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給孩子房間裝攝像頭,這樣做好不好?

用戶9487587198432


堅決反對在孩子房間安裝攝像頭!

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在公司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然後上司想更深入瞭解你每天的情況,給你房間偷偷安裝一個攝像頭,如果某天被你發現,你會怎麼想?

你肯定會嘀咕,這領導是不是變態?我辛辛苦苦為你幹活,結果你對我一點基本的信任和尊重都沒有?

同理,你給孩子裝攝像頭,一個已經二年級的學生,她已經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了,也有自尊心了,她知道媽媽隨時都在監控她,她會如何?心理肯定會想:

我在媽媽心裡原來這麼不值得信任,平時我承諾要好好學習,媽媽嘴裡說相信我,但是內心裡壓根不相信我可以做到。[流淚]

結果會如何?

1、以後如果你再跟孩子說,寶貝,以後好好學習聽話啊什麼的,她只會嘴巴上答應,反而沒有骨子裡那種一定要做好表現給媽媽看的決心

2、可能會更加叛逆,你說讓她如何,她偏不。

3、孩子有任何秘密可能都不會對你敞開心扉,誰會對一個不信任自己的人透漏隱私?

所以我堅決不同意在孩子房間安攝像頭去監控她,咱們還是多靜下心來跟孩子溝通,想辦法真正走進她的心裡去。





糖小寶麼麼噠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你想給孩子房間裝攝像頭,這樣做好不好?

條友,如果你家裡條件好,是專門監控小孩就不必要裝了,攝像頭是來用看小偷壞人,因為每個人包擴小孩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家長多多教育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事的。

如果你家裡條件跟我差不多。建議你看一下我的分享,我己經裝攝像頭了,上有70多歲的老公公下有8歲兒子,四個孩子的母親,公公人在老家,疫情未結束,孩子暫時不能上學,有大孩子陪伴公公。小兒子自己帶在外面打工,我負擔太重了不得不去上班。孩子只能鎖在家裡。雖然我人在上班了,可是心不在焉的擔心小兒子,前幾天下雨打雷,我擔心的沒法上班,趕快跑回來看看兒子。幸好回家看,兒子衣服都沒穿,坐在床上哭[流淚],看見兒子的那一幕我心在流血。

所以我就決定裝攝像頭,安裝好馬上分享給我公公和女孩,我隨時可以看到孩子的情況,上班也不但心了,更好的是公公想小孫子在老家也可以看到,不要我們開視頻聊天了。現在有了攝像頭我兒子也很開心,有爺爺姐姐在跟他說話不孤單了。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是感覺蠻好的,而且在我們公司看到我裝攝像頭情況,他們也裝了。

安裝攝像頭之前要跟孩子說清楚原因,不要讓孩子有心理負擔。





苗山妹子


本人從事教育行業10年了,看到“該不該給孩子房間安裝攝像頭”,我想認真給你一些建議,希望幫你解決困惑。稍微有點長,希望您耐心看完。

先從一個我經歷的真實案例說起,至今都還記得我跟那個孩子的談話,那是我從教至今最震驚的一個案例!


真實案例

“瘦小”、“黑”、“閃躲的眼神”,這3個詞是我見到那個孩子的第一印象。我沒有多想,覺得小男孩調皮,普遍瘦小,第1次到機構上課有這樣的表現也屬於正常現象,應該沒什麼問題的。然而一節課之後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跟他玩起了玩具,得知他小學二年級。

“我要快點玩了,一會兒就要回家了!”,他對我說,“回家就沒有機會玩了!”。言罷,他又玩起了玩具。他看待玩具的眼神、動作和狀態完全可以用“貪婪”一詞來形容!一個孩子對玩具何以有這樣的慾望?我不解。

“啊?為什麼呀?你家裡難道沒有玩具?”好奇心驅使我用親切的口吻問了他。

“不是,我有很多玩具,但是他們都被放在我媽媽房間。”,“我媽媽不讓我玩玩具!”。沒等我問他,他就自己往下說了起來,當然,在說的時候,他的眼睛和手一直沒有離開過玩具。

