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利益绑定的职业经理人都不会职业

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流行很久了,但最近几年这个词似乎都伴随着贬义,很多人对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很反感,甚至嘲笑说职业经理人"只会跳槽不会跳楼","包赢不包输,输了大不了拍屁股走人",最后留个烂摊子,最后还是要靠创始人来善后。就连柳传志和马云这些大佬们对职业经理人都有些不屑。

这些问题有没有呢,确实存在。但我们发现有一家企业在职业化道路上做的特别好,那就是万科。万科一直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万科和宝能之战虽然对万科在人们心目中的阴影有些影响,但这并不影响学术界把万科看成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典范。

没有利益绑定的职业经理人都不会职业

今天我们就看看万科做了什么跟我们其他企业不一样的值得称道的地方。

万科从2014年开始推出了一个"事业合伙人"方案,这个方案几乎已经成为优秀房地产企业的标准模板,而且不断被行业外的企业学习模仿。

万科和门外的野蛮人宝能结束控制权大战之后,他们复盘说在公司快要被外部人控制,血洗管理层的时候,如果没有事业合伙人这个制度,管理团队不可能这么稳定,公司也不可能持续不断创造出业绩。

很多人误以为事业合伙人,不过是把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激励,用了一个新概念包装了一下,但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没这么简单的,它其实是重新构建了人和公司之间的关系。

职业经理人之所以被人们广泛的批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经理人可以和公司做到共创、共享、共治,但是很难做到共担,什么叫共担,也就是共担风险。

没有利益绑定的职业经理人都不会职业

那万科具体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他们主要是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在公司层面做了一个持股计划。首批1320名事业合伙人把自己的利润和奖金集体委托给了一家合伙企业,然后通过杠杆融资,在二级市场收购万科股票。

在宝能恶意收购万科之前,事业合伙人已经总计投入近49亿人民币购买了万科4.48%的股票。并且分红锁定三年才能分配,这就意味着,事业合伙人甚至比普通股东都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第二件是在项目层面做了一个跟投计划。类似于PE行业的普遍做法,在万科项目一立项,万科就要求项目的管理团队,以及这个项目所在地的管理层,必须自己掏钱,和公司一起来投资,这就是强制跟投,其他员工如果愿意,也可以跟投。


没有利益绑定的职业经理人都不会职业

而且他们还约定了门槛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如果项目的收益率没有超过基本的门槛收益率,跟投人没有收益,只有超过了门槛收益率,超过的收益才能分配给跟投人。

当然,如果项目收益率高于超额收益率的时候,跟投人可以按照投资比例享受超额部分的1.2倍的分配收益。

所以我们看到,万科的事业合伙人不是玩了一个新概念,而是注入了新的内涵。把合伙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把管理层的利益和项目的利益进行了利益绑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当万科处在风雨飘摇的时候,管理团队为什么还这么团结,公司业绩为什么还这么稳定。

你学到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