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上海最早的美术学校(光绪34年)


清代上海最早的美术学校(光绪34年)


清代末期,上海出现了不少美育教育的学校,如上海图画音乐专修学校,土山湾画馆、民立上海女子学堂等等。这里我就‘上海美术学校’(即上海图画音乐专修学校)的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上海图画音乐专修学校是在光绪33年年初(1907年),由戴葆如和吉田洋行的廖君合伙创办的。校址选在上海法租界红坟山南黄河路润德南里。学校当年的图画科主要学习铅笔画、水彩画、油画等西洋画种。速成班,学期为半年。为招揽学员,扩充名额,曾数次在清代的“时报”上刊登招生广告。当年的7月该校的首届学员毕业时,毕业生们在学校内举办了一次毕业秀的图画展览。为扩大影响,学生们在上海各大马路上分送展览会的票子,凭票入场参观,此事还引起了当时媒体的注意。在光绪33年的下半年,学校又增设了手工科,同时将学校改名为上海图画音乐手工学校。这时的学期定为一年。到了光绪34年(1908年),学校改为由廖君一人独办。学校迁址到西门外南阳桥西首茄勒路,并将学校定名为‘上海美术学校’。这就是‘上海美术学校’的大致经过。它成为开创上海美术教育先河之一的学校,它应该是最早的‘上海美术学校’。

我收藏的是光绪34年的‘上海美术学校’第二届毕业生的毕业文凭,这张证书堪称绝品,不但稀见,而且更具文史价值。为什么说极具文献史料的价值呢,因为通过它可以改写上海的美术教育史,过去上海的美术史研究者都认为上海开办美校是在1912年的事,而我收藏的这枚清代光绪34年的上海美术学校的毕业文凭的存在和出现,它改写了上海的美术教育並不是从刘海粟在1912年开办的美术学校开始的这个不争的事实。

这张证书为宣纸,彩色石印,边框内的六条金色的大龙在云海里自由穿梭翻腾,上面的二条大龙正为抢火球而忙(俗称双龙戏珠),下面由高山和海水组成,整幅图案精美庄丽。框内的兰色网状地纹中印着镂空的‘美术学校’四字。在此证书上写着“上海美术学校毕业文凭,唐敏,年二十一岁,江苏省武进县籍,于丁未年以相当之程度考入本校特科肄业学期已满,兹经本校考验给最优等文凭。光绪叁拾肆年五月日给,並钤上红色篆文‘上海美术学校之印’的大印。”此文凭的票幅尺寸为54 cm X 42.5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