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吐爾遜的大夢想:把全村蜂蜜賣到大城市

老吐爾遜的大夢想:把全村蜂蜜賣到大城市

天山網訊(文/圖 記者 秦金俐)3月29日的莎車縣阿熱勒鄉阿孜乾巴格村,巴達木花開如海,吐爾遜·卡迪爾和兒子阿不力克木忙得不可開交,地邊的攤位上擺滿了蜂蜜、巢蜜、蜂王漿、花粉、蜂蠟、蜂膠,購買的人絡繹不絕。花海深處,他的女兒和女婿,正在蜂箱旁忙著取蜜。

又到了巴旦木花開的季節,65歲的吐爾遜帶著兒孫們開始了忙碌起來。這幾天,他家的500箱蜜蜂,開始在各村巴旦木果園中進行為期20天左右的採蜜。

吐爾遜一家來自附近的桑霍伊拉村。 每年春到秋,他們拉著蜂箱和帳篷輾轉在喀什各地,3月下旬到4月上旬,在家鄉採巴旦木花蜜;4月下旬到數十公里外的鄉鎮追蘋果花、梨花;5月到6月,再到100多公里外的山區鄉鎮採沙棗花;6月上旬,再到澤普縣追紅棗花;6月下旬到7月,在200多公里外的巴楚縣追羅布麻花、甘草花、駱駝刺花等野花;8月、9月再回到家鄉追萬壽菊。“巴達木蜜嘛,這段時間能收近1噸,全年能產花蜜20噸左右,純收入嘛,接近30萬元!”吐爾遜笑得燦爛。

這個春天,吐爾遜家還有一件大喜事,200平方米的蜂蜜加工廠房已經建好,設備很快就到,到時候將徹底擺脫傳統加工方式。“以前蜂蜜是人工用網過濾後灌裝,蜂蜜不純,效率還低。現在有了機器加工,不僅蜂蜜的純度提高,外包裝更好看,保質期還長。”吐爾遜說。

老漢當學生,學校學養蜂

10年前,吐爾遜靠種十幾畝地為生,日子捉襟見肘。有一次,吐爾遜病後痊癒,身體虛弱,家裡省錢買來蜂蜜給他補充營養,一段時間後他覺得身體好了不少。從此就有了養蜂的想法。“日子不能窮下去!蜂蜜,人人愛吃,不愁賣不掉!”吐爾遜說。

老吐爾遜的大夢想:把全村蜂蜜賣到大城市

那時,村裡有一戶從內地來的養蜂人,幹完農活,吐爾遜就蹲在蜂箱旁看他幹活。

2011年春天,吐爾遜借錢買回十幾箱蜜蜂,由於對病蟲害缺乏經驗,蜜蜂一批批死掉。吐爾遜這才發現自己養和看別人養是兩回事,他甚至有放棄養蜂的念頭。

2012年,為提高巴旦木座果率,莎車縣政府開始鼓勵農戶發展養蜂業,推動以“巴旦木、蜂蜜”為主體的“甜蜜產業鏈”的形成,並給養蜂戶資金補貼,這讓吐爾遜看到了希望。

“光有熱情不行,有技術才行!”抱著這個想法,已經57歲的吐爾遜專程跑到昌吉一家農業技術學校當起了學生,這讓鄉親們非常驚訝。在昌吉的1個月,他住最便宜的旅館,吃最便宜的飯菜,卻非常開心。每天聽老師講課,跟著年輕學員下地進行實際操作。雖然他文化不高,學著吃力,但是班裡最用功的那個。“每天都學到新東西。感覺日子變樣了!“回想起當學生的這段經歷,他笑了。

學成歸來的吐爾遜,成為村裡最早養蜂的農戶。他還發動兒子阿不力克木一起養,起初阿不力克木熱情並不高,“祖輩都是種地的農民,父親又失敗過一次,我沒信心。”阿不力克木說,父親是一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人,總喜歡嘗試,“他告訴我,咱們這蜂蜜好,幹這行將來一定有前途。”他幾乎是被父親逼著開始嘗試養蜂的。

老吐爾遜的大夢想:把全村蜂蜜賣到大城市

過上好日子,又有新夢想

風吹日曬雨淋的日子非常辛苦,但收穫也顯而易見。在養蜂的第3年,一家人就過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

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政府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吐爾遜覺得日子更是如巴旦木蜜般甜。2017年,莎車縣開始大力引導農戶發展林下養蜂,從上海請來養蜂專家,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2018年春,當地從內地引進10萬箱蜜蜂,通過給巴旦木種植戶贈送蜂箱的方式,鼓勵農戶在自家果園裡養蜂,“ 每箱蜜蜂,政府補助80元,去年光補貼就拿了4萬元。”吐爾遜說。

隨著蜂群逐年增加,2018年起,吐爾遜父子開始聘請村裡的貧困戶幫著養蜂,如今他們的養蜂隊伍已發展到20多人。他們還把養蜂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貧困戶,鼓勵他們創業。吐爾遜的兒媳、女兒女婿、孫子等10人也先後加入到養蜂隊伍中。吐爾遜的侄子甚至辭掉了城裡不錯的工作,回來跟他一起幹。

老吐爾遜的大夢想:把全村蜂蜜賣到大城市

2019年,64歲的吐爾遜再次決定出去長長見識。他帶著兒子用1個月時間,跑了河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這期間參觀了上海的一次農產品展會,“學了不少現代化養蜂知識,覺得自己還欠缺很多。”他說,這次出去後發現新疆蜂蜜因為優質,在內地非常有市場。他動了把自家蜂蜜打入內地市場的念頭。

回來後,吐爾遜著手成立養蜂合作社,一邊改進養蜂技術,一邊籌劃蜂蜜加工廠的建設。他的想法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無償提供了4畝地蓋廠房,還給了我5萬元補貼,又協調銀行給我低息貸款30萬元,等機器買回來後還有補貼。” 今年他打算將蜜蜂擴大到2000箱。

在吐爾遜的帶領下,如今桑霍伊拉村和鄰村的養蜂戶發展到十幾個,這些曾經的貧困戶因養蜂脫貧。吐爾遜打算等加工廠建成,給更多的鄉親免費贈送蜜蜂、提供技術指導,幷包銷他們的蜂蜜。“把鄉親們的蜂蜜打入內地大城市是我的夢想,我還年輕,再奮鬥10年沒問題,夢想一定會實現!”吐爾遜語氣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