“我媽媽在家裡裝了很多攝像頭,她在手機上能夠看到我在家裡幹什麼,只要我偷偷玩玩具,她回來就會打我。”,“我要是想玩的話,就要在她上班只有,偷偷走進她的房間裡,然後偷拿一個玩具,出來的時候一定要橫著走,那樣的話我可以背對著攝像頭,這樣把玩具抱在懷裡,媽媽就看不見我拿玩具!”,聽到這裡我一身冷汗,“你們家裡什麼地方都有攝像頭嗎?”我問道。

“我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們家只有陽臺那裡沒有攝像頭,所以我只要把玩具偷偷帶到陽臺就可以玩了!”說著,他臉上露出了孩子天真的笑臉。“但是上個星期媽媽在陽臺也裝了攝像頭,現陽臺也不能玩了,”他頓了頓,努了努嘴,“但是我只要帶著玩具,背對著攝像頭躺在沙發上,假裝睡覺就可以了,在假裝睡覺的時候可以偷偷玩一下,但是那也不能時間長,因為時間長了她就會打電話回來。”說話期間,他的眼睛和手一直沒離開過玩具。

“你喜歡你的媽媽嗎?”

“有時候挺喜歡的,因為她也是為我好。”

我擦了擦自己溼潤的眼眶,然後摸了摸他的頭。他擦了擦自己的眼淚,繼續玩著玩具,一刻沒有離開過。體驗課結束後,孩子媽媽沒有報名,從此就再也沒見過那個孩子。


“有毒的父母“

除了微乎其微的極端案例,我們誰都不會懷疑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不僅作為我們生命的延續,更是精神和意義的傳承。然而我們對孩子的愛大多數都變成了負面的壓力,像五指山一樣從天而降,讓孩子無處可藏。

1.過度的學習壓力

正常情況下,孩子對世界擁有天然的好奇心,願意去學習和探索。你會發現,對待幼兒,就算你想阻止他們探索,往往也無計可施。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踏入小學(有的甚至在幼兒園),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就瞬間降臨,對於孩子來說,也代表著自己快樂時光的“幻滅”。

什麼是“幻滅”呢?就像我們小時候都愛看西遊記,我們都以為這世界上真的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4個人去西天取經。然而當你有一天長大了,發現那些都是人扮演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叫做“幻滅”。

這是樊登老師在《幸福的婚姻》當中講過的一句話,我振聾發聵,於是記錄下了這句話,沒想到用在了對孩子的教育中。

是的,隨著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孩子的快樂時光已經“幻滅”。之前會帶著自己去公園玩滑梯、會帶著我去奔跑玩耍、會給我講故事的爸爸媽媽,瞬間變成了一個不斷用“學習成績”這個詞來訓斥、吼叫自己的“怪物”。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學習,因為本來一切都好好的,現在因為學習的加入,自己的生活支離破碎,美好的記憶取而代之的看似永遠走不到頭的學習之路。“我恨死學習了!”,這是被施加過度學習壓力的孩子心聲,否則也不會出現高三畢業書本如雪花般的教學樓。

2.沉重的揹包

合格的家長的標誌是:把為家族創造榮耀的重擔自己挑,給孩子構建一個輕鬆愜意的人生。
不合格的家長的標誌是:把為家族創造榮耀的重擔讓孩子挑,自己則不思進取。

這是我在閱讀“童話大王”鄭淵潔的《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我贊同!

想想看,如果一個父母對孩子說:“孩子,爸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一定要加油呀,你一定要努力,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靠你了!”。孩子會怎麼想?他們一定會被這沉重的揹包給壓彎了腰,從此過度自責、沉默寡言、關係不和、成績下滑等等,最後又會被這類的家長冠以“不爭氣”的定義,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句“太難了……”就能表達的。或許有的孩子在童年忍受住了這樣的重擔,但是將來一定也會受限,為什麼?因為在他的內心中,“重擔”會隨著他的長大而長大。你可以看到無數的新聞或電影人物,最後都會用“都是你們逼我的!”,來解釋自己的選擇。

