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毫無底線的無恥之舉砸了多少人的飯碗

“口罩擦鞋”,不作不死

今天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引來關注與爭議。一個口罩生產廠的生產線旁,一名生產人員對著攝像頭一臉高興的表情,用剛剛下線的口罩來擦鞋向大家炫耀。旁邊有人還在為他的行為稱讚:有錢、任性。

真的是任性至極了。口罩,本來是戴在口鼻部位,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毒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等進入人體。正常來說,口罩的生產有嚴格的要求,口罩的質量有相當細緻的標準。甚至,按照不同的指標,分別用於普通人,醫用外科,專門醫用等等。而不同的國家,對口罩也有不同的標準。比如說,我國是用KN95,老美用N95,歐洲用FFP2,韓國用KF等。前面是不同的國家地區,後面數字表示防護能力。

如今正在肆虐世界的新冠病毒,要想防護的重要手段就是戴口罩。普通人需要戴口罩保護自己,醫生,包括專門照顧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護士,更是需要高標準的口罩來避免被感染。今天,全球已經有80多萬人確診,很顯然,對口罩等醫用防護物資的需要非常迫切。

早先我國是重災區,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艱苦戰疫,我國總算是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的蔓延,從曾經的被援助,到如今有實力援助世界,本來應該是體現大國擔當與責任,尤其是展現中國製造魅力的時候,卻有這樣一位“口罩擦鞋”的廠家,真的是禍害無窮。

據說這段視頻在國外瘋傳,甚至有老美高官轉發。說實話,能夠遏制住新冠肺炎在國內的肆虐與蔓延,我國生產的各類防疫物資,包括口罩應該是功不可沒。起碼,可以說,這是用中國兩個月的“戰疫”成績證明了的。只是,這樣的視頻,無論是誰看到,都會震驚的。保護人員安全,避免醫護被感染的口罩,如此重要,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中國廠家如此對待。

反感不說,立即會聯想到國際上,近期出現的各類有關中國製造防疫物資的“炒作”現象。炒作,或者抹黑,這是我國有關部門的說法。實際上,也就是在全世界陷入新冠病毒的侵襲中,我國出口援助了大量的防疫物資,其中有個別的商品有質量瑕疵,或者說不符合當地的標準,或者說沒有達到承諾的效果,如此,引來了受援國或者購買者的質疑。

對這種情況,按道理說,“冤有頭債有主”,誰出口的,誰援助的,特別是誰生產的,去承擔必要的責任就行了。該退還,該賠償,該召回,等等,按照商業規則或者銷售協議合同處理,就足以合理合情的解決此類商品的質量爭議。比如說,荷蘭從各大醫院臨時召回的60萬個口罩,存在著“不能正常貼住臉部,濾芯也不能有效阻隔含有病毒的細微顆粒”,即所謂的“質量不合格”,那麼有關的出口商或者商家來解釋、來處理。如此,商業的歸商業,不能泛政治化。畢竟,還有絕大部分中國製造的口罩是合格的,是符合當地質量標準要求的。

別的不說,就如這段視頻所顯示的口罩廠家,其生產的口罩能夠合格嗎?要知道,我國是世界上口罩主要生產製造大國,佔世界口罩生產量的50%。從去年的日生產2000萬隻,經過國內新冠肺炎防治需要的“強刺激”,如今已經達到了日產1.16億隻口罩的產能。2塊錢的KN95口罩,要是能夠出口到老美,價格可以達到20-25美元,實實在在的利潤豐厚。何況,這是用來治病救人的防護物資,重要的是質量,而非價格。


遺憾的是,我國用此類奇葩的視頻,告訴所有購買使用中國製造口罩的商家或者個人,“粗製濫造”的行為,甚至不用遮掩,就如此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中國製造的過程中。難怪,在3月17日,因為老美國內緊急需要,而認可我國口罩的KN95標準,到3月28日,竟然直接從FDA認定範圍內剔除了。真的是不作不死,要知道,從此以後,要想在老美銷售口罩,對廠家來說,就需要取得老美FDA的指標認證。
而且,這段視頻曝光網絡之後,本來亟需醫療防護物資的歐盟,竟然也對中國製造的醫療物資下了禁止令。(未必視頻有此影響,只是太過惡劣了)
作為世界製造大國,本來值此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正是中國從製造大國成長為製造強國的好機會,也是維護中國製造在世界產業鏈地位的好時刻。然而,卻因為有個別商家的不合格商品,使得中國製造的聲譽蒙羞。商業的歸商業,若是能夠合理處置,倒也不至於落入如今的境地。可是,因為某些泛政治化的處理,因為如此類視頻樣的行徑,導致醫療防護物資的市場雖然龐大,中國製造卻“有勁無處使”。
好在,昨天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出臺新規,要求從4月1日起,所有出口的醫療防護物資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者電子證明,承諾出口的產品已經獲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且符合進口國或者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很顯然,嚴把出口商品的質量關,儘管亡羊補牢,但是也尤未晚也。

痛定思痛,其實,我以為我國有關部門不應該僅僅嚴把出口商品的質量關,更重要的應該是實施嚴格的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就是說,任何上市銷售的商品,廠家或者銷售商都應該承擔完全的質量責任。不能因為“蘿蔔快了不洗泥”,不能有粗製濫造的假冒偽劣商品。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也不能是一句空話。起碼,對這樣公然“口罩擦鞋”的行為,要反思,為啥會如此肆無忌禪呢?難道不擔憂如此“擦鞋”後的口罩,還能合格嗎?

顯而易見,即就是如此“擦鞋”後的口罩,廠家似乎也不擔憂各種“標準”的約束。總而言之,我以為,有關部門應該以此為例,覆盤中國製造的質量瓶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