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讓世界各國的聯繫都密切了很多,特別是在食物文化上面。一個國家特有的食物也會傳到其他地方。好比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來自外國的水果,雪蓮果。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它被引進到我國。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雪蓮果


  在雪蓮果剛傳入我國時,由於物種新奇,加上它那高大上的名字,使得它迅速在國內爆紅。

  當時市場收購價也非常高,雪蓮果好種植,隨便一種就能活,且產量特別高,最初投入種植的農民都因此而獲得很高的收益。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雪蓮果種植園

  不過經過一番火爆之後,雪蓮果的市場就沒有最初那麼火了,且隨著新產品的增加,人們對它的喜愛度也在降低,慢慢的不僅收購它的人少了,就連價格也降低了許多,這讓許多跟風種植雪蓮果的人都後悔不已,覺得這又是一個“坑”!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首先介紹一下雪蓮果。雪蓮果也叫菊薯,它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引入到我國後,四川、雲南、福建、臺灣等地都有種植。

  我們國家的人對它也是非常喜愛,給它取了許多新名字。比如四川,為其另取了一個新名字為“萬根苕”;臺灣的商販為了吸引消費者,把雪蓮果稱作“天山雪蓮”。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要知道,天山雪蓮在我國史書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商販這一舉措無異於給雪蓮果增添了許多神秘感,這樣看來,雪蓮果能爆紅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其實雪蓮果與雪蓮是沒有關係,大家千萬不要被誤導了!

  雪蓮果的外形與地瓜和土豆有些許相似,但是它富含水分且不含澱粉,這使得它的口感比土豆、地瓜都要好,再加上它高大上的名字和“洋玩意”的身份,讓它在剛進入我國時便得到了很大的市場,也爆紅一時,人們紛紛為其“擲金”。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可是在人們買來後便發現雪蓮果的味道非常普通,雖清脆多汁,但卻沒什麼甜味,不能迎合我國國人的口味,因此之後購買它的人便少了。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但到了現在我國種植雪蓮果的人卻多的不得了,再加上雪蓮果多產這個特徵,導致市場上的雪蓮果非常的多,最後便形成了地裡還有很多雪蓮果卻無人去收購的現象,讓人懷疑這又是個坑!

  

名字高大上,味道卻一般,引進國內就爆紅,如今種了卻沒人收

雪蓮果除了能當水果削皮直接吃外,還能當作蔬菜食用,能做炒菜,還能和肉類一起燉湯,講道理這不就是蘿蔔?不知你們有沒有吃過雪蓮果呢?吃過的朋友可以說說你們對它的感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