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餘額寶的收益為什麼又降了?怎麼辦

餘額寶犯了什麼錯,總是被我們拿來說事?

其實,餘額寶沒做錯事,不過人在其位,餘額寶因其流量大,自然被大家拿來做貨幣基金的代表。

比如最近很多人在問:餘額寶的收益一日日地下降,是為什麼呢?

準確的問法應該是:貨幣基金收益一直在下降,有什麼原因嗎?

具體有三:

Part.1 市場資金面變寬鬆

要知道金融機構是否缺錢,可以參考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看一下Shibor曲線便可知道↓

餘額寶的收益為什麼又降了?怎麼辦


先來看看詞條解釋:

Shibor是由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組成報價團自主報出的人民幣同業拆出利率計算確定的算術平均利率,是單利、無擔保、批發性利率。目前,對社會公佈的Shibor品種包括隔夜、1周、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及1年。

看不懂不要緊,多多來做一個最簡單的翻譯:Shibor曲線只要是向上走的,就代表銀行間平均利率上升,也就是資金面緊張、金融機構缺錢。

而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金融機構會通過提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來吸引大家購買,比如提高存款、票據等利率吸引大家投資,繼而從市場上抽水。

而貨幣基金的投資去向也是這些產品,所以從2016年底開始貨幣基金收益很不錯。相反,Shibor曲線向下,則代表金融機構資金面開始寬鬆,不缺錢了。比如今年6月以後,攬儲的年中考核已過,加上隱性降準/fangshui,市場資金面寬鬆了,金融機構就沒必要抽水了,存款、票據等產品利率下降,所以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降下來了。

在資金面特別寬鬆的前兩年,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最低是2.3%左右,雖然現在4%時代過去了,但3.2%其實相對還是比較理性的。

餘額寶的收益為什麼又降了?怎麼辦


另外,Shibor下降不利於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但很多時候Shibor與A股是呈負相關關係的,希望我們的大A股爭氣一些吧!

Part.2業務成本上升

《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貨幣基金“T+0贖回提現業務”提現金額不高於1萬元;

“T+0贖回提現”墊支服務,只能由獲取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來做,沒有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支付機構都不能做;墊資來源也不能是基金銷售資金。

這就一來,基金公司就要通過銀行渠道進行墊支,本來可以自己完成的事,現在要請別人來幫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業務成本。

成本高了,那麼投資者的利潤就少了。

不過這也是監管需要,通過銀行渠道進行墊支,可以避免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如果在短時間內貨幣基金遭遇大額贖回,而過去的墊支機構流動資金不足、存在非系統性風險,那麼遭殃的只會是投資者。

Part.3監管層要求淡化貨幣基金規模

細心地朋友應該留意到,今年來監管對貨幣基金新出了很多限制:

快速贖回額度為1萬以內;

基金份額不能用於支付;

新出的貨基今後以市值法計算收益

......

很明顯,監管在對貨基下狠勁。

其實去年市場資金面非常緊張,貨基的收益增長勢頭很猛,此外各基金公司競爭勢頭也很猛,各種手段宣傳自家貨基的優勢:“比銀行理財好”、“跟銀行理財一樣安全”等存在誤導性的概念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

為了規範行業的競爭,監管層頻頻出手給貨基降溫。如要求基金評價機構淡化貨幣基金規模,基金管理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擴大貨幣基金規模等。

看看李大霄所說的,“出於對整個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風險的重視而加強管理,比如說超風險準備金200倍的公司嚴禁衝規模、限制贖回等,基金公司加強了風險控制導致規模縮小。還有些基金規模過小,運作成本過高,只能清盤,因此就導致了貨基數量的縮水。”可能是近兩年來大家習慣了貨幣基金的4%收益,習慣了使用支付寶裡的餘額寶份額支付消費,現在收益下降就很不習慣。

其實剛剛也說了,這是在迴歸理性,要理性看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