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一直是記者希望前來瞻仰的名勝之一,但是多次來香港總是因種種原因而未能前往。好事多磨,2018年3月,記者第四次來香港出差,瞻仰天壇大佛終於遂願而行。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東湧纜車站(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3月9日,記者與書法家段革書先生、友人鄧莊、劉平等一行,在香港小友張振宇的陪同下,從下榻的香港富薈馬頭團酒店啟程出發,打車來到紅磡乘地鐵轉兩次車後抵達前往大嶼山天壇大佛的昂坪360東湧纜車站。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大嶼山風光(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位於珠江口外的大嶼山是全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約為144平方公里,其中78.4平方公里之土地為郊野公園的範圍。以前天壇大佛未落成時,南大嶼山最吸引行山人士的,就是鳳凰山和大東山兩座山峰。鳳凰山是全港第二高的山峰,高度達934米,鳳凰觀日是每個行山人士躍躍欲試的活動。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大嶼山海景(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行山人士都會在深夜摸黑上山,觀看日出。旅客最好在昂坪住宿一晚,在黎明前抵達山頂。由於沿途山路陡峭,行山人士攀登之前,必須要做足準備功夫,手電筒是必備的登山工具。這裡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與沙灘、高山與流水,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蹟交相輝映。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大嶼山景色(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大東山是僅次於鳳凰山的大嶼第二高峰,可由一條小徑由南山山背向西展步,穿過南山郊野公園管理站,直達差不多869米高的山巔。上山沿途景色優美,望貝澳、長沙、石鼓洲及索罟群島;北眺東湧、青山及珠江口;從山頂俯瞰,香港島隱約可見。南大嶼山另一特色是有很多景色美麗的優美泳灘,熱愛水上活動的人士每到夏季,都會紛紛到這一帶來暢泳。由貝澳沙灘、長沙沙灘到塘福沙灘,是延綿六公里的海岸線,與索罟群島等大小島嶼遙遙相對,藍天碧海,構成一幅怡人的美景。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空中纜車(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香港機場(攝影:馮贛勇)

而大嶼山又是時尚的。香港國際機場位於大嶼山赤蠟角,是遊客的必經之地。從大嶼山通往九龍的青馬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鐵路雙層斜拉三塔吊橋。迪士尼樂園將在這裡落戶,於2005年開業。另外,遊船碼頭與度假酒店等多項設施相繼建成,也增加了大嶼山的現代化氣息。如今香港大嶼山主要的旅遊景點有:青馬大橋、寶蓮寺、大澳鎮。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纜車上俯瞰(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1993年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落成後由於人流越來越多,一套由香港地鐵有限公司興建的連接東湧的旅遊吊車系統的生意十分興隆,記者一行抵達這裡時整整排了一個小時左右的隊才乘上纜車。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俯瞰粵港澳大橋(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乘纜車前往大嶼山途中觀賞海天風光的景象十分壯美,香港國際機場與粵港澳跨海大橋等景觀歷歷在目。特別是從纜車上俯瞰大海中壯觀的粵港澳大橋,好像從陸地上架起伸進大海中的一條飛龍,而延伸的跨海大橋的龍頭好似鑽進了大海。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昂坪景區(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途中,張振宇向記者介紹說,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景區位於香港昂坪市集,這裡本來只有一座寶蓮寺,是一個清靜的地方。但隨著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座佛天壇大佛落成後,自此便吸引了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海內外遊客到訪。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大佛景區留影(攝影:劉平)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從纜車上下來抵達大嶼山天壇大佛景區用午餐,這裡餐飲的種類不僅多而且很實惠,例如記者一行用的海鮮炒麵加太極湯,幾個人下來也才不到二百元。而且海鮮炒麵中的六個大蝦,很人性化地從蝦頭以下都扒了皮,吃起來方便省事。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景區快餐(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午餐後,記者一行走進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景區,漫步而行來到大佛腳下,這裡通向大佛是一條石階登山步道,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由此開始,登上268級的石階即可即可與大嶼山天壇大佛親密接觸。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走進大佛景區(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由於大嶼山的天壇大佛底座仿北京天壇圓丘而建,故此而得名天壇大佛。由中國航天科技部設計和製作的這尊大佛也是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巍峨趺坐於海拔482米的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這尊由寶蓮禪寺籌建,歷時12年落成的莊嚴宏偉大佛,寓意香港穩定繁榮,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通向大佛觀光道(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正面看大佛(攝影:馮贛勇)

天壇大佛佛像坐於三層祭壇上,身高23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重250噸,由202塊青銅焊接而成。重5噸的佛面,在澆注時加入約2千克黃金,更添光彩。仔細瞻仰大佛造型,能觀賞到大佛集雲崗、龍門佛像和唐代雕塑技術之精華,莊重慈祥。其坐南朝北,右手齊胸屈舉,五根手指平伸,示“無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下垂腳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稱“與願印”,寓意施予快樂,表現了大雄大力與大慈大悲。被譽為尖端科技與東方藝術的結晶。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側面看大佛(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近觀大佛(攝影:馮贛勇)

大佛內部結構分為3層,由功德堂、展覽廳和紀念堂組成。三層殿堂由圓形樓梯貫通,內有一口大鐘懸掛在殿堂正中,大銅鐘直徑2米、重達6噸,外壁刻有佛像、手印和經文等上雕佛像和經文等。該鐘由電腦控制,每隔七分鐘敲打一次,共108次,以供人“解除108種煩惱”。在大佛腳下還有一組形態各異的小佛像。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小佛像(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紀念堂內一角(攝影:馮贛勇)

在三樓的紀念堂中,供奉了佛陀真身舍利。相傳舍利是2500年前釋迦牟尼世尊涅盤後留下的聖物,大小仿如米粒,目前只有中國和斯里蘭卡兩國仍有珍藏佛祖舍利。佛陀真身舍利於1992年10月,由斯里蘭卡迎請回港,信眾可前往參拜。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俯瞰寶蓮寺(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寶蓮寺牌坊(攝影:馮贛勇)

從天壇大佛往山下俯瞰,一片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就是壯觀的寶蓮寺。寶蓮寺有南天佛國之稱。寶蓮寺始建於1924年,前身為清光緒年間所建的“大茅蓬”,直至1924年鎮江金山寺和尚紀修出任該寺第一任主持才正式命名“寶蓮禪寺”。寶蓮寺左有木魚峰天壇大佛、法華塔、華嚴塔,右有蓮花山、獅子石,內建韋馱殿、宮殿式的大雄寶殿、寶蓮池、莊嚴威武的天王大殿等。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昂坪景區一角(攝影:馮贛勇)

香港旅遊:瞻仰大嶼山天壇大佛(圖)

穿過寶蓮寺旁邊的林蔭小徑,來到全長2.5公里的昂坪奇趣徑,沿路寬闊平坦,景色宜人。盡處還有一分岔小路,往左面走150米,是一片樹木蒼翠的平原,立於平原上還可觀賞到彌勒山和鳳凰山的迷人景色。(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