3.夢想的嫁接

很多孩子帶著“生來的使命”活著,他們的一生早就被父母安排好。這樣的電影數不勝數,從《天才少女》(見下圖)到前一陣子流行的《摔跤吧!爸爸!》(見下圖),以及《小歡喜》(見下圖)中被逼要跳河的英子,都講述了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強行壓給孩子,這類電影有好的收場也有不好的下場,董卿也說:“你不逼孩子,將來生活會逼她!”。“該不該逼孩子?”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辯論。


一方面,有人認為不逼孩子,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優秀。另一方面,又宣揚逼孩子只是對孩子的一種無情壓榨,是一種極度短視的行為。《爆裂》一書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主任伊藤穰一所著,他在裡面提出的當今時代的第2條原則我認為用在這裡非常貼切:

拉力優於推力

推力是一種被動的前進方式,而牽引力、拉力則是一種由內驅力驅動而前進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推力就是底線,拉力是激發潛能。舉個例子,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給它喝水創造條件,但是最後喝不喝水是馬的課題,你不可能抱著馬的頭,然後按進河裡喝水。

你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但是不能決定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經過上述的三方面論述——過度的學習壓力、沉重的揹包、夢想的嫁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己要在育兒上避免踩哪些坑,當然還有很多其他不好的行為,比如父母的虛榮心、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遺傳等耳熟能詳的我們就不提了,因為他們的負面表現形式也都是如出一轍。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正確的養育原則——愛

這是養育孩子的兩個基本原則:無條件的愛和有邊界的愛。

1.無條件的愛

這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原則。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就是不論你做了什麼,你的行為是錯的,但是爸爸媽媽愛你。你打了別人,我可以告訴你,你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是媽媽愛你;你打碎了家裡的花瓶,媽媽也許會生氣,但是一定會告訴你,媽媽愛你;你心情不好、說刺激性語言、撒潑打滾……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不認同你的行為,可我還是要告訴你,我愛著你。


無條件的愛給了孩子無比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會讓孩子知道自己永遠是有人愛著的,那麼他就不會失去信心,不會為了追求別人的認同而去做出取悅的行為。比如小一點的孩子會為了讓朋友接納自己,把自己的東西都送給別人,大一點的孩子會為了得到同伴的認可,一起去做“酷酷的事情”,如:抽菸、喝酒、打架等。如果孩子出現問題行為,你一定要看著孩子的行為問自己:“他有什麼需求沒被滿足?”。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說過一句話高度凝練了孩子問題行為的精髓

一個出現行為問題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沒有安全感和價值感,孩子就沒信心;有安全感和價值感,孩子就有信心。你沒有給到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那麼他就去別的地方尋找,就是這麼簡單!那麼你的選擇是什麼呢?

2.有邊界的愛

有邊界的愛,才會更舒適,更自由。科學家們在山坡上做過一個實驗。在山坡的兩邊養殖同樣大小的一批豬,在保證所有養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他們只留了一個變量,那就是,左邊上坡上圍著豬的鐵圈,有時候通電,有時候不通電。而右邊山坡上圍著豬的鐵圈則一直保持著通電狀態。一段時間過後,發現左邊的豬出現發育不良、成長緩慢,整體質量遠遠低於右邊。同樣,如果我們給孩子們在一開始就確定好始終如一的標準和規矩,那麼孩子更容易健康、茁壯成長,不同的是,這個標準和規矩需要我們和孩子共同建立,因為人只願意做自己決定或參與決定的事情。

那麼我們要給孩子建立什麼樣的標準和規矩呢?給大家一個參照:標準和規矩一定是要建立在符合“原則”的基礎上。原則具有普適性和恆久性,是亙古不變的,跟著原則走,一定不會錯。比如:誠實、善良、尊老愛幼、乾淨整潔等。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具體和可實現的目標,這個我在其他問答中論述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愛,還要懂得如何去愛

你的行為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取決於孩子如何解讀你的行為。而可惜的是,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強,但是解讀能力很差。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有毒的父母”那裡述過的很多方式對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因為孩子不明白你的行為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他看到你處於擔心給他裝監控,感受到的只有擔心、疑惑和害怕,我敢保證,他絕對不會開心的告訴你:“媽媽,謝謝你對我那麼用心,用這樣的方式來關注我的學習狀態!”。

