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應養成哪些好習慣?

漸進徐行小兒


成功不單單需要依靠個人的努力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輔助,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雖然我還不是一個成功者,但是已經堅定的走在了這條路上,我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第一

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無可厚非。平時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為了保證在機會來的時候該拼命的時候有足夠體力和身體可以應對。


第二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待人接物處理問題,都要從小注意,從細節做起。具備一定的自律意識,完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第三

良好的大局觀,做事要具備大局觀能力,才能不犯方向性的問題,不然再好的個人能力,在一個錯誤得方向上努力也是白費。建議讀一下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

第四

學會抓問題的主要矛盾,看清事物的本質,建議讀一下毛主席的矛盾論,相信你會受益匪淺。


基本就是這幾點,但是知易行難,萬事萬物都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要學會客觀看問題,更要敢於實踐,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另外也建議看一下曾國潘家書和增廣賢文,提高中國為人處世的智慧。


金寶的升級


一個人的成功來源於ta的行為,行為來源於習慣。

一開始,你在培養一種習慣,後面,習慣開始塑造你,讓你成為優秀的人。


1.做決定

做的決定越多,越有可能成功。

假如一個人一天做幾十個決定,而另一個人一天可以做上百個決定,那麼後者必定會勝出,即使 ta的決定導致了失敗。

想象一下,在一條單行道上,如果你走在相反的方向,那麼你會馬上做出調整,走上正確的方向。

如果總做決定,即使你不知道結果如何,不久之後,你也會得到你需要的答案。

2.學會提問

許多人認為自己知道答案。正是這種自我的認知讓他們遠離真相。

主動提問的習慣能讓你的思路更清晰。

事實上,很多人不喜歡提問。他們習慣性地猜測。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提問會暴露出你對真實情況的害怕,另一種可能,提問意味著要費力地思考。

想成功,不要自問自答,要去問別人。當你需要知道事實,你必須去詢問,不是僅僅意淫和假想。


3.成為專家

有一次,一位優秀的鋼琴家在一個聚會上表演過後,一位女士走過來告訴這位藝術家“我願意付出一切,只要能像你一樣”,大師慢慢地抿了口咖啡,稍稍停頓了一下說“不,你不用這樣”。

整個房間的空氣變得寧靜起來。

她繼續說到“你可以像我一樣做任何事情,除了付出時間,因為你不會坐著不停地練習,一小時接著一小時,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接著,她漏出了溫暖的笑容,將咖啡杯放回原位,說到“你要理解,我不是在批評,我只是告訴你,當你說你願意付出一切來做什麼的時候,其實你並不想做,一點也不想做”。


成功人士的好習慣並不是我們可以直接模仿的,因為我們沒有那些經歷和反思,讓我們堅持下去。

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多多實踐,多多反思,多多養成自己的好習慣。


曾敏敏老師


應該是要養成、學會自我管理,這個在人的成長中特別重要,一個放浪形骸、任由時間擺佈的人等同於白在世間走一趟的,螻蟻貪生。

大家知道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在大學輟學期間,跑到印度待了7個月時間。印度之旅則對喬布斯一生影響深遠。他說:“我迷上了自我啟蒙的想法,想要弄清楚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該怎樣融入這個世界。”回到美國後,他朝氣蓬勃地,開啟了他非凡地創業歷史。

生活上有句老話就可以反映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大家對“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句話不陌生,可能一頓饕餮大餐,滿足了你的食慾,但是也可以帶來疾病,把不住入口,得病;把不住出口,惹禍。得病和惹禍,都得付出代價;與其付出代價,不如自律。

一、做時間的主人,而不是讓時間來擺渡你的光陰

日本著作家村上春樹,38年來,每天4點起床,每天堅持寫10頁紙,4000字,每天堅持寫作5小時,為了寫作有一個好的身體,每天下午堅持跑步1小時,其餘的時間就是讀書,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晚上9點睡覺,這樣的習慣,從未改變。

