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的歲月 郭思俊

建國初期,我在山西省文藝工作團任創作員,任務是編寫演出劇目,1953年調往山西人民廣播電臺(以下簡稱“電臺”)從事編輯工作,任務是寫廣播稿件。

電臺沿革 電臺位於太原市後小河街8號,原是閆錫山統治山西時期的山西新華廣播電臺,太原解放後,太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時任邯鄲市新華廣播電臺臺長的常振玉為太原新華廣播電臺接管組長,帶領業務人員接管了該臺,更名太原人民廣播電臺。太原解放次日——1949年4月25日21時25分,太原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向全國各界人民播出了華北地區最後一個城市——太原市解放的喜訊。

當年6月1日,太原新華廣播電臺更名太原人民廣播電臺,每天播音三次。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員會成立,電臺更名山西人民廣播電臺。

機構設置 電臺設置分編緝部、秘書處兩部,臺長兼總編輯何靜,副臺長兼副總編輯張文昭,總編室主任杜汀。下設工業、農業、文藝、錄音、播音、講座等七個組;秘書處:秘書長王元直,電務總工程師康曝,下設電務、總務等科。臺長和秘書長都是參加革命十多年的老幹部,編輯、記者由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幹部、太原解放後參加工作的青年幹部和舊電臺編輯人員組成。(我是農業組編輯)。

是年,省文教廳改教育廳,另設文化局,何靜調任省文化局局長,《太原日報》總編輯劉江接任臺長兼總編輯。

精練、真實 編寫演出劇目與廣播稿都是與文字打交道,但是文藝工作與新聞工作性質不同,各有規律:文藝作品是創作的,內容全是虛構;新聞稿的內容必須完全真實,不論稿件長短,每篇稿件必須含有“五何”(何時、何地、何事、過程如何、結果如何)要素。

民國年間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記者必讀》中寫道:“新聞記者上可採訪總統,下可接見囚犯,職業崇高,任務艱鉅。”誠然,演出劇目與廣播稿的編寫各不相同,寫新聞稿要接觸各方面人物,寫多種內容的稿件。編輯記者必須當“雜家”,必須遵守“新聞的生命是真實”的原則;稿件的篇幅必須精練,內容必須絕對真實,不能捕風掠影,當“客裡空”。

學習緊張 1949年,中共中央舉行的七屆二中全會規定,國家幹部必須認真學習《社會發展史》《政治經學》《共產黨宣言》等十二種書籍,稱“幹部必讀十二種”。一切向蘇聯學習後,改學《聯共黨史》和蘇聯的《新經濟政策》。電臺編輯人員分別組成高、中、初三個學習組(我編為中級組)進行學習。

電臺領導對編輯人員的政治學習抓得很緊,不論工作多忙和任務多緊,每天上午上班後的第一件大事即政治學習,每天一個半小時的政治學習雷打不動,學習結束後才開始工作。

珍惜時間 電臺各級領導的時間觀念很強,臺長兼總編輯劉江說:“對工人而言,時間就是產品;對農民而言,時間就是糧食;對指揮員而言,時間就是勝利;對作家和編輯、記者而言,時間就是作品。不珍惜時間,好作品從何而來?”編輯人員按時上下班,從不遲到早退已成習慣。

一次,我因故延遲上班十來分鐘,組長禹明看著手錶指著我說:“你遲到將近一刻鐘啦,應該做檢查啊!”我自覺赧顏,不敢開口,只好接受批評,攤開稿紙執筆“趕活”。編輯組長竟連“將近一刻鐘”都看在眼裡,建國初期國家幹部的時間觀念與工作效率由此可見。

制度嚴格 除了工作方面的制度外,電臺領導對全臺人員生活、外出等諸方面均訂有嚴格制度,尤以進電臺大門制度為嚴。電臺常年駐有解放軍一個班,日夜有荷槍實彈的戰士在門口站崗,電臺人員憑佩戴的證章進門,外人進臺須出示證明並詳細登記;如果攜帶物品出門,必須經秘書處嚴格檢查出具證明。