怎樣的方式是正確的愛孩子方式呢?“無條件的愛”和“有邊界的愛”只是指導原則,而可用的方式又很多,所以我選擇來講述更為重要的親子關係的橋樑——溝通。

1.跟孩子溝通事情

先給大家公式:我看到+我感到+你可以……

“我看到”意味著我們從事實的角度出發,可以極大減少我們對孩子的個人判斷。

比如孩子最近學習狀態很差,你可以告訴孩子:“我看到連續3天沒有在1小時之內完成作業了,而且作業的字跡與之前的字跡比起來要粗糙很多,因為它們都超出了格子”,而不是“你怎麼那麼不認真!你怎麼那麼懶,你就不能認真一點、細心一點嗎!”。“連續3天沒有在1小時之內完成作業,字超出了格子”是事實,“你怎麼那麼不認真!你怎麼那麼懶”是評判。任何人都不喜歡自己被別人肆意評判。

“我感到”意味著錯不在你,我只是讓你知道你對我產生了影響。人天生有一種幫助別人的傾向,當孩子感受到了你的需求,他會選擇配合你。同樣是學習狀態下降,你可以告訴他:“我感到非常的擔心和難過,因為看到我的寶貝在學習上狀態不佳。”

“你可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千萬不要使用“能不能”。再回到學習狀態差的案例,“你可以告訴我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嗯,聽起來很親切。而如果換成“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你看,這樣聽起來就特別容易讓人逆反,高下立見!

總結一下,跟孩子溝通事情就用:我看到+我感到+你可以……嗎?

2.給孩子下指令

很多時候,我們難免要對要對孩子下一些指令,這個時候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立刻去做這件事情。對於這種情況用上面的公式就太麻煩了,給大家一個更簡單的指令公式:指令+原因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讓孩子倒垃圾,你可以告訴孩子“寶貝,把垃圾倒一下,因為垃圾已經滿了。”或者你想讓孩子關閉電視來吃飯,你就要告訴孩子“寶貝過來吃飯,因為吃飯時間到了”。

這也是有心理學研究證明的,大概過程就是心理學家艾倫·蘭格,安排研究人員排隊打印資料,想要插隊。如果研究人員直接插隊,他一定會被人群轟走,但是如果給出一個理由,哪怕是“您好,可不可以讓我插一下隊,因為我要打印”,都有94%的人同意插隊!

所以,如果你想給孩子下指令,就用指令公式:指令+原因。

但是,記住千萬不要用“請”字,因為“請”意味著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會大大削減你語言的力量。(劃重點)想想看“寶貝,請你把垃圾倒一下”,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綜上,我相信您一定知道該不該裝攝像頭了——安裝攝像頭會讓孩子陷入擔心、恐懼和焦慮的情緒當中,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會讓你的行為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深問題。正確的做法是用上述的“無條件的愛”和“有邊界的愛”跟孩子溝通,溝通的公式有兩種,一種是溝通事情公式:我看到+我感到+你可以……的公式,或者指令公式:指令+原因(當然我推薦第一種)。

這些內容和方法不僅可以用於孩子學習狀態差,任何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孩子拖拉磨蹭、說話不算話、亂髮脾氣等都很適用,嘗試使用,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做個總結我們通過“真實案例”和“有毒的父母”兩個板塊瞭解了不當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又通過“正確的養育原則——愛”和方式“愛,還要懂得如何去愛”知道解決問題的原則和方法,相信您一定會成功的!

祝您在使用過程中收穫滿滿,儘快解決孩子學習狀態差等的問題,也希望您的孩子有更棒的成長!加油!


