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淺談怎樣認識調解中的人之四:用好人的長處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成語“事在人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取決於人。哪些人,或具備哪些素質的人更容易成事呢?今天,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和你談談。

自我的穩定性。分數越高,就代表一個人的自我越穩定、越結實;分數越低,代表一個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狗熊掰棒子就是一個穩定性差的典型例子。牆頭草隨風倒,沒有主見,聽風就是雨的人穩定性差,這種人一般不會取得突出成績。

自我的靈活度。分數越高,代表一個人就越容易及時調整;分數越低,代表一個人越會固守著自己的自我。咱們以柯達公司為例,來舉例說明。柯達公司很早就發明了數碼相機,但是他的靈活度不夠,把自己擁有數碼成像技術當成了儲備技術,缺乏靈活度,在時代變化中仍然全力推膠捲技術。反之日系相機廠商在膠捲市場拼不過柯達,全力以赴新興的數碼成像技術,終於超過柯達。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自我的疆界。一個人會將自我延伸到多大空間。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世界是客觀的,不以自己的主觀意志決定。但是,世界又是主觀的,你感覺世界是敵意的那麼你就會寸步難行;如果你認為世界是友好的,你以樂觀友善的態度對待世界,你的朋友、你的生意就會遍天下。

自我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程度,是洶湧滂湃的力量,還是涓涓細流。天性使然,一般情況,人的自我力量很難改變。

自我的組織力。一個人能不能不斷地完善自我,特別是在高壓的情況下能否及時做調整,甚至被打碎後能否得以療愈,都反映了一個人自我組織力的大小。一敗塗地、一蹶不振的人自我組織力就差。屢敗屢戰、愈挫愈勇的人自我組織力就強大。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成事之人要有五個方面的高素質。同樣,作為一個民調員,也應該在這五個方面有所過人之處。

自我的穩定性。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要有穩定性,能夠承受住調解過程中的風暴而不會瓦解,不會因為當事人的喜怒哀樂把自己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自我的靈活度。調解員要能夠面對不同的當事人,而採取不同的工作方式。舉個例子:在調解一起糾紛時,某調解員把一方咒罵另一方的話原原本本地進行了轉述,結果激化矛盾,雙方從口頭衝突升級到了肢體衝突。這就是調解員缺乏靈活性,沒有及時調整表達方式,結果事與願違的一個教訓。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自我的疆界。有位老人說兒女不贍養他,要求調解。當把他送進敬老院後,他受不了了,失去了掌控感,堅持回到自己又冷又臭的家中。家就是他的自我疆界。調解工作中,如果要讓當事人擴大自我的疆界,就讓新人和他建立良好的關係,讓他去幹自己已經習慣的事。作為調解員自己的疆界要大,要有能夠延伸到不同空間的能力。

自我的力量。自我力量弱的人很難去調解難度特別大的矛盾。如果調解員的自我力量偏弱,他可能就承擔不了較重的任務。調解中,調解員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工作。悲觀消極的人,自我的力量一般較弱,經受不起調解中的風雨。

自我的組織力。在調解中,有的當事人自我的組織力差,調解員對他們要多鼓勵多支持。對自組織力強的人,直截了當說明問題,要求當事人改變;對中等人要講分寸;對自組織力差的人,要用世俗的方法對待,委婉的表達意思,避免當事人承受不住。在調解難度較大的矛盾時,調解員不能讓思維陷入屢戰屢敗的泥沼,而要保持百折不撓的鬥志。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在工作中,除了要求自己具有五個方面的素質,調解員也可以根據這五個維度去分析當事人,對症下藥採取不同的調解策略。

到今天為止,《淺談怎樣認識調解中的人》就說完了。下面,我簡單總結一下: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一篇走進當事人的內心(

主要內容:心靈的三層結構保護層、傷痛層、真我。

人心隔肚皮,

都有保護層;

何時遇真我,

先過傷痛關。

主要內容:與當事人真心溝通的方法

見面手握手,

明眸心暖心;

誇讚憑實事,

隱私得同感。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二篇讀懂當事人的內心(

主要內容:從身體、思維、情緒三個角度去辨別、去認識人。煩事生情緒,

思維是推理;

兩者若撒謊,

身體最誠實。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三篇把握“整體"的人(

主要內容:從感知層、角色層、資源層、能力層、戰略存在層五個層面去把握人。

初識感知層,

角色應得體;

背後看資源,

能力要勝任。

矛盾最難解,

上下分五層;

關鍵存在感,

自我為何求?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四篇用好人的長處(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主要內容:調解員的素質包含自我的穩定性、靈活度、疆界、力量、組織力。

調和調解員,

穩住穩定性;

多人多秉性,

靈動靈活度。

虛懷寬若谷,

馳騁天地間;

磅礴或涓涓,

百折又洶洶。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咱們對整篇文章總結如下:

透過表面見真我,

八個方法求事實;

三度五層識別人,

定動寬恆得成功。

以上,是筆者關於調解中如何認識人的一點看法,為了便於記憶也可以簡稱為“38355”。 工作、生活就是人與人的交際,以及情感的碰撞。希望本文能給你啟迪,讓你的一雙慧眼更加明亮。

作為“和事佬”應該具備的素質


參考資料:羅輯思維/武志紅的心理學課、羅輯思維/梁寧產品思維30講、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