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放水,真會導致通貨膨脹嗎?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全球經濟下行,各國紛紛降息,中國也定向降準,全球貨幣超發,全球大放水。


大家都覺得全球大放水,未來會通貨膨脹,個人認為,這只是導致通脹的其中一個因素。其實經濟下行,更應該擔心的其實是通縮。


全球大放水,真會導致通貨膨脹嗎?我們該怎麼辦


很多人比較認同經濟在當下的確面臨著通縮的風險,但同時大家又擔憂更長時間範圍看,依然存在通脹失控的風險。或者說,等到疫情一結束,通脹會不會"報復性反彈"?


對於這個問題,客觀地說,我認為概率上並不能完全排除。金融思維處理問題,就是概率的思維。在我們的頭腦中,很少存在100%的確定性的對未來的預判。差別只在於哪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更大,然後把籌碼更多地壓在上面。


搜尋過很多財經專家的公眾號,看過很多專業人士的觀點,我比較認同這個說法——即便疫情結束,出現大幅度的物價上漲的概率也非常小,原因是當下疫情對經濟的破壞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你不能只看央行放水救市這一端,你要把兩端結合起來看。


全球大放水,真會導致通貨膨脹嗎?我們該怎麼辦


在這種經濟大環境下,我國的利率大概率會降,將來走進負利率時代也是有極大可能的。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有一些思考:通脹還是緊縮,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在大的經濟環境背景下,很多人其實有很多思考,負利率時代背景下,應該怎樣配置資產?我個人主張配置能穿越整個經濟週期的資產或者理財產品,才是關鍵。這個時候是應該買房子、買黃金又或是買年金類保險呢?


我們很多人自己想了一下,好像真沒啥意思,很多人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手持現金會不會貶值不知道,但他卻是當下最優的投資策略,畢竟現金為王嘛。


我給自己買年金保險,買了一份增額終身壽,其實是提前鎖定了一筆財富,如年交1萬,交10年,不管將來如何,10萬塊被我強制存了。如果真的通縮,將來負利率啦,年金或增額終身壽,還是我買的一個不錯的"理財產品",至少我提前鎖定了3.5%的利率,穿越整個經濟週期。


最後,還想跟大家提一提增額終身壽,它是一款儲蓄型保險,回本很快,支取靈活。確實它不能讓我們實現財富幾倍的增值,但是可以讓我們無處安放的現金有一個可以保值增值的地方,而且能在我們投資機會來臨時,有一筆本錢,是的,很多人購買年金等儲蓄類保險是看重保險的強制儲蓄功能,只是覺得有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工具留下一筆錢,未來心理有託底!


過去十年時間裡,房價不斷上漲,很多購房者都賺到一筆。雖然我不能說買房穩定不賠,但是確實很多人通過買房而賺了不少錢。說實話,並不是他們有獨特的投資眼光,而是通脹無意幫了他們。如果不是通脹因素,人們都投資房產來避險,那麼房價上漲也不會那麼厲害。


買房能否抵禦通脹?我覺得在通脹時代情況,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是拿出來投資,往往不知道投資什麼,所以就容易選擇買房。當然,投資地產並不是百分百安全,但是在通脹大難面前,這也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


全球大放水,真會導致通貨膨脹嗎?我們該怎麼辦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現在僅憑央行放水救市,就說我們會面臨嚴重通脹,這是不嚴謹的說法。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和經濟週期內生的衰退可能,當下的救市導致大通脹的可能性很小,甚至不排除出現通縮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