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從原定的5月底到6月初,推遲到9月中下旬舉行,這一決定在網壇引發了巨大爭議。但是從歷史上來看,早年網球大滿貫賽事改期舉行的例子並不罕見,直到最近半個多世紀,網壇進入公開賽年代之後,大滿貫比賽日期才真正穩定下來。但在任何一個年代,大滿貫的比賽日期都並非一成不變,甚至像一年兩賽、賽期“撞車”這些特殊情況也曾經發生。


以變求生的澳網
網球四大滿貫中,澳網的誕生時間最晚,也是唯一在南半球舉辦的賽事,無論時間還是地理因素,都決定了它的發展要面臨較多考驗。澳網曾經先後在7座城市舉辦,也是唯一一項在兩個國家舉辦過的大滿貫賽事,1905-1922年,它最早的名稱是“澳大拉西亞錦標賽”,這個地理概念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個國家,以及鄰近的太平洋島嶼,“居無定所”讓澳網的比賽時間也很難固定。頭16屆澳網有1次在10月舉行,4次在11月舉行,5次在12月舉行,1次在1月舉行,2次在3月舉行,甚至還有3次是在南半球的冬天8月舉行。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1971年之前,澳網從未連續兩年在同一座城市舉辦,當它還叫“澳大拉西亞錦標賽”的時候,大多數年份比賽場地是借用板球場或者公園,1909年,甚至是在珀斯動物園裡搭建球場舉辦賽事。沒有專門的比賽場地,賽程排期就受到種種制約,很難固定下來。1907、1915和1923年,澳網曾經3次於8月中旬在布里斯班舉行,南半球的晚冬季節,正是那座城市全年天氣最溫和的時候,但這樣一來,賽期就會和北美賽季“撞車”,所以澳網後來只能放棄最有利的天氣條件,將比賽安排在南半球炎熱的夏天舉行。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澳網於1916-1918年停辦3年,1919年比賽原本要恢復正常,但是因為悉尼的球場沒有及時準備好,所謂的1919年“澳大拉西亞錦標賽”,其實是在1920年1月舉行,同年3月,在阿德萊德又舉辦了一屆比賽,這大概也算是戰後“報復性消費”的一種表現。1941-1945年,澳網又受到二戰影響停辦5屆。1971年,原本要在墨爾本舉辦的澳網,因為贊助商更青睞悉尼而易地,比賽時間也從1月推遲到3月。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從1972年開始,澳網終於固定在墨爾本舉行,但賽期仍然多次發生變化。1972-1981年,澳網賽程總體上是從前一年12月底,跨越到第二年的1月初,其中1977年尤為特殊,在1月初和12月底各舉辦了一屆賽事,這是澳網歷史上第2次“一年雙賽”。1982-1985年,比賽時間提前到11月底至12月中旬,隨後一屆賽事從原定的1986年12月推遲到1987年1月,這讓1986年成為澳網歷史上的空白期。那10多年裡,澳網賽期改來改去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量吸引歐洲和美國高手在北半球的冬天,不遠萬里前來參賽,但後來澳大利亞人也意識到,和比賽日期相比,高額獎金和良好的場地條件作用更大。屢創奇蹟的法網法網最早誕生於1891年,從1925年開始允許非法國俱樂部會員參賽,在將近130年的歷史上,本項賽事的舉辦時間基本都是5月到6月,極少數年份賽期延伸到7月乃至8月初,今年法網如果能在9月舉辦,也將創造一個紀錄,以巴黎的氣候而言,9月大概就是能舉辦室外賽事的最後時機。作為唯一同時擁有大滿貫和ATP大師賽主辦權的城市,巴黎每年至少要承辦兩項網球大賽,所以賽期的協調也很重要。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法網的賽期雖然總體上比較穩定,可是如果遇到意外情況,它的應變策略往往就會打破常規。1915-1919年,法網受到一戰影響停辦5年,1940-1945年,又受到二戰影響,名義上停辦了6年,二戰結束之後的頭兩屆法網,1946和1947年,都被安排在7月中下旬舉行,那兩年它成為緊跟在溫網之後的全年第3項大滿貫賽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1941-1945年之間,法網並沒有真正停辦,那幾年在德國佔領下的巴黎,每年還能舉辦不止1項網球賽事,其中“戰時法網”被推遲到7月下旬到8月初舉行,1946和1947年的賽程,很大程度上是之前幾年的延續。但後來法國人不太願意承認那段有些屈辱的歷史,1941-1945年,在法國網球的官方記錄中是一片空白。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除了1941-1945年的“戰時法網”之外,1968年法網作為公開賽年代的第1項大滿貫賽事,也險些因為當時發生在法國的罷工運動導致交通癱瘓而取消,最後還是奇蹟般地成功舉辦。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1968年6月7日,正牌法網結束之後僅僅5個星期,同樣是在羅蘭·加洛斯球場,又舉辦了一次“法網”——那是始於公開賽年代之前,僅供職業球員參加的“法國職業錦標賽”的最後一屆,它的參賽陣容和1個月之前的正牌法網幾乎完全相同。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還要頑強堅持舉辦網球比賽,這其實也是法國人的一種傳統。超級穩定的溫網溫網不僅是歷史最悠久的網球大滿貫賽事,更難得的是,它的比賽時間也極其穩定:1877-1899年,溫網開賽日期最早是6月19日,最晚是7月15日,1900-2014年,在長達115年的時間裡,溫網開賽日期始終保持在6月20日至6月26日這個範圍內。從2015年開始,為了讓球員們在法網之後有更多時間適應草地球場,溫網才推遲1周舉行。1915-1918年,以及1940-1945年,溫網曾經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總共中斷10年,1940年,全英俱樂部中心球場在德軍對倫敦的空襲中損毀,二戰期間,整個全英俱樂部都被英國軍隊徵用為後勤基地,直到1950年,溫網賽場才完全修復。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今年3月中旬,溫網空場舉辦的可能性就被全英俱樂部否決,原定於7月底到8月初舉辦的東京奧運會網球比賽推遲,給原定於6月29日開賽的溫網留出了更大的迴旋餘地,2012年倫敦奧運會網球比賽,就於當年7月28日至8月5日在全英俱樂部舉行。不過今年溫網最終還是遺憾地宣佈取消,而不是推遲舉行,這也符合全英俱樂部秉承的寧缺勿濫的一貫作風。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在網球四大滿貫中,只有溫網極具危機意識地購買了包括像全球發生重大疫情這樣,因為不可抗力取消比賽的險種,保額高達2.5億英鎊,所以即使溫網無法舉辦,全英俱樂部也不會有太大的經濟損失。與紅土相比,草地球場對天氣和溫度的變化更敏感,通常情況下,溫網使用的場地草皮,需要從前一年9月培育到次年5月,這也讓本項賽事不具備大幅度改期舉辦的可操作性。擅長分割的美網

