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你好,歡迎來到我們的幼兒園,今天我來帶你參觀。”


這句煞有介事的話出自眼前的“小不點”,他稚嫩的聲音讓我不敢相信,今天接待我們採編,帶領我們走進幼兒園的,將會是——孩子。


是的,今天就讓眼前這些孩子們自己來介紹一下他們的“家”——浙師大杭幼師院附屬幼兒園。這所幼兒園來頭不小,是浙江幼師們教育實踐和教學科研的地方,因此也被稱作為“學院派幼兒園”或是“幼師幼兒園”。而我們也帶著欣喜,任由孩子牽著我們的手,去看去感受,這家“學院派”幼兒園的魅力。


特別鳴謝

浙師大杭州幼兒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

本文采編於2019年12月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本以為園所為了我們和其他參觀的老師要來,特意挑選了1名小導遊介紹園所,卻發現,有近百名大班孩子都參與了,全班出動,有些特別能說會道,也有些怕生不怎麼多說話,但是他們都會帶參觀的老師去走一遍他們幼兒園的家,介紹他們的“地盤”,說一說他們的故事。


在我們看來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他們眼中,卻是如此稀疏平常。


這樣的自尊、自信和主人翁的意識,背後會是怎麼樣的情感環境在支撐呢?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01 孩子眼中的自己——自我

關注自我


幼兒園為孩子們提供了充足的情感環境,關注自我、識別自己的情緒。


情緒魔堡:鼓勵孩子將不開心的事,大聲喊出來,或是把不開心的情緒畫下來,用力揉成紙團扔進情緒魔堡的洞洞裡。這與繪本《生氣湯》不謀而合,讓孩子能夠識別自己現在是“不開心”的情緒,並引導他們怎樣正確地表達與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心情角:可以讓孩子藉助表情娃娃來識別情緒,藉助布偶、玩具電話等來宣洩負面情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看我還發現了什麼,一面“耐心牆”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面耐心牆,專為幼兒設計,為他們提供學會等待、延遲滿足的遊戲空間。孩子在這裡,充分體驗動手操作和堅持不懈,在活動中,感受耐心所帶來的成果,同時提高自我控制、克服困難、大膽挑戰目標等情感品質。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一本“我的耐心日記”,將過程、成果、感受記錄下來。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表達自我

在幼師幼兒園裡,老師把幼兒園還給孩子,創設良好的情感環境、設計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去自由感受與表達。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外環境:隨處可見孩子們的創作,都是她們積極大膽地在進行自我表達。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無論是中大班孩子的線描畫、巨幅的自畫像,還是小弟弟妹妹朋友的顏料滾輪畫,和爸爸媽媽的親子作品樹葉拼貼畫,都被認真地展示在幼兒園的各個地方。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朗讀小屋:走廊上小小的一間朗讀小屋,為愛看書、愛表達的孩子提供了表現的機會。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連環畫屋:在這裡,我們還發現了孩子自創的奇妙“文風”,根據繪本內容,大班孩子自己創編,將創編的內容用文字或圖畫記號在小屋內記錄下來,就成了獨一無二的故事小屋。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名字兒歌:將自己的名字彙編成兒歌,孩子更有自己是主人的感覺。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LOVE牆:幼兒園的理念牆上,一個大大的單詞LOVE,每一個字母上都有孩子們的照片,每當孩子經過,都會用手指一下,“這是我的照片”。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是呀,這是孩子的照片,是孩子的幼兒園,在這裡,他們的自我意識得到充分的發展,會試著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幼兒園通過環境和活動,培養孩子的自主、自信和耐心,

讓每一個孩子在自己眼中都是幼兒園的主人。


管理自我

來園6件事:孩子耳濡目染,通過圖片的提示,孩子試著去自己完成入園的一些程序,打招呼、換鞋、簽到、整理物品、選擇區域等等,難怪這裡的孩子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都很強。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自己做記錄

戶外運動記錄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今天玩了什麼、遇到什麼困惑、怎麼解決、有沒有什麼新的玩法?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通過一張大大的圖表,統計誰把書借給了誰去閱讀;也同樣可以用圖表形式來記錄自己一分鐘能拍多少次球,是不是有進步。整個過程,孩子自己就能操作。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孩子自己可以親自照顧自己的小植物,並記錄下小植物的生長情況,既是為自己服務,又有學習在發生。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評價自我