二、做習慣的主心骨,牢記老祖宗的教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以前人講孔夫子為一完人,王陽明是兩個孔夫子,另外的一半,則是曾國藩。晚清湖南人才濟濟,剛開始的時候,曾國藩天資並不聰穎,還略顯木訥。但是他每日必做十二件事,編為《日課十二條》,再忙的時候也做,一日從不間斷。

1.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

4.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

9.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作字:飯後寫字半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課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積愈難清。

12.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三、做情緒的主人,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

人最大的對手就是你自己。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但丁在《神曲》裡,把憤怒列為七宗罪之一,衝動是魔鬼,退一步海闊天空,人在情緒失控時做出的事,最終往往都是後悔的。人生中多數的不幸,是因為你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工作這樣,生活也是如此。


大條號情感粉絲團


、不說“不可能”三個字。

2、凡事第一反應:找方法,而不是找藉口。

3、遇到挫折對自己大聲說:太棒了!

4、不說消極因素的話,不落入消極情緒,一旦出現立即正面處理。

5、凡是先訂立目標,並且儘量製作“夢想板”。

6、凡事預先作計劃,儘量將目標視覺化。

7、六點優先工作制。每一分,每一秒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

8、隨時用零碎的時間(如等人、排隊)做零碎的小活。

9、守時。

10、寫下來。不要太依靠腦袋記憶,因為記憶的信息太容易因為更多新信息的覆蓋而產生“健忘”。

11、隨時記錄靈感。

12、把重要的觀念、方法寫下來,並貼起來、以隨時提醒自己。

13、走路比平時快30%。走路時,腳尖稍用力推進;肢體語言健康有力,不懶散、萎靡。

14、每天出門照鏡子、給自己一個自信的笑容,並向自己伸出一個大拇指:你真棒!

15、每天自我反省一次。反省方法如《成功一定有方法》書中介紹:清晨六問與靜夜六思。

16、每天堅持一次運動。如慢跑15分鐘,散步半小時,跳操,做俯臥撐且每天增加一個,打太極拳等等。

17、聽心跳一分鐘。指在做重要事前,疲勞量,心情煩躁時,緊張時。

18、開會坐在前排。

19、微笑。

20、用心傾聽,不打斷對方說話。

21、說話時,聲音有力。感覺自己聲音似乎能產生有感染力的磁場。

22、同理心,說話之前,先考慮一下對的感受。

23、每天有意識、真誠地讚美別人三次以上。

24、及時寫感謝卡,哪怕是用便箋寫。

25、不用訴斥、指責的口吻跟別人說話。

26、控制不要讓自己做出為自己辯護的第一反應。

27、每天多做一件“份外事”。

28、不管任何方面,每天必須至少做到一次“進步一點點”。

29、每天提前15分鐘上班,推遲30分鐘下班。

30、每天在下班前用五分鐘時間做一天的整理性工作。如整理辦公桌、整理文檔、檢查一天工作績效等。

31、定期存錢。

32、節儉。臺塑大王王永慶的名言:節約一塊錢,遠比賺一塊錢來得容易。節儉習慣的蝴蝶效應是:財富能被積累。

33、時常運用“頭腦風暴”。

34、恪守誠信,說到做到。


家庭早知道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驚人的巨大力量,好的習慣會讓我們受益終身,而壞的習慣會讓我們變得懶惰甚至一蹶不振。我認為成功的人有以下幾大好習慣:


一、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現在是個網絡時代,閱讀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也會有一部分人抽出時間去閱讀,大多數人都是打發時間去讀書,而少部分人會為了提升自己去讀書。

二、堅持鍛鍊

要想成功必須有好的身體條件,身體健康才能亦步亦趨達到成功。堅持鍛鍊是身體健康的必要途徑,可以做有氧運動,如跑步、短跑、快跑、騎車。

三、結識成功人士

成功的人總會尋找目標明確、樂觀積極的人做朋友,避免跟負面消極的人接觸。

四、有自己的目標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確實,要想成功,必須在自己設定的目標不斷前進,不斷進步,堅韌而又有激情地追求他們會讓你產生幸福感,最終轉化為正能量。


五、堅持早起

成功的人都不是懶惰的,他們每天堅持早起去上班,不僅更好地完成手上的工作,還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六、積極樂觀的態度

只有當你有積極的精神態度時,你才能獲得長期的成功,積極向上是自力更生成功人士的標誌。

七、善於控制情緒

人都是有脾氣的時候,但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撒氣。壞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反而使視頻變得更糟糕。


海南小林


你對成功的定位是什麼樣的?

