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簡單幾招助中年人提升陽氣,防病長壽

俗話說“四十不補,五十受苦”,意思是人到中年,陽氣不足,抵抗力越來越差,疾病越來越多。人們在40歲之後,就要有意識的去做一些提升陽氣的養生保健,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非常簡單的日常提升陽氣的保健行為。


陽氣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陽氣對於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充足的人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這樣的人,身體非常好,不易生病。

“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簡單幾招助中年人提升陽氣,防病長壽

保養背部,協調臟腑


中醫認為,人體背部為陽,腹部為陰。人體的經絡有陰經和陽經之分,而背部分佈的經脈基本上都是陽經,其中以督脈為代表。督脈行走於人體背部正中,督脈又稱陽脈之海,人體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穴。

督脈統攝人體全身的陽氣,所以咱們可以在背部進行一定節律的搓彈、拍打、敲擊(有條件也可以選擇艾灸),就能提升陽氣,有利於人體氣機順暢,陰陽條達,使人體的臟腑功能更加協調。

“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簡單幾招助中年人提升陽氣,防病長壽

春夏養陽——耳聰目明,增強記憶力

中醫認為,養生應順應天時,所以主張春夏養陽,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當下正值草長鶯飛的春季,雖然受新冠疫情影響,戶外活動受限,但是咱們可以在家做下面這些小動作來提升咱們身體的陽氣。

1. 跺跺腳

方法:採用坐姿或站姿進行,將腳抬離地面四五十釐米,跺下來,使全身得到震動。這樣左腳跺完,再換右腳,也可以雙腳輪流跺。


腳底心鏈接著五臟六腑的穴位,每一次跺腳的下去的時候都會振到這些穴位。經常跺腳,可以疏通經絡,補益腎氣,固齒明目


2. 梳頭

隋代名醫巢元方認為,梳頭有

通暢血脈、祛風散溼、使頭髮不白之作用。


每天早上是陽氣最容易生髮的時候,咱們可以在早上起床之後,多梳頭以刺激頭部諸多經穴,能讓體內陽氣升發舒暢,可以疏通經絡氣血,起到滋養和堅固頭髮、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的作用。

“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簡單幾招助中年人提升陽氣,防病長壽

起居提升陽氣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所以很多人特別喜歡在週末或者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睡懶覺,但這樣是不利於咱們的陽氣生髮的。


中醫角度來講,寅時(3點~5點)是肺經正旺的時候,春夏季節為了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順應陽氣的增長來完成新陳代謝,肅降濁氣,使肺氣清,人們應該早起,這樣有助於養肺和順應太陽的天勢升起人體陽氣。使人一天陽氣充足。


否則,就好像發動機,過了這段好時機就很難發動人體陽氣,人體陽氣淤積在人體下部不能由命門向上發動升起,會形成淫氣,嚴重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簡單幾招助中年人提升陽氣,防病長壽

食療:多吃香菜、韭菜等提升陽氣的食物

1. 韭菜

中醫認為韭菜有“益陽”的作用,常吃穩重散寒,提升陽氣。


2. 蔥

蔥白是通陽的上好食材,能夠提升體內的陽氣。


3. 香菜

香菜屬味辛性溫,能夠起到發汗的作用,是一種提升陽氣的較好食材。


另外還要注意,為了生髮陽氣,立春之後就不要吃冷飲、寒涼性的水果了

,冰箱裡面拿出來的東西也最好放置半個小時之後再吃。這些都是中醫範疇中提升陽氣不錯的方法,建議人到中年,陽氣不充足的各位小夥伴嘗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