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了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泌陽縣共有八個村入選,銅山鄉焦竹園村榜上有名。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銅山鄉焦竹園村距縣城33公里,是泌陽縣的東大門,與確山、桐柏交界,地處桐柏山與伏牛山脈結合部,屬於淺山丘陵區。焦竹園村有金溝、宋莊、姚莊、大窪、蘇竹園、老虎岸、蛤蟆溝、葛花口、焦竹園10個自然村14個村民組,有農戶365戶1733人,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80畝。境內交通便利,省道411公路、新陽高速貫穿全境。焦竹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森林覆蓋率高,生態原始,環境優美。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焦竹園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景區中共鄂豫邊省委舊址所在地,也是桐柏山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及核心區域。1936年春至1937年12月,中共鄂豫邊區省委在這裡領導鄂豫邊區40個縣市黨組織、軍隊和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開闢了確山、泌陽、桐柏、信陽為中心的游擊區,被稱為中國南方八省十五塊革命根據地之一--桐柏山革命根據地,也是新四軍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焦竹園為竹溝抗日根據地、豫鄂邊抗日根據地、鄂豫皖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鞏固的基礎,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1937年底中共鄂豫邊區省委及豫南抗日獨立團司令部由泌陽縣焦竹園遷到了東九公里處的確山縣竹溝鎮,抗日戰爭爆發後,發展壯大成為中原和華中地區抗戰的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竹溝抗日根據地。在竹溝成立了劉少奇為代表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中共鄂豫邊區省委遷到竹溝,竹溝被譽為“小延安”,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曾先後設在這裡,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朱理治、陳少敏、王國華、仝中玉、周駿鳴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為發展壯大我黨的力量、組織和開創華中地區抗戰新局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焦竹園村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重要的位置,紅色文化厚重,知名度高,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紅色旅遊資源。目前焦竹園鄂豫邊革命紀念館已成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幹部廉政教育基地!每年有大批黨員幹部職工到這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參觀學習,接受紅色文化教育。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在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中,黨和政府沒有忘記老區人民群眾,如今的焦竹園村建設有兩處文化活動廣場,兩座光伏發電站,8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還建設有特色葡萄種植基地、水果梨種植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如今的革命老區焦竹園村道路四通八達,生態宜居,環境整潔,山清水秀,焦竹園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走進泌陽八個國家森林鄉村之七~泌陽的東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