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裡三類女性的婚姻悲劇,看看你是否中招?

作為專業是學文學的人來說,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是必讀書目,而我第一次注意到這本書,則是在網絡上刷到的《白鹿原》電視劇的某片段小視頻開始的。

還記得該小視頻主要是講作為郭舉人小妾的田小娥與長工黑娃偷情的情節,這一情節讓我對《白鹿原》中的女性婚姻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白鹿原》中的主要女性有很多,包括白趙氏、朱白氏、鹿賀氏、吳仙草、白靈、田小娥、孝文媳婦、冷大小姐等等;她們雖然都是生活在以男性為主的世界,但卻對大環境有著不同的態度,也就是不同的態度,造成了她們不同的婚姻悲劇。

白趙氏、吳仙草作為順從者的代表,她們的生活比較富裕,丈夫又能夠遵守道德,但仍擺脫不了自我存在感嚴重缺失的悲劇;田小娥作為反抗者的代表,她的生活是悽慘的,在郭舉人那裡得到物質卻得不到做女人的尊嚴,在黑娃那裡得到應有的自由卻得不到物質,最終死在封建禮教的戕害之下;冷大小姐矛盾者的代表,在慾望和禮教的雙重重壓下,最終以悲劇為結局。

三種不同的女性,三種不同的態度,造就三種婚姻悲劇:徹底的婚姻悲劇、帶有反抗性質的婚姻悲劇、扭曲的婚姻悲劇。

《白鹿原》裡三類女性的婚姻悲劇,看看你是否中招?


一、犧牲自己、順從男人依舊只是男人傳統接代的工具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女子早早失去丈夫,獨自一人撫養兒子長大,並且給兒子娶了三位妻子,但由於各種原因三位妻子都沒有能和兒子過下去。

她聽說隔壁村有一個貧困家庭有七個女兒,便上門給提親,女孩的父母同意了,懦弱的女兒也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該男子,並在婚後生下了七個女兒,而沒有生出兒子的她活生生被丈夫打死了。

正如辜鴻銘所說:“婚姻是一種社會婚姻,一種不建立在夫婦之間而介於婦人同夫家之間的契約——在這個契約中,她不僅需要對丈夫本人負責,還要對他的家庭負有責任。通過家庭再到社會——維繫社會或公民秩序,實際上最終推及到整個國家。”

女人倘若是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只會一昧地順從,是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的。

這句話在《白鹿原》中的白趙氏和吳仙草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白趙氏氏白嘉軒的母親,是一位純正地從封建社會成長起來的典型人物。在丈夫白秉德去世之後,她便一心給白嘉軒找一個媳婦來傳宗接代,她說:

“女人只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撕掉了再糊一層新的,死了五個我準備再給你娶五個,家產花光了也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佔去心甘。”

她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個女人,她否定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女性的其他價值,也認同了女性卑微的地位,而推崇把女性當做生殖工具的價值,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男權社會的幫兇。

能入這樣“婆婆”法眼的媳婦類型,自然是順從“家長制婚姻”的吳仙草。

吳仙草嫁給了一個死了六位老婆的白嘉軒後,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遵循家裡人的安排,在這場婚姻裡,她沒有一點點自我。

從她嫁進白家到死去,她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為白家傳宗接代,她的男人為她端了一次水。

她犧牲自己、順從男人,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女性,在生命的彌留之際,想最後見一見女兒的願望也無法滿足。

從書中回到現實,現代社會里也有很多女人被迫相親嫁給了自己不愛的人,婚後默默犧牲自己、為丈夫和家庭服務,過著不痛不癢的日子。

這樣的婚姻並不是愛情的結果,而是某種情況下的促合將就。

《白鹿原》裡三類女性的婚姻悲劇,看看你是否中招?