李軍佚兒童領導力


每個孩子,甚至成年人,都可能都會有一些難以跟父母溝通的時候。
例如有些父母,可能有著極強控制慾,害怕孩子脫離自己會走錯路,於是時時刻刻盯著孩子,不允許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
如果孩子有情緒或者反抗,父母會很不理解: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好,你為什麼不理解我?
然而許多子女無法接受,認為這會給他們帶來很多壓力和負擔。
前兩天刷到一則消息,孩子在自己房間裡發現了一個攝像頭親手把它裝上去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孩子對無死角無隱私的房間感到窒息,去理論卻被父母理直氣壯得反駁:我需要監護你長大。未成年之前,都有權力監控你的人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父母的愛子心切能夠理解。但很多網友說,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如何,總歸要給他們自由、自尊的。也有不少家長支持孩子說法,紛紛說,安裝監控,侵犯了孩子的隱私。畢竟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私人空間的吧。
對於未成年人的隱私,一直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也一直是親子之間的主要矛盾。由此引發的暴力、自殺、離家出走等社會問題廣受關注。
其實,對孩子而言,他們只是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想被尊重。而對家長而言,他們只是想要了解孩子,保護孩子。
出發點都不壞,但是方式確實應該有所調整。
父母想要尊重孩子的隱私,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尊重孩子的選擇,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
將來,孩子需要接受的挑戰又豈止是學習功課呢?從小學到大學,看看目前校園的孩子們所要提升的素質,太多太多。比如,生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早戀問題、避免被校園霸凌等等。監控監視一時,卻無法監視一世。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些事他們可能並不想與別人分享,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選擇。否則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也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
2、信任感
想要孩子對你傾吐心聲,那就要得到孩子的信任。生活中,父母要多關心孩子,做出的承諾一定要兌現,對孩子的錯誤也要多加包容。
不要窺探孩子,原本孩子就不願意說的秘密,你卻用偷看日記、手機的方法來知道,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牴觸。
3、 交流溝通
我們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是因為孩子長大了,而不是變壞了。對孩子而言,不偷看自己的隱私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學會跟孩子做朋友,耐心傾聽,平等交流,孩子才願意跟你吐露心聲。
自古都有說法是:孩子是教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安裝監控確實是多此一舉,更需要儘量多回家陪陪孩子,或者是多電話視頻。
請尊重孩子,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切勿激化矛盾。

噢特慢的媽媽


不建議這麼做,可以監督孩子學習狀態的方式有很多,裝攝像頭是最不妥的一種。

第一,題主的孩子已經二年級了,這麼大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尊心和個人隱私意識了。裝攝像頭明顯是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的。處理不當的話,不但不能有效的監督孩子學習,反倒最大程度的影響了親子關係。何況孩子也有同學和朋友,她也會和孩子們溝通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現只有她自己被監視了,這對她的朋友圈交際也是一種打擊。

第二,題主的出發點很好,但是可以換一種方式方法。比如觀察孩子平時寫作業的時間和效率,家長群老師對於孩子的評價,平時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這些都是可以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況的,而且是最能反映孩子學習狀態的。同時即使題主裝上攝像頭,孩子為了應付家長,反倒表現出一種好好學習的假象,這樣才是浪費時間和資源。

第三,當然如果題主確實想通過裝攝像頭起到監督觀察的作用,還有一種比較和諧的方式。比如題主家裡如果每個房間都裝上攝像頭,那就比單獨在孩子房間裡裝一個要自然合理的多。另外就是可以和孩子商量攝像頭的使用方式。比如規定攝像頭可以在哪個時段打開,攝像頭的擺放位置等等,這樣可以相對平和的協調父母和孩子的立場。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孩子不是最近成績和狀態發生巨大的變化,那題主最好不要裝攝像頭。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情感基石,父母和孩子之間同樣如此。





淘淘爸帶萌娃


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父母也有父母的苦衷,出發點都不壞,但是方式確實應該有所調整。父母想要尊重孩子的隱私,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 尊重孩子

父母應該明白一件事情,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並不完全屬於我們,他們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些事情他們可能並不想與別人分享,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不要要求孩子該怎麼做。否則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也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父母學會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隱私,這樣孩子也才能懂得尊重的重要性。

