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二○一九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关于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要求,扎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印发工信部2019年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法定检查事项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本全覆盖。印发国内干线传输网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组织网络安全、无线电、信息通信等领域随机抽查,开展整治“骚扰电话”“黑宽带”、App侵害用户权益、民爆行业安全隐患等专项行动。

在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方面,聚焦解决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建设,组织起草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强电信法立法研究,通过召开立法研讨会、协调会等方式,听取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专家学者意见,修改完善电信法(草案);深入研究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立法,开展制造业促进、无人机生产管理、工业互联网安全等立法前期研究,积极参与电子签名法(修订)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修订工信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定,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

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实施方案,制定执法文书范本、执法规范用语等制度,梳理并公示执法事项清单,配备执法记录设备,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公示2019年版通信管理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加强执法资格管理,举办2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开展行政执法考试并核发行政执法证;制定工信部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相关实施方案,细化自查项目和工作措施,以察促建;发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的执法监督效用,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45件、行政应诉案件152件,依法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报告》提出,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行政执法,加快重点立法,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编制工信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落地。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监管水平和政务服务质量。

二是加快重点立法。编制并实施工信部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加快推进电信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重要法律、行政法规立法。组织做好部门规章审议、公布、备案、解读等工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三是规范行政执法。制定行政执法证管理制度,加强执法证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资格。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完善执法培训、典型案例通报等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指导。

四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做好宪法宣传周等相关普法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本报北京4月1日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