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次辦”,擦亮政務服務“金字招牌”

文君

疫情防控不放鬆,政務服務“不掉線”。3月26日下午,衡陽市民畢賽夫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提取住房公積金,僅用24分鐘就完成了相關業務辦理。(4月2日 湖南日報)

一件事僅用24分鐘就完成,幾乎“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樣的速度,得益於去年4月啟動的“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為系統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問題,湖南從企業和群眾心頭的事、身邊的事、創業的事、最難的事入手,創新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擦亮政務服務“金字招牌”,讓企業和群眾辦事不跑腿、少跑腿成為常態。

政務服務的對象是群眾,因此,“一件事一次辦”凸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以往政務服務大廳接到的舉報中會發現,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屢見不鮮。群眾辦事不知道要找誰、找到責任人又會遭遇各種“奇葩證明”,往往是群眾跑斷腿、磨破嘴也沒能達到預期效果。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聚焦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聯繫最緊密、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領域和問題,把辦事的“窗口”當作改革的“主場”,將群眾的“一件事”落實為政府服務的“一次結”,變“群眾跑”為“幹部跑”“數據跑”,變“反覆跑、多頭跑”為“一件事一次辦”,深得百姓、企業擁護。

疫情防控期間,湖南發揮“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優勢,保障防疫辦事兩不誤,助力復工復產更快更安全。“交全了材料,書面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不到1個小時證件就下來了,讓30噸大米、50噸蔬菜得以及時到達市民餐桌。”4月1日,湖南省潤潤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斌回憶起一個多月前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形,表示要為“承諾審批制”點贊。

一次辦成“一件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正是回應了群眾對於簡政放權、簡化審批程序和改革辦事方式、提高辦事效能以及化解“辦事難”“辦事煩”痼疾的高度關注和熱切期盼。同時也將倒逼各級政府部門創新政務服務,將改革的著力點始終放在“便民利民”的不懈努力中。“未來,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持續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級版,擦亮‘一件事一次辦’這塊政務服務‘金字招牌’。”湖南省政務局負責人表示。

全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必須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始終堅持群眾利益至上。現在,疫情防控並不能鬆勁,政務服務還要向高處要成績,向壓力處行軍,通過“掌上辦”“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等一項項線上創新舉措,讓數據在部門之間跑路,讓企業更有活力,讓城市更具競爭力,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兩手抓”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