2. 信任感

想要孩子對你傾吐心聲,那就要得到孩子的信任。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多關心、理解孩子,給孩子的承諾就應該儘可能的實現,面對孩子的錯誤要懂得包容、理解。這樣才能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孩子才會自然地告訴你他們的想法。原本孩子就不願意說的秘密,你卻用偷看日記、手機的方法來知道,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牴觸。

3. 交流溝通

大家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不願訴說並不意味著孩子變壞了。不偷看孩子的隱私就是尊重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同和尊重。在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儘量的平和、多一點的耐心,真誠與孩子交談。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小秘密,尊重他們的隱私。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血濃於水的親子關係更親密的了。


孕寶媽媽


轉自網絡: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關愛孩子的方式,可有些方式卻不是子女們能夠接受的。像是下面這位爸爸,出於女兒的安全著想,竟然在家裡安裝了攝像頭!

父親裝監控監督女兒

上面說到的父親就是西昌市長安中路的張某,他有一個十七歲的女兒。張某因為工作原因,需要長期出差,所以他很擔心女兒的安全問題。於是,張某在客廳安裝了一個攝像頭,想著這樣既可以防小偷,又可以瞭解到女兒的動態、看她是否有按時回家。張某原以為這是一個好方法,卻沒想到觸發了一場家庭大戰。

張某的女兒在知道這個消息後特別生氣,她覺得父親這樣做侵犯了她的隱私權,作為一個十七歲的學生,她應該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結果,女兒為此離家出走一個星期,並堅持張某不拆掉攝像頭,她就不回家。

不僅女兒堅持,張某也不願退讓,他覺得這樣做都是為了女兒好,這個攝像頭堅決不能拆!

關於隱私,家長孩子各有說辭

隱私這個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與孩子的主要矛盾。家長和孩子應該多瞭解一下對方的心聲。

對孩子而言,他們只是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1. 佳佳從初中開始有了寫日記的習慣,遇到什麼不想說的事情都會寫在日記裡,日記也被她一直鎖在抽屜裡。在她上高中的時候,成績下降了,佳佳的媽媽懷疑她早戀,一直想要看佳佳的日記。有一天,佳佳忘了鎖抽屜,媽媽就偷看了女兒的日記,並且還因為日記裡的內容把佳佳批評了一頓。佳佳一氣之下撕掉了所有日記,並再也不寫日記了。

2. 涵涵有一個筆友,兩個人經常給對方寄信、相互傾訴聊天。但是,涵涵的爸爸經常會偷翻她的書包和日記。那天他就從書包裡翻出了涵涵的信,偷偷看過之後還因此把涵涵大罵了一頓。涵涵斥責爸爸偷看自己的隱私、不顧慮自己的感受,父親卻覺得作為家長完全有資格看孩子的信件。

3. 小嫻也有同樣的經歷,爸爸媽媽會經常翻看她的日記、聊天記錄。小嫻覺得,為什麼家長有偷看心思,卻不能真正地去關心孩子、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呢?這樣的行為只能說明家長根本不瞭解孩子、不尊重孩子,只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是不稱職的表現。

對家長而言,他們只是想要了解孩子:

1. 劉媽媽覺得她問孩子了,孩子也是什麼都不肯說。況且孩子還小,不知道社會有多危險,只能用這種方法來保護孩子了。

2. 同樣的,黃媽媽也承認偷看日記、短信這種行為確實沒有尊重孩子的隱私。但是她也是別無他法,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實話啊!這種方法雖然不恰當,但是可以看孩子有沒有早戀的傾向,才好及時阻止啊~

3. 陳爸爸覺得自己的孩子實在太單純了,很多事情都看不清。他看了女兒的短信才能知道她在和什麼樣的人來往,有沒有被帶壞。再說了,女兒有什麼事情是父親不能知道的。

父母應該怎樣尊重孩子隱私?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父母也有父母的苦衷,出發點都不壞,但是方式確實應該有所調整。父母想要尊重孩子的隱私,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 尊重孩子

父母應該明白一件事情,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並不完全屬於我們,他們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些事情他們可能並不想與別人分享,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不要要求孩子該怎麼做。否則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也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父母學會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隱私,這樣孩子也才能懂得尊重的重要性。

