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戰“五水”眾志成城譜新篇 花街鎮獲省“五水共治”考核優秀鄉鎮

日前,省治水辦(河長辦)公佈了2019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優秀鄉鎮(街道)名單,花街鎮名列其中,成為永康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鎮(街、區)。

去年,花街治水人以“河長制”為抓手、以源頭治理為重點、以水利建設為手段,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各項工作,集中攻克了一批沉痾頑疾,補齊了一批民生短板,最終打贏了一場水環境質量提升的攻堅戰。如今的花街,房前綠樹環繞,屋後碧水漣漣,“水清、岸綠、景美、河暢”的水生態環境初步顯現。

风雨兼程战“五水”众志成城谱新篇 花街镇获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

源頭治理 讓汙泥濁水去無蹤

“以前村裡雨水汙水全都排進溝裡,很容易蚊蟲孳生。管網改造後,汙水排入汙水管道最終進入汙水處理廠,雨水排入雨水管道就近排入河道,這樣村裡變乾淨了,蚊蟲也少了。”實施雨汙分流一年多來,對於村莊的變化,家住潘宅村的阿公倪國章感觸頗深。

去年,花街鎮被列為我市“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任務鎮,在花街工業功能分區和集鎮6個行政村同步推進截汙納管和雨汙分流改造工作,讓汙水“應分盡分、應截盡截、應處盡處”。

經過改造,花街集鎮6個行政村每家每戶同時接兩根水管,用紅色字標註汙水管、綠色字標註雨水管。這些管網將汙水收集到市政主管網,汙水經城西新區,最終匯入城區汙水處理廠。

同時,花街鎮還完成工業功能分區主管網建設及51家企業雨汙分流工作並通過驗收,完成50家企業排水證的發放;工業功能分區企業除地勢原因外,其餘全部取得排汙許可證;完成42家六小行業整治和14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零直排創建工作;整治各級環保督辦件涉及企業或養殖場14家,整治五金塗裝行業企業27家,29家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完成環評審批……

去年年底,花街鎮通過了我市“汙水零直排區”創建驗收。不僅如此,該鎮還致力於建立完善的汙水零直排長效運維機制。分管汙水零直排建設工作的鎮工會主席陳可寧告訴記者,在運維過程中,花街鎮安排專業檢測機構開展入戶調查和管網分佈排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橫幅、廣播、微信群等形式發佈排查信息,並將各村排查出的管網破損等問題及時彙總,堅決把排查出來的問題整改到位、不漏一戶。

“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是花街鎮“五水共治”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花街鎮還同步推進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各項工作。儘管我市“五水共治”年度考核內容每年都在變化,但是花街鎮憑藉過硬的實力,自2014年以來,連續五年實現考核優秀、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风雨兼程战“五水”众志成城谱新篇 花街镇获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

鞏固提升 讓魚兒蝌蚪盡情遊

在花街鎮,“五水共治”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是環境變好了。但治水工作並非一勞永逸,如何鞏固提升?在錦繡村油坑自然村,河長應阿姨每週都要多次“打卡”巡河,查看河道是否有漂浮物、出水口是否有排汙標記等,每每發現就追溯汙染源或通知人員清理。

據瞭解,花街鎮境內共有兩條主要河流:烈橋溪和倪宅溪。行政村規模調整後,這兩條河流的河長從原先的18位調整到8位。河長人數減少了,該鎮對河道管理更加直接:由村兩委擔任河長,巡查責任到人,確保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及時反應、高效應對。

去年,花街鎮共更換河長及河道保潔人員8人,更新河長公示牌及排汙(水)口公示牌68塊,保障河長制長效機制的運行。通過訪農戶、巡河道、查終端,花街新老河長們主動擔當履職,腳踏實地將河道保潔工作落到實處。

事實上,治水工作涉及千家萬戶,不僅僅是河長,還需要各個部門單位乃至全民的共同參與。花街鎮積極發動,形成“黨團婦”聯動常態化鞏固提升機制:藉助廣播、宣傳標語、公開信、微信等形式,組織並發動各村積極參與“五水共治”滿意度調查,全面提升群眾知曉率、參與度和滿意率;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等,組織市鎮人大代表、婦聯成員、社區矯正人員宣傳“五水共治”知識,開展河流沿岸垃圾清理整治行動;在鎮團委牽頭下,青年幹部化身“河小二”,參與河道日常巡查……

