区别。布达拉宫让人注意到岩石的坚硬,灌木的质感,金属的铿锵,金顶的辉煌,还有门窗上外挑的木檐上飘浮的香布是那样柔韧,既不轻浮,又不沉重。

雄伟又神秘的地方——布达拉宫(二)


雄伟又神秘的地方——布达拉宫(二)

布达拉宫整个白宫的外墙都涂上了白色,这让我想到了雪山的颜色,白宫之上的红宫还有红宫之上的金佛塔,让我想起傍晚或者早晨,太阳照射雪峰呈现出的红色或金色的山顶,摄影师们总是在早晨或者傍晚等待那一刻“日照金山”的来临。

雄伟又神秘的地方——布达拉宫(二)


布达拉宫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西藏的雪山。谁能说那些设计布达拉宫的人不是像我一样一边想着雪山的模样,一边画着布达拉宫的蓝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