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2020年3月24日,屠呦呦提名的项目“中医药文献传承创新模式研究与应用”被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位伟大的药学家又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了一个使命,她坚持不懈,带领团队攻克难关,终于在千万次实验中提炼出青蒿素,为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药物,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健康难题,

拯救全球上亿人的生命。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在过去,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并称为人类三大死亡疾病。疟疾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靠蚊虫叮咬传播。青蒿素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生长,对疟疾有100%的疗效,为亚州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带去福音,改善了当地的健康状况,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突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父亲是名银行职员,平时最喜欢读书。1930年,女儿呱呱坠地,他便取《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中 “呦呦”二字为女儿取名。家里顶楼置办有一个小隔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屠呦呦也渐渐爱上读书,小隔间也是她最常呆的地方。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小学时期的屠呦呦并不出挑,成绩平平,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学习天赋,

中学的时候不幸感染肺结核,被迫休学。好在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屠呦呦渐渐康复,在父亲的强烈支持下,她重返校园的大门。然而,就是这个看似文静普通的小女生,却在日后为疟疾治疗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大学期间,屠呦呦刻苦好学,成绩优异,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很感兴趣。1955年,屠呦呦毕业进入中医研究院工作。第二年,国家开始重视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屠呦呦参与其中,进行有效药物半枝莲和银柴胡的生物学研究。1959年,她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知识,向有经验的药工请教中药的鉴别和炮炙,并参与编制《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这为她今后对青蒿素的提取研究奠定了基础。

青蒿素的诞生

1965年,一场战役在越南的丛林里打响。士兵伤亡惨重,罪魁祸首却是源于来自丛林里的第三方对手--蚊子。众所周知,蚊子携带多种病原体,被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士兵们感染之后,短时间内就会发病,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越南向中国伸出求助之手,主席当即做出决定,研发抗疟药物的行动刻不容缓。1967年5月,

中国正式成立“523”项目,当时在中医研究所工作的屠呦呦接手这份工作,担任课题组组长,从此与疟疾拉开一场持久战。

她带领团队,从本草、民间药方研究入手,翻了上百本中草药古籍,收集2000余方药,整理编写640首中药的《疟疾单密验方案》,希望从中能找到一味中草药作为课题。在经过300余次筛选实验之后,最后选定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研究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工作仿佛进入一个瓶颈期,止步不前,毫无进展。研究草药不行,她就拐回去翻药方、查阅古书籍,渴望寻求到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找到了可以治疗疟疾发热症状的方子,“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她反思自己之前的实验,猜测与提取温度相关,是否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青蒿素活性受影响呢?于是她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在青蒿中提取出一种熔点在156~157℃、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晶体,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她们将青蒿提取物用于疟疾细胞研究中,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细胞抑制率为100%。

以身试药

药提取出来了,那么谁来做临床试验呢?在青蒿素投入使用的最初阶段,谁都不敢保证青蒿素对人体没有副作用。用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和猴子

,虽然身上的疟疾细胞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有一部分被治愈,但是个别有中毒现象出现,这可难倒了当时的研究组。

屠呦呦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事相信青蒿素没有毒害作用,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以身试药。在医院里,医生对们她每日服药剂量严格控制,并逐渐加大剂量,同时对她们的身体及内脏功能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进行。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密切的观察下,屠呦呦及同事身体无任何不良反应,证实青蒿素的安全性。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在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情况下,课题组前往海南昌江疟区,在病人身上实验该提取物的有效性,共21例病人,用药之后40℃高烧很快降至正常,疟原虫被大幅杀灭。这次试验的成功,确认了青蒿提取物为抗疟有效成分,带动全国范围内对青蒿提取物的广泛研究,也开创了中国自主发现抗疟药物的先河。

积极的临床试验没有使课题组停下脚步,他们再接再厉,继续钻研。在后续青蒿素各类衍生化合物检验评估时,课题组发现,与以往经验不同,二氢青蒿素更加稳定,治疗效果更好,病人疟疾复发率更低,因此课题组将二氢青蒿素发展成一种新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默默无闻寻求突破

1979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如是说。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直到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事迹才广为人知。即便是同小区的邻居们,在此之前也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也不在乎她是谁。40年来,她一直默默无闻,全身心投入青蒿素研究中,只要国家需要,她就不会选择别的。2016年,她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在颁奖典礼上,她是唯一一个谢绝采访的,同年,天文台为表彰她的贡献,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她都没有出席。2019年,她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奖和

“共和国勋章”。在获得这些荣誉之后,屠呦呦没有因此骄矜自傲,依旧奋斗在科研一线,熟悉的人评价她:“时间一定要花在试验室里才踏实”。她带领研究组继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改变其疗法,寻找多种用途,更换辅助药物,用以对其他疾病如红斑狼疮、光敏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治疗。

屠呦呦:她挽救了全球上亿人生命,却低调到小区邻居不知道她是谁

优秀的人尚且还在努力,更何况我们呢。除了尊敬伟人,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最该奋斗的年纪我们也要加把劲,努力提升自己,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贡献。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