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欽宇:春“望”

作者:成都棠湖外國語實驗學校高一1班隆欽宇

早晨,一縷縷金色的陽光透過窗戶直射進我的書房。看著窗外生機盎然的風景,心中不禁生出無限嚮往。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已宅家一月有餘。向窗外望去,春天裡昔日的繁華卻蕩然無存。馬路上沒有汽車吵鬧的鳴笛聲,唯有空曠的街道;教室裡沒有學生郎朗的讀書聲,唯有寂靜的校園;車間裡沒有轟鳴的機器聲,唯有靜止的工廠。這一切都與往年截然不同。

在這一特殊時期,相信無數人與我一樣,那一扇小小的窗,便成了我們通向外界抒發情感的最佳寄託。久坐渴望呼吸新鮮空氣時,站在窗前向外望一望;久居渴望自由活動時,站在窗前向外望一望;久隔渴望思念親人時,站在窗前向外望一望。對新鮮空氣的奢侈、對自由活動的渴望以及對親人的思念,這一切都隨著風飄出了窗外,瀰漫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透過窗,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摯愛與善良。

疫情使居家成了最好的選擇。窗內的我們可以舒適生活,而窗外還有無數平凡的人們仍在戰“疫”一線衝鋒陷陣,阻擊疫情。大家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講: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魯迅先生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我們看到的是——逆行武漢的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每天睡3個小時與死神賽跑的李蘭娟院士,身患漸凍症、奮戰前線30余天的金銀譚醫院張定宇院長,還有無數無名的一線醫護人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志願服務者……他們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崗位,他們年齡不一、性別不同,但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疫情賽跑。穿著防護設備的他們,讓人看不清面龐,但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每一個患者,溫暖著每一顆心靈。也正是因為他們,才讓我們始終相信,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定會有新的溫暖,不斷延續。透過窗,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守與奉獻。

中國的防疫措施,讓世界讚歎!在一個千萬餘人口的大城市實行“封城”管理,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十二天建成雷神山醫院;武漢無數個方艙醫院一夜投入使用,讓醫院床位等待病人的目標成功實現……每個緊閉的門口都寫滿堅定,每個鏖戰的夜晚都托起黎明。中國向世界展現和詮釋了何為“中國效率”、何為“中國方法”。我們不幸突遇疫情,但我們又何其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擁有這樣勇敢頑強的人民。透過窗,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團結與頑強。

契訶夫曾說:困難與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就的將是鋒利的尖刀。在這場疫情過後,我們將看到更加團結的中國人民,我們將擁有更加強大的綜合國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如今春已到,希望就在眼前。待疫情結束時,我堅信師生走進校園,工人回到車間,農民奔向田野,市民湧向街頭……那時,透過窗,窗外定是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封面新聞作文頻道發起“我的戰疫故事”主題徵集,邀你分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你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的戰“疫”故事。你可以談談春節經歷,可以講述你身邊的醫生、護士、警察等群體的抗擊疫情的小故事,可以談談或針對此次疫情的個人看法及感想,也可以寫所思所想,看新聞後的思考等,體裁不限,題目自擬。想要了解作文是否選用、刊發,查看名師點評、徵文活動、獲獎信息等最新動態,請添加封面小作家微信:13018255608。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上傳通道↓↓↓

我的战疫故事 | 隆钦宇:春“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