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對北方人吃的什麼食物表示驚訝、甚至費解?

小殭屍修煉成大魔王


南北方吃文化真的差異很大。南方人會對北方人吃的一些東西感到很費解,很驚訝。同樣北方人也會對男方人吃的一些東西很費解跟驚訝。雖然我自己是南方人,但真正對比起來,我還是覺得南方人更敢吃,什麼都吃。

記得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直銷公司上班。我有同事是河北的,第一次一起吃火鍋的時候,看見他把生白菜.蔥.蒜拿起來就吃,我就感到很驚訝。我說天啊你怎麼都生吃?他笑著回答說我們那邊都這樣。他也經常半夜口渴起來,走到水龍頭旁一伶,直接喝自來水,這我也很費解。

其實我更驚訝的是我們南方人,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洞裡鑽的,什麼都吃。我有個同事他吃過老鼠.蠶蛹.蟬.蛇.杜猴(別名嘍咕),很有好多,感覺挺嚇人的。

接下來這兩個是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一個是吃人體胎盤,一個是吃剛出生活的小老鼠。這盤菜別名(叫三聲),你拿筷子夾它叫一聲,放進嘴裡叫一聲,吞下去時叫一聲。叫三聲因此而得名。

吃的我還是覺得南方人更嚇人!





阿登愛美食


南方北方飲食差距有一些,但是不太大,但是這樣類似毛蛋、蠶蛹、青蟲、雄蟬蛾子等等東北重口味的美食,南方人看著就大吃一驚,甚至感到費解。

蠶蛹不可小看啊,它可是藥食俱佳之品,蠶吐絲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就會變成蛹,據說一個蠶蛹相當於兩個雞蛋的營養價值,常見做法就是辣炒蠶蛹,油炸蠶蛹、碳烤蠶蛹、乾煸蠶蛹、五香蠶蛹。蠶蛹分為桑蠶蛹和柞蠶蛹,桑蠶蛹一般太小沒有吃頭,南方沒有產柞蠶蛹,東北蠶蛹怕熱不怕冷,運輸一熱蠶蛹就孵化啦。

有時候逛市場我們會發現蠶蛹有黑色的有黃色的,這兩種有什麼區別嗎?蠶蛹的顏色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蠶剛化蛹時,是淡黃色的,而且蛹體嫩軟。漸漸地,蠶蛹就會變成黃色、黃褐色或褐色,蛹皮也會變硬。蠶蛹有黃色和黑色也有這個原因,在發育成蛹的時候所處的環境溫度不同而導致的,現在蠶蛹挺貴呢,三十到四十元左右一斤吧。

其實不是所有東北人都愛吃這個東西,雖然蛋白豐富,喜歡吃的人是特別愛吃,不喜歡的人都不能聞,做法很多,油炸、乾煸、水煮、燒烤。做蠶蛹時候的散發出來的味道不愛吃的聞不了,很多人說聞著臭,吃著香。黃色的蠶蛹皮會較薄,肉味更濃,而黑色的蠶蛹則皮稍厚,味較淡。

有時候這樣的昆蟲盛宴南方人不能接受,喜歡吃的人有不少,大多數人不敢吃各種蟲子,蠶蛹就算一種蟲子吧。


遼瀋美食


我作品裡有新更新的可怕美食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波哦

先上圖

蠶蛹,相信很多的南方小夥伴們,對吃蠶蛹會很牴觸吧?

蠶蛹營養豐富,我們當地流傳一個蠶蛹相當於三個雞蛋的營養。

柞蠶結繭後,農民把蠶繭剝開留著賣,蠶蛹就作為食品吃啦,蠶蛹可以油炸,爆炒,涼拌都很好吃


吃貨LuLa


這沒什麼費解的,北方人亂七八糟東西不會吃的。南方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樹上棲的,洞裡鑽的,水裡遊的,統統不會放過以吃絕為目底。現在連候烏躲在陝西秦嶺,都不敢南遷了。寧願在北方凍一點,也比遷南方被人吃了強。老鼠吃完了該吃螞蟻了,總有吃淨的一天看還吃啥!雁南飛也不敢飛了,飛禽也有它的敏感性,凍點餓點沒關係,總比人吃了它強,所以停留北方不敢南飛。蟲子也成了上等美味,與飛禽爭食肯定沒有鳥類,因為不能生存只能另選棲地。鼠被你們吃完了即沒有蛇,萬物食物鏈生態是平衡的。等都動物蟲物滅絕了,離了這些心裡挺難受。最後連這些生物吃盡,不難免說是自己害自己。


北極寒冰16


我祖籍南方的,生長天津,應該是嶺南地區的白斬雞北方人吃不慣吧,主要是看上去不熟的感覺,北方人喜歡吃那種熟的東西,白斬雞其實是熟的,但看上去不熟,有血絲,味道不夠


御印公子


論吃還數我們江蘇人最文明最雅緻,不亂吃怪異的東西,所以淮揚菜是最高檔的菜系。


水之清韻


北方人覺得你們南方人吃老鼠 果子狸 穿山甲也很費解。


我就是賣會呆兒


北方同胞吃麵食往往沒有菜,青菜,肉餡,糖,香料,很少,甚至連鹽巴都是有色的。南方及沿海浙,蘇,福,廣,海南人都不理解。


一翁16


手抓饅頭吃!


新視野新格局


沒什麼好驚訝的,北方人吃蟲子,南方人吃老鼠吃貓,我們江浙人不吃怪物,但又好臭莧菜,大家太平點,大哥不講二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