我們看到,孩子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評價自己在幼兒園的活動,會排隊了、會認真做事、學會了堅持、能達成目標了……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故事樓梯:幼兒園裡的老師們也會把孩子們的主題活動和評價的話語記錄沉澱下來,變成一個個故事,展示在幼兒園的公共區域。

每當他們路過,都會想起這是自己活動的片段,自己在活動中的點滴收穫,從而獲得更多的信心和興趣去做其他好玩的主題。而幼兒園呢,也把這些視為珍寶,當成是寶貴的積澱。


“故事在主題和評價中開始……”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02 孩子眼中的同伴——交往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幼師幼兒園除了培養孩子能擁有積極的核心情緒狀態以外,也鼓勵孩子從小“社交”,走出自我,走出自己的班級,有良好的規則意識、秩序感,和其他小朋友積極互動,和其他成人交流溝通。


不挑不選,能讓大班孩子集體出動來帶領老師們參觀,就是最好的成果展示,孩子所展現的自信和反應能力,都離不開平日裡的經驗。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交往環境

在情感環境上,幼兒園提供了和平區、悄悄話屋、握手橋,還有各種“魔語”等,促進孩子人際關係的良好發展。


和平區:在相對私密的小空間裡,兩個發生了衝突的孩子,商量解決方法,最終達成一致,握手言和。牆上貼著孩子們商量討論出的各種解決爭端的好辦法,吵架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悄悄話屋:給孩子的私密交流遊戲空間,在小屋門前還掛著各種表示不同情緒的表情卡,孩子可以自己選一選說一說,自己現在是什麼情緒,並把它悄悄說給好朋友聽。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握手橋、和平橋、拉拉勾橋:


這幾座位於走廊的“橋”倒是設計獨特,孩子站在橋的兩端,閉上眼睛,慢慢從1數到10,說出心裡話,找出各自不對的地方,兩個人一起想辦法解決,最後說一句“我們還是好朋友”,也正好從橋的兩端一起走到中間,握手言和。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每一步聽來都很熟悉吧,這不就是平時我們作為老師,開解孩子、幫助他們解決衝突的方法嘛,在這裡,孩子們自己嘗試著來面對和解決。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交朋友橋:

同樣的,幼兒園鼓勵孩子們走出自己的班級去認識新的朋友,那如何去和新朋友交往呢,這座交朋友橋就是很好的示範,“你好,你叫什麼名字,我能和你一起玩嗎?”孩子很快便會把這個經驗遷移,在需要的時候,就會這樣來和新認識的人交往,避免了怕生所帶來的不知所措。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各式“魔語”:把情緒勇敢地說出來,讓交往變得更容易。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些隨處可見的“魔語”,不僅給了孩子正面的暗示,更是給所有的老師“支招”,如何個別化地去引導孩子識別、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去交往。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擁抱牆:美麗的擁抱語言,拉近了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通過這樣的情感環境,不僅孩子會慢慢學會表達情緒、學著去理解包容別人、促進人際交往,解決爭執,提高自我評價,還能讓老師真正進入到孩子的情感世界,及時瞭解孩子的情緒發展。


交往場景


幼兒園的交往場景為幼兒的遊戲增進了情感溝通與互動。在情境化的遊戲體驗中覺察自我,建立自信,在同伴交往中提升情緒能力、內化情感品質。


每天一次聯動式戶外交往場景: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每週一次互通式社會交往場景: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以班級為單位的參與式工作坊場景: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色彩探究環境——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迷宮探究環境——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巧妙編班、分班互動的串聯式對班交往場景: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對班式:兩個或兩個以上班級互相打通,開展一系列活動,擴大孩子的活動空間,豐富孩子的活動形式,增加孩子的思維碰撞。共同參與和“對接”的班級並不限於同齡班級,也可是不同年齡班級。

在日常環節中,這樣的活動其實也屢見不鮮,比如結識新朋友、餐後環節的圖書會、玩具分享、“自組餐”、大帶小等等。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老師們創設的這些環境和場景,幫助幼兒拓展了交往的圈子,學習與不同年齡段的同伴交往,給孩子創造了更多的交往合作機會,讓兒童走出自我,走出班級。因此這裡的孩子也格外能適應不同的團體和環境。

03 孩子眼中的老師——專業與放手

個別化指導


老師重視對孩子的個別化指導。會運用“關注覺察——認同悅納——個別化支持性回應”三部曲回應、支持幼兒情緒,歸納並梳理 “表揚幼兒、批評幼兒”的有效經驗,不斷實踐師幼情感互動的方法、策略