一次我因換洗衣服忘了佩戴證章,出門時衛兵視而不見,返臺時卻被衛兵阻攔,不準進門。我對衛兵說:“我是本臺編輯,你該認識我的。”衛兵回答道:“我在此站崗一年多了,不僅認識你,大部分編輯、記者我都認識,可是,我絕不能因認識你違反憑證章入臺的規定!”我無可奈何,只好託門房傳達員史天雲(襄垣縣人)從我宿舍的衣服上取出證章,我才進入電臺的大門。

關係融洽 電臺是中共山西省委直屬的廳級機構,臺長、副臺長是廳級、副廳級幹部,編輯組長是處級幹部。各級領導與所有電臺人員同住一個大院,同吃一鍋飯,大家朝夕相處,關係非常融洽,我們對各級領導只稱“老劉”、“老張”,在籃球場打球時,常常直呼其名,從來沒有稱呼臺長、組長,無論資輩習氣。

打球成風 建國初期的電臺,設備非常簡陋,連一輛汽車也沒有,記者去外地採訪時坐火車,在本市採訪時騎自行車,參加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會議時,常是步行前往,工作之艱苦由此可見。

電臺的體育設備,僅有一個簡陋的籃球場,編輯、記者們打球成風,每天業餘時間參加打球的人員達全臺人員的三分之一,臺長兼總編輯劉江,副臺長兼副總編輯張文昭更是次次參加,場場不悞。編採人員與臺長、副臺長或互相爭球,或互相阻擋,各盡其力,互不相讓。

百歲老人 除了時間觀念強外,編輯人員的事業心都很強,除了完成各自的編輯任務外,禹明、陳石之、樑棟雲、杜汀、王志迅等同志常在業餘時間辛勤筆耕,各級報刊屢見其作品發表。臺長兼總編輯劉江,更是一位多作家。

劉江是山西和順縣溫源村人,出生於1918年。1938年參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勝利報》《晉察冀日報》和《新華日報》(太行版)編輯、記者、採通科長、編輯部部長等職。太原解放後初任山西省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兼副總編輯,1951年任《太原日報》總編輯,1953年任電臺臺長兼總編輯。

劉江既是一位被譽為“抗戰記者”的老“報人”,也是一位多產作家。早在解放戰爭時期,即在報刊發表過《冬梅》《新仇舊恨》等小說,受到廣大讀者好評。在電臺工作期間,在繁忙的行政領導工作與編務工作之餘,常常通宵達旦執筆創作。他在業餘時間創作的長篇小說《太行風雲》,故事情節曲折,人物刻畫深刻細膩,語言極富濃厚的鄉土氣息。1959年,《太行風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再版,被評為建國十年來的優秀長篇小說之一。

離開電臺半個多世紀了,電臺改為廣播電視臺以後的情況知之甚少,幸有高級編輯李春芳(女)幾次給我寄書和“通風報信”,使我對臺中情況略知一二。春芳是個熱心人,1991年她給我寄來她的戲曲專著《梨園新譜》;2012年又收到她35萬餘字的鉅著《梨園故事》。她在信中說,當年我在電臺工作時的同仁,絕大部分均已作古,惟94週歲的劉江仍然耳聰目明,思維敏捷。

劉江離開電臺後,先後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省出版局局長、文化局局長、中共山西省宣傳部副部長等職。2017年7月28日,99週歲的劉江仍然精神矍爍地參加了省裡舉辦的抗戰圖片實物展覽並發表了觀感。雞年來臨,“抗戰記者”劉江老人一百週歲了,願劉老老而彌堅,永遠健康!

我在電臺工作的經歷中,值得記述的軼事很多,事隔多年,許多事情均已忘懷,謹將記憶猶新數事簡記。

我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的歲月                      郭思俊


我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的歲月                      郭思俊


我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的歲月                      郭思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