自從1881年誕生以來,美網是唯一沒有因為任何原因中斷過的大滿貫賽事,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像溫網那麼穩定,恰恰相反,直到1968年進入公開賽年代之前,絕大多數年份的美網,都不是所有項目同時舉行的“完整”賽事。1887年美網開始設立女子項目,但直到1920年,男子和女子比賽都是分開進行,其中男單和男雙比賽地點先是在羅德島紐波特,1915年開始轉移到紐約,比賽日期大體上是8月中下旬。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此期間女單、女雙和混雙比賽地點則一直是在費城,其中絕大多數年份比賽時間為6月中下旬,這意味著當時美網女子比賽賽期基本上和溫網重合,女球員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年裡參加這兩項大賽。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1921-1923年,由於紐約西區俱樂部修建新球場,這3屆美網都在費城舉行,女子比賽推遲到8月中旬,男子比賽則推遲到9月中旬,1924年美網重返紐約之後,基本上延續了這樣的賽程,直到1935年,終於開始將男女單打比賽安排在同樣的時間段舉行,開賽時間定為8月底。但是直到1968年之前,3個雙打項目依然被和單打分割開來,1917-1967年,美網雙打賽事總共46次在戴維斯盃的誕生地——波士頓長木板球俱樂部舉行,只有1934年移師費城,以及1942-1945年移師紐約。

法網任性改賽程並非首次 大滿貫改期歷史上常有發生

1967年是這樣的賽程最後一次實施,那年8月29日美網雙打比賽落幕,8月30日單打比賽開始。在時間和場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習慣於將不同的項目靈活拆分,也許是支撐美網從未中斷過舉辦的關鍵策略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