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當得起“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

劉禹錫,字夢得,是中唐詩人,也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詩人之一,被後人譽為詩豪。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傑出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

劉禹錫~當得起“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

公元772年,劉禹錫生於洛陽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其七世祖劉亮是北魏時期的冀州刺史、散騎常侍。後來隨魏文帝遷都,舉家搬遷至洛陽。曾祖父劉凱,在唐代當過汴州刺史。祖父劉鍠起先是洛陽主簿,後來做到殿中侍御史。到了他父親劉緒時,為了避禍“安史之亂”,整個家族遷移江南,在嘉興定居下來。劉緒先在浙西觀察史幕府中當從事,後來加了鹽鐵副史、殿中侍御史的頭銜。

據考,劉禹錫出生於嘉興,在十九歲之前,一直在嘉興成長。他自幼好學,飽讀經史,熱愛文學,喜歡做詩。當時吳興(即湖州)詩僧皎然頗有名望,會稽(紹興)詩僧靈澈

也住在吳興,他們經常彼此唱和、交流詩歌創作。少年時的劉禹錫仰慕二人詩名,經常到吳興去向皎然、靈澈請教。每當兩位詩僧寫詩的時候,劉禹錫便捧著筆硯恭候在旁。因為聰明好學,年紀雖小而詩已寫得很有成就了,這也為他日後成為中唐時代的大詩人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數十年後,劉禹錫在燕州刺史任上回憶起與好友裴昌禹從小一起在嘉興時愉快生活的情景時,寫過一首《送裴處士應制舉》詩:“憶得童年識君處,嘉禾(即指嘉興)驛後聯牆住。垂釣釣得王餘魚,踏芳共登蘇小墓。此事今同夢想間,相看一笑且開顏。”詩中處處流露出劉禹錫對嘉興水鄉生活的深厚感情。

劉禹錫~當得起“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

貞元九年(793年),劉禹錫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掌書記,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21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順宗即位。原太子侍讀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這時受到順宗信任進入中樞。劉禹錫與王叔文相善,其才華志向尤受王叔文器重,先後被任為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參與對國家財政的管理。這段時間劉禹錫政治熱情極為高漲,和柳宗元一道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二王劉柳”集團在短短的執政期間採取了不少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

由於改革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們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很快宣告失敗。劉禹錫因此遭貶為遠州司馬。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先後多次被貶,史稱“二王八司馬”。

劉禹錫~當得起“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

長慶四年(824年)夏,奉召回京的劉禹錫再次得罪當朝權貴,被貶為安徽和州通判。按唐朝當時的規定,他應住在衙門裡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面,面江而居。古人可不像現在人這樣喜歡江景房。他們是不喜歡面江而居的,因為江邊風大、潮溼。對身體不好。而劉禹錫不但沒有怨言反而還很高興地撰寫一幅對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辨。

他的這一舉動激怒了策知縣,他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從城南調至城北,住房由三間縮小至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住房位於德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楊柳,環境例還可以,劉禹錫仍不計較,觸景生情,又在門上貼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在此處依然讀書作文不亦樂乎。策知縣見他還是悠然自得,還那麼牛氣哄哄的,心想:不給雙小鞋穿,不知道路難走!這下,不再調往江邊,也不調往河邊,而是將其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小間,小到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而且強迫他必須立馬搬進小房。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為斗室。

見此狗官欺人太甚,這一次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了一篇流傳千古的名文《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並請大書法家柳公權書碑勒石,立在門前,一時轟動朝野。當年策知縣的卑劣行為令人不齒,而一篇《陋室銘》卻因為超凡脫俗、志趣高雅,具有高超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流傳下來,被後人吟誦傳唱不休。

劉禹錫~當得起“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

被貶謫了一些年後,皇帝可能是想起劉禹錫的才情了,於元和九年十二月(公元815年2月),把劉禹錫召回京。可劉禹錫在歷經十年的貶謫磨難之後,依然不改本色品性,因為一首赤裸裸的諷刺詩——《玄都觀桃花》而再次觸犯了當政的權貴,詩云:“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借題發揮,諷刺那些政治暴發戶,這種鄙視和無情的諷刺簡直就是力透紙背。當政者大為惱怒,劉禹錫再次遭貶。這次被貶得更遠,直接貶到窮荒蠻夷的連州去當刺史!

在打擊面前,劉禹錫始終堅持自我,在十幾年的貶謫生涯中,依然不改本色。朝政起伏,風雲變幻。又過去了十幾年,劉禹錫再次奉召回京。路上遇到好友白居易,為答酬他,寫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任紫陌紅塵浮世喧囂,任苦難坎坷詆譭嘲笑,任世界怎麼黑暗都遮擋不住一枝蠟燭的光輝!

回到京城時,恰好又是春天,於是他又想起玄都觀的桃花。看到面貌全非的玄都觀,劉禹錫想起這些年的無數權貴興起又衰敗,不免心生感慨,於是又寫了一首《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盡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當得起“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

人生正道是滄桑,劉禹錫面對政敵、小人們投以的輕視和嘲笑,反而不卑不亢、愈挫愈奮。這恰恰又顯示了他的強大、不屈和樂觀。從也前後二十多年的貶謫經歷和遺世的作品中,我們也看到了劉禹錫之不愧為後人稱道為詩豪的豪放!

李白的豪放近於狂放;杜牧的豪放有些放蕩;蘇軾的豪放是曠達,辛棄疾的豪放帶悲情。唯獨劉禹錫的豪放是堅持自我、做自己的、英雄本色的豪放。

被貶謫夔州的時候,劉禹錫與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把當地的民歌加以昇華和提煉,寫成竹枝詞,成為竹枝詞的開創人。劉禹錫是真正的文人。俯下身來,為生活、為人民創作,他用詩人的靈魂、文人的靈魂、士大夫的靈魂,謳歌生活,謳歌勞動,謳歌人性天道,並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快樂!這就是超越了苦難與坎坷的劉禹錫,這還是始終不渝、堅持自我的劉夢得!

“真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關漢卿)——劉禹錫的一生,拿一粒響噹噹的銅豌豆來形容,我想是應該當得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