環境中隨處可見的和孩子的約定、各式“魔語”,都起到了專業的普及和傳承作用。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教師對幼兒個體的情緒回應與處理是保障師幼互動質量的關鍵。讓每一位老師都能認同這樣的理念,並且時刻保持在這樣的專業水準上,既能識別孩子的情緒,又能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孩子,做到適時放手。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教師的自我情緒管理

幼師幼兒園內就設有教師情感小屋,幫助指導老師舒解情緒,分享調控情緒策略,學做一個快樂的老師。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文化走廊

在幼兒園裡,我們還看到老師特意佈置了這樣的一段回憶樓梯。

不同年代孩子、老師、幼兒園的場景一一展現,感受著幼兒園60多年來的發展變化,尤其是第一屆孩子畢業照上的文字“我的第一批小夥伴”,深深打動了我,原來幼師幼兒園“愛與尊重”文化早在辦園時就已萌芽,“愛與尊重”文化理念始終不變。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老師們感受到了幼兒園的底蘊,自覺地傳承幼兒園的理念,也讓每位在園的孩子瞭解時間緯度上的幼兒園,培養這份小小的歷史感,體驗著同樣的快樂童年。


04 幼兒園的支持——宏觀環境創設

以情感教育為核心的課程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一個活動就能達成的,還需要幼兒園在各方面提供支持,尤其是宏觀的環境,這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色彩運用

幼兒園以黃綠色為主色調,據說不僅是基於心理學的研究,更是讓幼兒園的孩子,自己票選出來的顏色。黃綠色系給人以溫暖、平靜、舒適的感受,這樣的色調能產生活力、誘發孩子的食慾、對疲勞和負面情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幼兒園裡無論是傢俱、護牆、外牆、地面、遮陽布、窗簾、室外軟地等創設均圍繞這個色彩基調投放。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劉佔蘭老師曾講到杭州幼兒園尊重孩子來定位幼兒園的黃綠色系,就是說的幼師幼兒園哦!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柔性材料

在材料的選用上,我們發現了幼兒園的用心之處,為小年齡的孩子創設了溫馨又舒適的柔軟區,能讓孩子充分地體驗安全感。同時也提供了充足的可操作性柔軟材料,讓幼兒在動手操作時,獲得一種柔和感,獲得情感需要時的替代性滿足。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空間密度

在空間佈局上,幼兒園主張創設具有層次感的室內空間,將教室和臥室的空間都增加了層次,為幼兒提供更大可互動的場所,因此,幼兒空間的密度減小了,幼兒間的摩擦現象也減少了。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具有美感的公共空間,也是頗具匠心。


如彩色迷宮,迷宮上的花草圖案來自於孩子對幼兒園院內植物的探索發現,上面的每一片草和每一朵花,孩子們都知道這些花花草草叫什麼,生長在幼兒園的哪裡。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最後的話


看完了這所以情感教育為核心的幼兒園,我們深深羨慕這裡的孩子,不僅是在幼兒園生活,更是在幼兒園滋養心靈。


幼兒園從情緒情感出發,關注孩子眼中的自我、同伴、教師和幼兒園,併為此創設了“以情養心”、“以情促學”、“以情交友”的情感環境,讓孩子在體驗中積極互動,讓環境在“愛與尊重”的理念下發揮作用,形成情感教育的合力。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因此我們才得以看到眼前這一些,活潑、守秩序、自信、自主,有著很強反應能力和理解體驗能力的孩子。


此時,孩子們悄悄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他們親手製作的小手串,鄭重地為我們戴上,滿滿的心意和儀式感,我看著這些晶瑩剔透的小串珠,如獲珍寶。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這所幼兒園與眾不同,來頭不小!丨走進幼兒園


張俊老師曾說:幸福的老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孩子。

而我們在這裡 ,找到了幸福的種子。


推薦閱讀:《這所幼兒園告訴你:情感教育就應該這麼做!》


聲明:本文由幼師口袋原創,於浙師大杭州幼兒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拍攝採編,文中圖片由幼師口袋編輯拍攝,盜圖必究。作者:宋宋,拍攝:小新、湯湯、雙雙,部分圖片由幼兒園提供,如需轉載請關注公眾號:幼師口袋,在公眾號內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