二、離經叛道的反抗並不是獲得幸福的正確途徑

《白鹿原》裡讓作者花費筆墨最多的一位女性當屬田小娥不可。

田小娥出身於秀才之家,囿於門當戶對的思想,她的父親將她嫁給地主郭舉人。

面對年齡比自己大很多的郭舉人,田小娥將自己的青春毀在以田秀才為代表的禮教下。田小娥與郭舉人之間並無愛情,郭舉人對田小娥的性虐行為更是毫無道德而言的。

郭舉人只當她是一個性工具而已,田小娥對自己的命運不甘,想盡各種辦法應對郭舉人的非人待遇。

她與黑娃偷情,單純的她還渴望著能和黑娃在白鹿原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她卻不被認可、被他人嘲笑唾棄,甚至連自己最愛的黑娃也拋棄了她。

面對摧殘人性的封建禮教,她要反抗,可她反抗的方式是出賣自己的身體。

每個人都擁有追求尊嚴與幸福的權利,可方式不能用錯,要知道:以肉體為交易的女人,得到的也只是貪圖其美色不靠譜男人。

小梅長得漂亮,嫁給了一個事業有成的小亮,兩人育有一兒一女,從結婚以來小梅一直都是隔壁鄰居的女人們羨慕的對象。

可直到前幾天,小梅才知道小亮卻與隔壁鄰居家的小艾一直有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

小梅以孩子和離婚為理由讓小亮與小艾絕交,可小亮卻毫不在意,他說:“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離開了我你什麼都不是,走出這個家你都不能在外面生活兩天,你以為我會怕跟你離婚嗎?就算離,活不下去的也是你。”

小亮的話打碎了小梅的幸福幻想,也深深傷害了她的自尊心。為了追求自己的新幸福,也讓我報復小亮,小梅去夜總會當了小姐,也和小亮一樣,和各個老闆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

可小梅沒有找到自己的幸福,還染上了梅毒,小亮徹底和小梅離婚,還因為身體的原因而無法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面對一段婚姻的不平等與不幸福,每個人都有權利走出來反抗,尤其是每個女人,可面對問題要理性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需要學會自尊自愛、自強自立,以正確的方式離開不正確的婚姻,才能以美好的自己去追求更美好的幸福。

《白鹿原》裡三類女性的婚姻悲劇,看看你是否中招?


三、婚姻裡最可怕的不是有慾望,而是有慾望卻得不到滿足

相對於一昧地順從式婚姻悲劇和離經叛道地反抗式婚姻悲劇,夾在理性與慾望之間的婚姻悲劇更值得人們思考。

正如易中天所說:“父母在為子女選妻擇婿時,往往會更多地從家族的利益出發,而難以顧及子女們的意願和情感。”

冷小姐與鹿兆鵬的婚姻便是如此。

冷先生為了在白鹿原上站穩腳跟,自願把女兒許配給鹿子霖的長子鹿兆鵬。他們沒有徵求冷小姐和鹿兆鵬的意見,他們只是把子女們的婚姻作為處世的籌碼。

接受了新思想的鹿兆鵬自然是不願意屈服於父親的安排,結婚三四天後便離開了家,很明顯以鹿兆鵬為代表的新思想與鹿子霖為代表的舊思想發生了衝突。

而在這樣的衝突裡受傷的不是鹿兆鵬,也不是鹿子霖,而是冷小姐。

冷小姐是痛苦的,她的痛苦來源於生理需求的不滿足。新婚過後,她再也沒有性生活。並且,就是新婚初夜那過於簡單的性生活,成了她日後不可多得的美好回憶。

她有慾望,渴望得到滿足,可她卻壓抑著;她甚至嫉妒田小娥這樣的女人。

面對對她不理不睬的鹿兆鵬,她寧願相信他是在外面做大事而沒有時間回家的謊言,可冷小姐並不是深愛著鹿兆鵬,那個夜夜出現在她夢裡的鹿兆鵬,只是滿足她慾望幻想的虛擬人物。

和現代婚姻一樣,無性婚姻是最令人痛苦的婚姻。

中國的文化習俗教會了女性要有“良知”,要在婚姻裡守身如玉,可卻忽略了女性身上原始的生理需求。

對性有幻想並不可恥,甚至有時候性可以成為愛情的甜蜜維持品。夫妻雙方都應該正確面對性需求,給予對方足夠的關愛。

《白鹿原》裡三類女性的婚姻悲劇,看看你是否中招?


《白鹿原》以“祠堂”這一封建思想產物為背景,奏響了男權社會里女性婚姻的一曲哀歌。

裡面的女性婚姻哀歌正預示著舊的婚姻觀念的最後掙扎,新的、自由、平等的愛情觀念的萌芽。我們透過白鹿原中女性婚姻悲劇,可以反思當今社會里的女性婚姻悲劇,這一點反思或許就是改變婚姻悲劇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