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前段時間跟鄰居一起聊天,她說到自己的孩子美美。美美今年已經開始上小學了,於是媽媽就每個月固定給了她一些零花錢,一般都是每個月給50左右。如果學校要求買其他學習資料或者文具,都是媽媽幫美美另外買的。所以美美這50塊錢就幾乎是不用花的。

但是,給了孩子一學期之後,媽媽發現美美的錢居然不夠用了,甚至還找同桌借了80多塊錢。這時候媽媽就很困惑,明明孩子的錢都是不用買太多東西的,為什麼反而還欠了同學錢呢?於是媽媽嚴肅地問了美美,才發現她每個月都會去買一些連環畫之類的東西,以及跟同學出去玩,也會花錢花很多,所以才找同學借了錢。後來媽媽給了孩子100塊錢,讓孩子趕緊還給同學。

這個時代的孩子一般都是不愁吃穿的,家裡人也會為孩子買很多需要的物品。但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由於對金錢的認識不夠,以為父母的錢很多,所以對金錢的使用就沒有節制,往往導致小小年紀就"負債累累"。

那麼大人就應該從小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念,讓孩子能夠擁有"財商",這樣可以讓孩子對於金錢有自己的判斷和做法。

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應該給孩子零花錢嗎

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有吃的有穿的,需要的東西父母也會給孩子買,所以孩子根本不需要零花錢。給了孩子零花錢會讓孩子到處亂花,所以都是等到孩子需要買東西再來找父母拿錢買的。

但是,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孩子的"財商"從小就要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呢?關鍵就是在零花錢上。父母是應該給孩子一些零花錢的,這樣能夠讓孩子對於金錢有一定的認知,也能夠有自己的購買自由。

零花錢對於孩子來說,是自己的一筆小小的個人財產。父母在給孩子零花錢的同時,注重對孩子關於金錢使用的教育,則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早早學會理財。

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零花錢裡的大學問

1、 什麼時候可以給孩子零花錢

關於什麼時候該給孩子零花錢,有兩個建議:

其一: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給孩子零花錢。兒童專家認為,這時孩子雖然仍缺乏自理能力,但錢能換物的理財理念已經形成。並且,在這個時候,孩子已經相對獨立於父母,對於商品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同時,此時的孩子也會有需要花錢的情況:比如感到口渴需要買一瓶水,感到肚子餓需要買一些食物等等。

最重要的是,獨立打理私人財務的意識開始萌生,這個時候,孩子能夠對自己的錢財做一個較詳細的計劃,並且會因為自己的計劃而去剋制自己的對金錢的使用。

其二:洛克菲勒認為,7歲開始給零花錢,根據年齡的增長提升零花錢相應的額度。這個方法主要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相應的報酬。這個時候的孩子,獲取金錢的方式是通過簡單勞動,並且主要結合父母的計劃和方式來給孩子零花錢。也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實際需要等來決定給孩子多少零花錢。

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2、 應該給孩子多少零花錢

父母應該給孩子零花錢合適呢?這個問題要針對不同家庭、孩子不同年齡段來決定。一般來說,孩子越小,給的數量就應該越少。

孩子在三到五歲的時候,可以一週給兩到三次,但是數量不要多。孩子在六歲到九歲的時候,則可以一週給一次。當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則可以一個月給孩子一次零花錢。零花錢的數量要逐個年齡段增多。

給孩子的零花錢要注重參考"市場情況",也就是說要讓孩子擁有的零花錢跟別的小朋友差不多。給多了的話,怕孩子會炫耀並且花錢大手大腳,給少了的話,則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錢比不上別人,從而感到不開心。

3、 零花錢應該怎麼給孩子比較合適

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並不是無緣無故就給孩子錢的,而是要注重"儀式感"。這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零花錢是怎麼來的,並且這些錢是自己的了。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約定固定時間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或者,讓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零花錢。

培養孩子"財商",家長要講究零花錢怎麼給

1、 父母為孩子準備4個存錢罐

當父母開始給孩子一些零花錢的時候,可以為孩子準備四個存錢罐。哪四個呢?分別是:儲蓄罐、開銷罐、公益罐以及投資罐。

儲蓄罐裡面的錢則是用來存的,也就是這些錢是儘量不能花的,要存起來。儲蓄罐能夠讓孩子有存儲的概念,懂得要將錢存起來。

開銷罐裡面的錢則是用於日常買東西的。孩子如果需要買東西,則是要從這個罐中取錢。這些錢的支配權是屬於孩子的。

公益罐則是存錢讓孩子用於一些公益活動的。比如誰有困難了,就拿出這些錢幫助別人。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將這些錢用來做一些固定的捐贈。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公益意識,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奉獻精神。

投資罐則是孩子用來"錢生錢"的。這一部分可以讓父母幫忙用來投資,讓孩子懂得錢是可以再生的。這也有利於讓孩子明白家裡的收入來源的各種區別。

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2、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的金錢觀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能夠存錢存很多,而有的孩子則"負債累累",這就是孩子的金錢觀不同導致的。

父母應該讓每個孩子懂得金錢的用途以及怎樣正確使用金錢。帶孩子去商場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明白錢是可以購買物品的,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同時,錢能夠換取孩子日常學習的各種物品。但是,錢也是有限的,並且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夠得到的,要讓孩子明白錢應該正確使用,不可以濫用。

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3、 引導孩子通過勞動來獲得相應報酬

在國外的孩子,一般都是通過做家務來或許報酬的,這樣的方式是很有用的,父母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式來給孩子零花錢。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一些零花錢,父母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洗碗、掃地、收拾房間等。等孩子做完這些活的時候,就將一定的零花錢給孩子,並且告訴孩子這是他用勞動換來的,要謹慎使用。

通過勞動來獲得報酬,會讓孩子更加珍惜這些零花錢,懂得金錢來之不易。所以,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讓孩子剋制自己的消費,將錢花在必需的地方。

4、 理性消費,分清楚"我想要"和"我需要"

很多孩子分不清"我想要"和"我需要"。孩子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買,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東西很好,自己想要。但是他們很少去考慮自己是否需要這個東西,知識在這個時候覺得很想要。父母引導孩子明白這兩者的區別,能夠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消費。

比如,孩子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但是經過商場玩具區的時候,孩子仍然想要買玩具。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家裡的玩具已經很多了,並且仔細分析家裡的玩具的用途以及其與當前玩具的相似性,降低孩子的購買慾望。在購買物品的時候,要讓孩子來分辨是否是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

孩子“財商”並不難培養,給孩子零花錢就可做到,但關鍵要怎麼給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