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交多久最合適?最強繳費攻略來啦,買保險更划算!

在購買長期保險時,我們常要面臨的一項抉擇就是選擇保費的繳納期間

,有的產品可以一次性繳納,有的也可以選擇5年、10年、20年、30年繳納等等,應該選哪種呢?選擇不同的繳費期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最直觀的區別就在於:每年繳納的保費金額不同,繳費期間越長,每年需要繳納的保費越少,累計繳納的總保費會越高。

以某款重疾險為例,不同繳費期限選擇後的年交保費和總保費如下:

保費交多久最合適?最強繳費攻略來啦,買保險更划算!

但一般情況下,我們還是建議儘量將繳費期間拉長,重疾險一般最長的繳費期限是30年。原因主要在於以下三點:

1、有效減輕保費繳納造成的經濟壓力

面對一期一交的保費,比起考慮繳納的總保費,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能否承擔起每次所要繳納的保費,如果年交保費過高,家庭就會因為買保險而遭遇更大的經濟壓力,有違保險的原則。

例如很多有了孩子的三口之家,撫養孩子的成本高,一般還面臨房貸、車貸的問題,本身就有一定的經濟壓力。如果可以將年交保費控制在預算內,就不會對當下的家庭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2、通過豁免節省部分保費的機會更大

現在很多重疾險產品都帶有被保險人保費豁免或是投保人保費豁免功能,通常豁免的情況包括罹患重疾、中症、輕症疾病或是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等。假如被保險人或投保人在繳費期內發生相應風險,保險公司可豁免後續未繳納的保費,保障繼續有效。

比如投保的重疾險自帶被保人輕症豁免,選擇的30年交費,在保單第11年的時候,被保人確診罹患合同約定的輕症疾病,不僅可以獲得輕症保險金,而且後續多年的保費也可以豁免,而剩餘的輕症賠付次數以及其它保障責任也不受影響,是非常划算的。

但如果選擇10年繳費,第11年的時候保費已經繳納完畢,豁免功能也就失效了。

3、拉長交費期間,加大保險槓桿

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如今的1萬元看似不少,等到了20年後也許就不那麼值錢了。選擇拉長繳費期間其實也是相當於在前期少交錢,在錢更值錢的時候通過投資理財等方式使積蓄增值。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繳費期間最好不要超過退休年齡。這是因為退休之後,人們的收入會大幅減少,如果每年還要繼續繳納保費,可能會增加退休後的經濟負擔,影響到養老生活質量。所以要根據自身情況,綜合判斷。

小結

保險繳費期間存在多種選擇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情況下,有穩定收入的家庭可以參考以上原因採取長期繳費;如果是當下資金實力雄厚但收入並不穩定的家庭,選擇躉交或許更合適。所以關於投保時如何繳納保費,綜合投保年齡、家庭收入方式與經濟情況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判斷,可以更好地得出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