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學能手李榮利:學無止境 潛心研修——2020年戰疫新冠肺炎期間線上教學感悟

李榮利

省教學能手李榮利:學無止境 潛心研修——2020年戰疫新冠肺炎期間線上教學感悟

李榮利,咸陽市禮泉縣實驗初級中學物理教師,理化組教研組長,第四屆西部好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咸陽市教學能手、咸陽市骨幹教師。曾獲陝西省實驗課說課大賽二等獎,陝西省優秀教學設計案例評選一等獎,參與多項省級課題研究,主持市、縣級課題,發表省級論文兩篇,多次在市、縣級論文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喜歡鑽研常規教學實驗的改進。

2020年的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病毒無情肆虐,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時間封城封路,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保衛戰打響了。2座臨時醫院拔地而起、3支院士團隊一線作戰、4大醫療天團支援武漢、現有十所方艙醫院之外還將新改擴建10個方艙醫院、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武漢以外地市、22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馳援武漢、30架次軍用運輸機出動、211架次醫療包機、4000餘名軍隊醫護人員、30000餘名全國各地醫療人員、58000噸各類物資、14億人共同堅守,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讓我們師生迎來了開學的曙光。

我是一名畢業班的物理老師,不能像醫生在抗戰第一線與病毒抗爭,但是我和所有老師一樣始終堅守在抗戰後方,學習使用釘釘、QQ、微信等軟件進行線上授課,利用家校本批改作業,學習使用問卷星等線上考試系統進行線上測試等數字化教學手段,以保證停課不停學。回顧這段線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引發了我深深地思考。

在實施線上教學開始之初,面對五花八門的直播軟件,一時間手足無措,熬夜上網看教程,與同組的教師模擬熟悉軟件功能。一方面為get了新技術而興奮,另一方面反思手足無措的原因。平時業餘時間刷抖音玩,看有的老師在抖音直播教學,想著自己也可以在業餘時間開抖音直播教學,方便學生課後學習,但也只是說說而已,從來沒有實施。假如平時勤勉一點,也就不會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記得第一節線上授課,直播過程中學生聽不到我的聲音,後來從互動面板上學生的留言才知道自己在演啞劇。學習微課製作技術已經好多年了,可是錄製的作品屈指可數,在時下特殊時期,需要微課時拿不出成品。最近常常在反思,如果我是一名醫生,平時不好好提升醫術水平,沒有十八般武藝在身,這次那可是貽誤生命的事!回顧了自己平時的校本研修,只是著眼於眼下的工作需求,深度廣度都不夠,才導致這次的狼狽不堪。

在進行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剛開始的幾節課,學生都很積極,但是新鮮勁過後,就出現了遲到、早退、曠課、不認真學習的現象。部分家長開始吐槽“神獸出籠”、“家裡雞飛狗跳”。開始遇到這種情況很是生氣,氣學生的不好學,不爭氣。靜下心來反思,學生為什麼會這樣?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課堂教學設計吸引力不夠,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2、我們平時太過於注重知識的輸入,更多關注的是考試成績的高低,忽略了學生素養的綜合提升,學生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旦失去了老師的監督,自控力差的學生就會迷失方向,放縱自己。這一點在學生的作業中也有很明顯的對比,平時自學能力強的同學,整理的課堂筆記條理清晰,知識結構完整,有補充、有圈點質疑。相反的,表現很敷衍,只是把PPT內容抄一遍,甚至偷工減料。

根據以上線上授課發現的問題,我對自己的研修和開學後的教學工作做了以下打算。

首先,加強校本研修,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保持賽教時的熱情,不能在獲得省能之後止步不前,要不斷研究自己的課,精心琢磨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和學生交流,讓課堂充滿情趣,具有吸引力,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力度。尤其是畢業班的復課工作即將進入專題複習階段,如果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可以避免復課的枯燥,更能提升復課效率,提升學生的素養。

第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數字化教師。重視數字化教學手段的更新,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應用技術,積極錄製精品微課,錄製實驗教學視頻,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很好的結合,更好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第三,每天堅持至少閱讀半小時。課堂的魅力就是教師的魅力,而教師的魅力其實主要就是學識的魅力。教師在講臺上一站,就要讓學生感到你有一種源於知識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更多來自閱讀。所以不帶任何功利色彩,不是為了備課找資料才去閱讀什麼書,只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站在人類文明的精神高地俯看自己的每一堂課。

第四,積極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本期撰寫一篇市級論文,完成市級課題結題,積極配合兩位師傅進行省級課題的行動研究,積極完成所在工作室導師分配的各項任務。

學無止境,處在數字化時代的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潛心研修,練就一身真本領,才能自如應對各種工作需求,做到無愧於教師這一稱號,無愧於學生,無愧於自己!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