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之《实践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启发,经典始终不会褪色

什么样的著作是经典?个人认为首先是经历了时间和时代的考验,其次是经历是实践的验证,再有就是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那么这部《实践论》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经过了血与火的革命考验,依然已是新时代的今天,读来依然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有非常非常大的启发。以下就是我分享的个人感受和观点:

毛主席之《实践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启发,经典始终不会褪色

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到高,由坏到好发展的

无论对自然界和社会,还是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是适用的。对于个人来说,无论你我的出生是好是坏,也许你正在完成学业,或者初入职场,可能已经面临着生活的巨大压力,始终要相信未来可期。对于企业来说,今天是创业阶段,还是已经走上高速发展之路,或者说已经在行业头部,始终要相信未来肯定比现在更辉煌。前提是我们的发展和成长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且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都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总结,再实践,迫使我们去做了更多正确的选择。

二、伟人教我们怎么认识事情、问题

“第一步,开始接触外界事物,属于感觉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的问题,通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这样最后认识到问题和事件的本质。

当下的部分企业觉得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方式是良药,就快速在自己的企业复制推行阿米巴经营;觉得华为的经营是那么的优秀辉煌,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就花大价钱聘请华为的前员工来讲课,来做高管,推行华为的管理,开头就来叫员工签个奋斗者协议;很多实体企业觉得B2C火爆,就不计成本上线京东、天猫、淘宝等线上店,最后真的挣钱了吗?有肯定是有,是部分;觉得直播带货火爆了,眼红于各个网红巨大的直播带货能力,又风风火火的杀入直播带货,也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员工是否有网红的潜质和带货能力,是否额外支付了新工作的薪酬去激励。现在的社会信息是爆炸趋势的,更新也是眼花缭乱,好的、优秀的东西太多了,别人的东西是好,有的东西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已经有条件和能力进入,我们是否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是否经过了理性认识阶段,再去实践行动。不论对于我们个人还是企业,做一个选择和决策之前,首先我们必须经历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再去选择再去决策,那么正确的几率肯定会高很多。


毛主席之《实践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启发,经典始终不会褪色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在1937年,新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发表这部伟大的著作,告知我们知和行的关系,拒绝教条主义,最后新中国诞生,革命的胜利告诉我们这个理论是绝对正确的。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是通过间接和直接两个渠道获得的,间接可能就是我们通过网络、书籍,师长和前辈的传授等等(间接的知识对于别人来说就是直接的),直接的渠道就是我们通过手做了的,脚走过,身体参与过的,最后大脑提炼过的。直接和间接的,获得了都是自己的,知识和认识的积累都是为我们去实践,去行动做的准备。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家庭里与妻子、孩子、父母之间遇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首先应该是去找到问题的本质出在哪儿,身体力行的去改正,主动行动起来,行动可以改变很多问题,光想光说有的时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问题还是在哪儿堵着你,遇到问题先认识,再做,不行再认识,然后再做,总会由坏往好的发展。工作事业中同理,升值加薪没有自己,感觉工作不适合自己,没有发展空间和前途,企业管理经营困难,员工没有全力以赴拥有企业等等,每个人和企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是问题如山,一山过了还有一山,要不就死在山下要不就死在山上,越过山脉到达平原者只会是智者。

最后毛主席在文章中说“客观与主观,理论是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统一”,应该这才是问题解决的终极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