遙不可及的,需要一生為之努力,還不一定行呢?還是稍微蹦蹦就能夠得到的?

我想應該貼近於前者。

首先建議你對自身有個良好且準確的認知,並且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過來,累積無數個小的成功,這樣就會無限貼近你的目標,為你的最終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成功就會更容易達成。

再者需要注意的事不要尋求所謂的捷徑,不要怕走彎路,彎路是教訓也是經驗,早一些經歷波折是好事。

最後,要注意你不能單打獨鬥,團隊的力量無限大,身邊的朋友人脈資源請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種。

以上,完全個人看法,希望有所幫助。


未櫻


我覺得這樣幾個好習慣有利於成功:

1、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判斷,不人云亦云。

2、有承擔的勇氣。因為黎明前是最黑暗的,要能堅持自己的決斷,為自己心中的信念而堅持或付出。因為你的成功一定是大多數人在某事上的不成功。

3、尋找生活中獨佔的資源,或者獨佔的機會。因為大家都有的資源不叫資源,大家都有的機會不是機會。成功的人最多佔2成。

4、學會逆向思維。大家都去的你要謹慎前行。大家都捨棄的裡面潛藏大機會。大家恐懼退出時,發現隱約的機會你要能大膽的進入。

5、沒有特有的天分,特別的背景,要想成功靠的只能是膽量和運氣。


家佳優才學習加油站



坦然小舉


習慣的確與成功相關連:由於習慣受環境的影響;習慣孕育了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

起先,是人造就了習慣,後來,是習慣造就了人。一個人最終有怎樣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擁有怎樣的習慣。

用數學公式,註解習慣之於成功,也應該說的通。

※創新目標的習慣: A×(1+1%) 現今社會,進化變得極速,人們在成績面前,原地踏步的一定會被眾人丟下。有了探究新生事物的習慣,就能夠激發人對更好前景的嚮往,續寫激情,有了日日新,才有了步步升,用微小目標的不斷積累,成為下一個稍大目標的階梯,只有不停留原地,才不會有小富即安,擴大了圍繞自身多方面學識與境遇的圓,歸功於創新目標的習慣。

※刻苦鑽研的習慣:



等式1是告訴自己,只要你每天堅持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點,人生相差甚遠,積跬以致千里,積怠以致深淵。公式2是比較他人,只比你努力一點兒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持之以恆的習慣:20000小時:1,“沒有什麼人隨隨便便成功”。為做好一件事,能夠花上20000小時的堅持,一定是歷盡寒苦,壘疊甘甜,不成功的案例很小。走過來的無數成功者,大多都屬於意志品質堅韌的人,且做事耐久,持之以恆。這個數學式看上去有些教條,但,尋求各中的解,其過程,耐人尋味。


(我國1979年10月3日發行<從小愛科學>特種郵票)


植草牧童


對於這個話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成功?其實,成功對於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描述和看法,其實就是完成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就是成功。那麼既然就是完成目標,那問題就轉化了,怎樣才能完成目標呢?首先就是你得有一個清晰的計劃也就是目標,為了實現這是個目標,需要完成哪些該有的步驟,然後為了這一個一個的小步、小計劃,你當然得保存一個好的身體,好的睡眠,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小計劃,小計劃完成了,大目標也就搞定了。所以說,無論是誰,都應該有計劃,有追求的活著,這樣才有動力,有成就感,活著才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