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位於香港西部海域,地勢以山地為主,鳳凰山海拔935米,是全香港第二高峰,大嶼山的山溪下有小塊平坦土地,島上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西南面的大澳鎮,許多香港人會在週末或者節假日到大嶼山遊玩、休息。

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地理特點

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島

位於珠江口外。大嶼山地勢西南高峻,東北較低,主峰鳳凰山海拔935米,是全香港第二高峰。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面積為141.6平方公里,等於兩個香港島。這裡海岸線漫長曲折,港灣與沙灘、高山與流水,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蹟交相輝映。

氣候條件

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島

香港位於珠江口東側,背靠中國大陸,面朝南海,地形主要為丘陵為主,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香港一年四季的特徵分明,差不多有半年時間極為溫和。三月至五月中旬為春季,天氣溫暖而潮溼。五月至九月為夏季,天氣炎熱且非常潮溼。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下旬為秋季,天氣通常晴朗乾爽。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下旬為冬季,通常氣溫相對較低。

香港一月和二月雲量較多,帶來乾燥的北風;市區氣溫有時較低,並有結霜現象。三月和四月的天氣極為潮溼,霧和小雨使能見度降低,有時更令到航空和渡輪服務中斷。五月至八月的天氣炎熱潮溼,時有驟雨和雷暴來襲。七至九月是香港最有可能受颱風影響的月份。當熱帶氣旋集結在香港東南約700至1000公里時,天氣通常晴朗酷熱,但黃昏時卻可能有局部地區性雷暴。若熱帶氣旋中心移近,風力便會增強,大部地區可能會有大雨。十一月和十二月的香港天氣晴朗,清涼乾爽,是一年中天氣最好的時節。

大嶼山: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島

主要景點

大嶼山島上山多平地少,只有山溪下有小塊平坦土地,島上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西南面的大澳鎮。山上氣勢磅礴,有"凌絕頂"之稱。山下有羅漢寺,寺內的羅漢洞及羅漢泉景色迷人。山的西面有寶蓮寺和"天壇大佛",北面有清代海盜張保仔的古堡,東南海岸則有香港海岸最長的海水浴場--長沙灣漁場。

其主要旅遊景點有:寶蓮寺、大澳、青馬大橋、天壇大佛、昂坪360、昂坪廣場、心經簡林。

寶蓮寺

有南天佛國之稱,為香港四大禪林之首。寶蓮寺始建於1924年,數十年來,刻苦經營,使今天寺宇建築雄偉壯觀,有宮殿式的大雄寶殿和莊嚴威武的天王大殿等。此寺提供留宿,以便遊人赴鳳凰山觀看日出或作短暫清修。

禪寺牌坊正對的木魚山頂上,有一座新建的世界最大的銅佛像,稱為天壇大佛。該像由中國航天科技部設計和製作,總高度近34米,為一結合宗教藝術和尖端科技的結晶品。大佛底座三層,設有展覽廳等,內有一口大鐘,上雕佛像和經文等。該鐘由電腦控制,每隔七分鐘敲打一次,共108次,以供人"解除108種煩惱"。

大澳

大澳有"香港威尼斯"的美譽。大澳位處離島上,遠離煩囂的市區,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響,所以仍舊保留早期香港的漁村風貌。大澳風景秀麗盎然,水道上的高架屋──棚屋,是漁民的居所。河、湧有秩序地穿插於一排排的古老棚屋建築群,烘托出獨特的漁鄉風情。

大澳傳統的鹹魚、蝦醬和魚肚遠近馳名。踏足大澳,遊客會感受到濃烈的海味味道。

大澳和大嶼山本島之間曾建有橫水渡,亦是大澳特色之一,但現已被淘汰。

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橫跨於青衣至馬灣的海面上,是香港新機場十大核心工程之一。大橋全長2200米,主橋跨度也達1377米,兩座吊塔,每座高206米,離海面62米,是全球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吊橋。它與連接馬灣、大嶼山的汲水門大橋一起,像兩道彩虹,壯觀恢宏的氣勢完全超越了美國的金門大橋,成為香港新的觀光景點。

位於青衣島西北端的青嶼幹線訪客中心及觀景臺,是觀賞青馬大橋的最佳地。

塘福泳灘

大嶼山的塘福泳灘遠眺可看到茶果洲和石鼓洲兩個島嶼。泳灘沙粒又黑又幼,屬香港少有。雖然塘福泳灘的海床比較淺,但風急浪速,不太適合游泳初學者在此集泳。泳灘設有更衣室、洗手間、衝身花灑等設備,非常方便。

天壇大佛

在寶蓮禪寺對面,就是世界聞名的天壇大佛。這個青銅坐佛像,面相豐圓端麗,雙耳垂肩,右手示"施無畏印",顯示佛祖救拔眾生的心願。提醒您,要參拜大佛,您得先爬上268級石階來到大佛跟前,大佛莊嚴祥和,加上四周風光如畫,令人心曠神怡,適合靜思放鬆。大佛基座紀念堂內,供奉著佛祖舍利,有興趣可購票參觀。

昂坪360

想體驗大嶼山的精彩多姿?可以由昂坪360開始。搭著昂坪纜車從東湧出發,為這個旅程揭開序幕。乘坐纜車的25分鐘過程,猶如置身於半空之中,您會體驗到"飛"一般的觀景旅程。如果想再刺激一些,您可以試試車廂底部透明的"Crystal Cabin水晶車",那種感覺就像是大嶼山的碧海山巒就在腳下!

昂坪廣場

昂坪廣場連接寶蓮禪寺、天壇大佛、昂坪360及"心經簡林"。暢遊以上景點之餘,您也可以同時欣賞廣場上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包括:採清代北式設計的新牌樓、設有藥師12神將石像及40盞石造蓮花燈的菩提路、不時有宗教儀式舉行的地壇,以及建築設計與寶蓮襌寺風格配合的中式亭園。

心經簡林

走進這個由38條木柱組成的大型戶外木刻群,您會看到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墨寶--木柱上刻著儒、釋、道三教共尊的寶典《心經》經文。木柱排列成∞字形,代表生生不息;不加雕飾的木柱群,同時展現出《心經》自然不工的境界。從寶蓮禪寺及天壇大佛一路走到"心經簡林",沿途您還可以觀賞到南中國海的景色,翠綠禪境,特別容易感到祥和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