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人類在開發利用河流的過程中,

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和進步,

同時也遭到了報復。

人類試圖通過“進步”的技術,

一勞永逸地馴服河流。

水庫與大壩約束住河流,

減少了洪水,帶來了電力,

卻由此導致了前所未有的河流危機。

比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

修建在這條河上的水庫的庫容,

是其徑流量的4.7倍。

水資源的過度開發,

導致科羅拉多河尾閭斷流、

河床萎縮、溼地退化,

野生動物失去生存條件。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

它們同樣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河流自身是有生命的,

“它的核心是水,命脈是流動,

作為生命整體有其內在目的性。”

要看到河流的命運變遷,

並不需要等到遙遠的未來。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劉家峽水電站

1964年春天,劉家峽水電站破土動工;1969年4月,第一臺機組開始發電;1974年底,劉家峽水電站竣工。這座水電站位於甘肅省永靖縣境內,距離蘭州市80千米,是中國最大的水電站之一。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巴家咀水庫一角。

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時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黃河水利委員多次委派專家考察,於1956年正式向國務院提交了巴家咀建庫計劃。巴家咀水庫是黃委會為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和減少入黃泥沙,專門建設的一個水土保持試驗壩。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鹽鍋峽水電站

位於劉家峽水電站東30千米。鹽鍋峽水電站1958年9月動工,1961年11月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是黃河干流上最早建成的以發電為主,兼有灌溉功能的水利樞紐工程,以工期短、造價低、效益高而聞名。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以前,這裡採取的是一種古老的水利灌溉技術——“無壩引水”。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結束了寧夏平原兩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灌溉的歷史,擴大了灌溉面積,使這裡成為全國穩產、高產的商品糧基地。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三門峽大壩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壩。

這座大壩之所以建在三門峽峽谷,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三門峽峽谷是黃河中游河道較狹窄的河段;二、這裡屬花崗岩石質峽谷,地質條件優越;三、此地控制流域面積大,能最大程度減輕下游水害。三門峽大壩1957年開工建設,1961年建成。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小浪底水庫原壩址。

1954年,國家開始編制黃河綜合規劃,選定三門峽為一期工程,小浪底為三門峽以下一系列梯級電站之一,屬遠期開發工程。三門峽大壩是中國委託蘇聯專家設計的,當時,中外專家對黃河的泥沙問題認識不足,在設計時只求壩高庫容大,忽視了泥沙淤積問題,致使庫區泥沙淤積嚴重,計劃中的小浪底工程也隨之擱淺。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小浪底水庫一角。

1991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在“八五”期間開工興建。小浪底工程由攔河大壩、洩洪排沙灌溉和發電設施系統等三部分組成,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也是國內僅次於長江三峽的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在世界範圍內,小浪底工程也是一個難度極大的世界級工程。小浪底工程於2001年年底竣工。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鄭州保合寨控導工程。

黃河“害在下游”,據歷史記載,解放前的兩千多年中,黃河決口達1500多次,重大改道有26次。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黃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建控導工程就是其中一項。控導工程可以約束主流擺動範圍、護灘保堤、引導主流沿設計治導線下洩。


在黃河上,有十餘座大型水庫,它們改變了這條大河的命運!

高標準防護大堤。

2002年國家在黃河下游全面啟動“標準化堤防建設”,河南省鄭州至開封159千米的黃河堤防被列為首期項目。標準化防護大堤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一、堤頂寬12米,同時淤築100米寬的淤背區;二、堤頂道路寬6米,全部硬化,符合三級公路標準,沿堤每10千米修建一條與地方公路相連接的防汛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