去年一年來,花街鎮對轄區內所有河道、溝渠、水庫、池塘等進行了排查,對水質偏差的河道,特別是瀆溪流域及倪宅溪水質不穩定支流渠道進行兩次全流域分段檢測,全年累計送檢19批次74個水樣。

通過“綜合整治+鞏固提升”,花街鎮河道充分發揮自然生態景觀功能,展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江南水鄉風貌,村莊變美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了。現在,倪宅溪水質常年保持Ⅲ類標準,八字牆溪去年被評為我市十大最美河流之一。

风雨兼程战“五水”众志成城谱新篇 花街镇获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

水利建設 讓村民飲水更放心

飲水問題一直困擾花街鎮,尤其是八字牆三十里坑村民。花街鎮原62個自然村中,就有53個因地理環境等原因無法由市屬水庫及自來水廠供水,佔我市單聯村供水村的1/5,涉及村民2萬多人,村莊和村民數均居全市各鎮(街、區)之首,農飲水達標提標任務艱鉅。

今年,我市將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程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按照能擴盡擴的原則,花街鎮積極對接市屬相關部門,計劃將28個村(3月27日數據)併入市級供水管網,其餘單聯村因地制宜實行一村一方案,對接專業設計所進行方案設計。

記者在花街鎮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計劃表中看到,該表格詳細羅列了3月到6月的目標任務。市水投集團自來水公司自復工以來,緊扣計劃表時間節點,花街鎮相關村的聯村幹部和各村的指定聯絡人進村入戶,積極宣傳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相關政策,收取“一戶一表”安裝費。負責該項目的花街鎮農辦副主任李俊波告訴記者,農飲水達標提標事關村民身體健康,村鎮正積極協調解決工程面臨的瓶頸問題,確保工程無障礙施工。

由於此項工程在花街鎮涉及村莊眾多,且村民普遍十分關心,該鎮在電話答疑、上門解讀政策的基礎上,3月27日還專門召開農飲水達標提標擴網改造會議,通過現場答疑等形式,加快相關村涉及農戶的排摸與政策處理進度,確保供水主線管網能夠及時完工。

“接通自來水每戶只需承擔800元安裝費,其餘部分由市財政和水投集團承擔。這讓早就盼望著能接通自來水的村民節省了一大筆費用。”楓源村是花街鎮納入農飲水達標提標工程的行政村之一,該村黨支部副書記呂兌虎說,過去村裡主要飲用溪灘水,衛生難保障,而且每到9月、10月溪灘都會乾涸。得知引水的消息後,該村200多戶村民都非常支持,10天就繳齊了費用。

风雨兼程战“五水”众志成城谱新篇 花街镇获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

目前,花街鎮多個村莊已經開展自來水管鋪設。在楓源村,施工人員正在忙碌地挖槽、鋪設自來水管。梧龍村龍盤嶺自然村等已陸續完成村內主幹道自來水管鋪設、試壓,自來水管安裝到戶並安裝一戶一表,就等著正式通水了。

花街鎮還有個特點,就是山塘水庫數量多、分佈廣、管理難度大:水庫有14座,山塘一萬立方米以上有96口,山塘大大小小加起來有500多口。去年,該鎮完成西棧裡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水仙洞、西坑塘、丁塘、高空塘4座小(二)型水庫實行了標準化創建工作,極大地改善了水庫面貌;該鎮還在全市同批項目中率先完成中央財政小農水項目縣花街標段工程所涉及的5座山塘、6個高效節水項目的政策處理工作,使相關工程通過初步驗收;河湖庫塘清淤工作有序開展,清淤面積達1.5萬平方米。這些水利工程的開展,將有效抵禦自然災害,實現農田旱澇保收。

隨著汛期來臨,防汛工作進入了關鍵性實戰階段,再加上新增農飲水達標提標等工程,今年,花街鎮“五水共治”工作任務依然艱鉅。下一步,花街鎮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農飲水達標提標和汙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等,捍衛鎮域綠水青山,展現錦繡花街的幸福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