2. 信任感

想要孩子對你傾吐心聲,那就要得到孩子的信任。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多關心、理解孩子,給孩子的承諾就應該儘可能的實現,面對孩子的錯誤要懂得包容、理解。這樣才能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孩子才會自然地告訴你他們的想法。原本孩子就不願意說的秘密,你卻用偷看日記、手機的方法來知道,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牴觸。

3. 交流溝通

大家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秘密不願訴說並不意味著孩子變壞了。不偷看孩子的隱私就是尊重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同和尊重。在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儘量的平和、多一點的耐心,真誠與孩子交談。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小秘密,尊重他們的隱私。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血濃於水的親子關係更親密的了。

總之,我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建議這樣做得。你過於不信任孩子,多想想孩子知道的後果吧。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九月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有這種想法,生怕孩子哪怕一刻做了哪怕一丁點不好的事情,所以這位朋友也就有了想在她房間裝攝像頭的想法。這裡我有幾點想說出來供大家討論討論:

第一,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非常非常重要,信任這東西一旦丟失之後很難再一次建立起來。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她的大部分事情都會故意隱瞞父母,這種情況你對孩子的瞭解,對孩子的幫助,提醒,根本無從說起。

第二,一旦被孩子發現攝像頭,二年級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孩子會對父母有一種莫名的憤怒,討厭甚至憎恨。一個討厭父母憎恨父母的孩子很難說上是幸福的,父母亦如此。

第三,再小的孩子,再好的關係諸如夫妻關係,父子關係都會有自己的小秘密,我希望這位朋友都應該去尊重,就跟你也會想別人尊重你的小秘密一樣。

第四,不建議孩子學習就在自己的房間。孩子學習,父母同在一個房間學習辦公或者做家務。他學習你看電視他心裡不平衡;她可以看到父母家務勞動的辛苦產生理解父母。容易產生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尋遍重慶


您好,我是陸超,也是一對雙胞胎的奶爸,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針對您這個問題,我個人是不太贊成的。

小孩子也是人,一樣有自己的小世界,小隱私,雖然你的裝攝像頭的初衷只是想督促孩子學習,但是這樣的做法無疑是觸碰了孩子的隱私,不管你事先有沒有和孩子說這事,首先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做事是不自然的,包括大人也一樣,他會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會因為這個攝像頭而得到責罵,極端一點的可能會引起孩子動一些歪腦筋來逃避責任。反過來說讓你待在一個有人監視的環境中做事你會覺得自然嗎?我覺得父母和孩子有些思想上和事情上應該是平等的,換位思考下這個事情其實很容易想得通到底該不該做。

其次換過來說,假如你安裝了這個攝像頭了,你雖然現在是隻想通過這個攝像頭來督促孩子學習,但是不免孩子以後在這個房間犯了什麼錯誤你就會通過這個攝像頭來查明真相,進而來責備孩子。那到時孩子會更加反感這個攝像頭,更會心生孩子的叛逆之心。

總之我是不建議這樣做的。說這些我也是站在我的位置上想我可能會做的,不管你平時多忙,與其裝個攝像頭來督促孩子還不如多花點時間來陪伴孩子實在的多,陪伴孩子也能增進你們倆的感情,孩子真的是需要父母多陪伴的。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睿寶and駿寶


建議可以先跟孩子進行溝通然後再決定安排。

因為疫情期間,特殊時期,雙職工確實挺痛苦,我們就是如此。

大寶也是二年級,在家自己學習,又不知道他在臥室都做什麼,所以我們也裝了攝像頭,一是隨時掌握動向,二是也能隨時關注,以防他有其他淘氣行為,做到安全關注。

當然,孩子是有自己隱私的,所以我家攝像頭是避開了床的位置,他也有自己的小空間,小隱私。如果不能避開,攝像頭是可以設定時間的,晚上休息可以選擇關閉。

目前,孩子是沒有反感的,並且攝像頭相當於小型的機器人,還能做一些小互動,比如唱歌,回答簡單的問題等,他有問題,也可以呼叫機器人,撥打電話給我們,挺方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