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行業必看!最新停車行業新聞與重點城市工作計劃

重要諮詢 | 停車行業必看!最新停車行業新聞與重點城市工作計劃

重要諮詢 | 停車行業必看!最新停車行業新聞與重點城市工作計劃

建設智慧城市是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舉措,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引領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城市交通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既承載著城市基建發展、又關乎市民出行等基礎生活保障,地位和意義極為特殊。

智慧城市,從智慧交通開始;智慧交通,從智慧停車開始,所有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智慧停車是發展最快且應用最廣泛的解決方案之一,這裡將呈現停車產業相關的行業信息與重點城市停車工作計劃。

01

山東鼓勵公共停車場使用ETC系統,給予一定停車收費優惠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有效緩解停車難,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山東省發改委等九個部門發佈《關於支持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鼓勵公共停車場建設和改造使用ETC收費系統,並給予一定停車收費優惠。

適用範圍方面,《通知》指出,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停車設施應為獨立形式,向社會開放。具體適用的公共停車項目,由各市住建(城管)部門會同公安、自然資源、發改、財政等部門確定。

在用地方面,向社會開放的非營利性公共停車設施用地,經有批准權的政府批准,可以劃撥方式供地;營利性公共停車設施用地,須依法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公共停車設施項目符合產權辦理條件的,可整體辦理不動產登記。

《通知》提到,山東將優化建設手續。公共停車項目應按國家、省相關規定辦理施工許可(質監、安監)等手續,除設備基礎外不涉及土建工程的機械式停車設備,可按照特種設備類報建,免予辦理環評、施工等許可手續,但應按照國家、省相關規定辦理機械式停車設備施工告知、監督檢驗、使用登記、定期檢驗,加強安全管理。

在免除相關稅費方面,《通知》說明,山東各市應根據公告停車設施建設形式和性質,按規定落實國家減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政策。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共停車設施,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指出,建立完善補貼和價格政策。各市可結合實際,制定對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的支持政策。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建設的公共停車設施服務收費標準由發改部門確定,由社會資本全額投資的公共停車設施,實行市場調節價。鼓勵公共停車場建設和改造使用ETC收費系統,並給予一定停車收費優惠。

相關政策措施自2020年3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3月23日。

02

九江市三年內將新建38個公共停車場

日前,《九江市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近期建設計劃(2019-2021)》獲市政府批覆,共規劃38個公共停車場(其中臨時停車場12個),公共停車場建設總用地面積約22.38萬平方米,總停車泊位數約7790個。

據調查,2011年10月市中心城區約有小汽車7萬輛,2018年6月接近20萬輛,年均增長率約15%。截至2018年底,市中心城區社會公共停車場共有朝陽、潯陽樓、塔嶺北路、沙子墩、毛紡廠、花果園停車場等44個,六年的時間建設了約6500個社會公共停車位。雖然停車設施建設初有成效,但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甚為迅速。停車場建設項目是民生工程,市政府高度重視,擬在棚改用地、公共綠地中增加停車場,用地緊張地區考慮機械式立體停車場。市中心城區近期建設計劃共規劃38個公共停車場(其中臨時停車場12個),總停車泊位數約7790個。

03

《淮南市主城區停車場三年(2020-2022年)規劃建設方案》公佈

3月26日下午,淮南市長張孝成主持召開市規劃委員會2020年第2次會議。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淮南市主城區停車場三年(2020-2022年)規劃建設方案》和龍泉苑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等。

會議指出,近年來淮南市機動車保有量飛速增加,為了適應當前和未來停車需求,市城鄉建設局編制了《淮南市主城區停車場三年(2020-2022年)規劃建設方案》,用於指導淮南市主城區停車場建設。規劃範圍為城市城區,設置社會停車場38處,包括地面停車場27個、地下停車場7個、立體停車場4個,提供車位7769個。要抓住“城市停車場”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的相關政策機遇,超前謀劃,打好“綜合牌”,積極破解停車難題。要明確城區公共停車場的建設管理主體,落實部門工作職責,合力推進公共停車場的建設管理。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有效緩解停車供給不足。

04

西安3月28日起全面整頓停車秩序,家長違停抄告學校

西安市中小學即將於3月30日、4月7日開始進行分級分類錯時錯峰開學,為應對復學後早、晚高峰的交通大流量及清明節小長假期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改善群眾的出行環境,西安交警決定建立快速處警機制並推出多項交通管理措施。

西安市交警支隊科技處處長鬍偉濤代表西安交警公開承諾:城區主幹道(環城路、二環路、南北中軸線張家堡盤道到長安區華美十字段)5分鐘內到達現場處警,三環內10分鐘(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5分鐘)、三環外20分鐘到達現場處警。通過建立快速處警機制,不斷提升街面交通事件快處快撤及警情處置效率,嚴防長時間、大面積交通擁堵現象發生。

西安市交警支隊秩序處處長李宇介紹,疫情期間,西安交警本著人性化執法理念,推出違停催挪措施,自2月26日至今一個月來,共催挪車輛200萬次。目前,我市復工復產工作全面鋪開,大量車輛出行,部分違停車輛影響交通通行。從3月28日起,交警部門將全面開始對違法停車進行集中整治、嚴格處罰。針對復工復產期間和即將到來的開學季“停車亂”的問題,採取定點整治與巡邏管控相結合,執法處罰和勸離疏導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加大轄區違法停車整治力度。

充分發揮科技手段,利用布控球、違停抓拍球、“智慧戰車”等方式,特別是對主幹道停車、機動車道停車、多排停車、十字路口停車、堵塞居民小區和醫院門口、消防通道及進出口等重點違法停車行為一律從嚴處罰,嚴重影響交通通行的違法停車行為一律拖移。對背街小巷不影響交通通行的違法停車,繼續利用“西安交通APP”隨手拍催挪功能,及時告知車主挪移車輛,對拒不挪移的堅決予以處罰。

落實護學勤務,家長交通違法抄告學校。交警部門將採取“校警結合”的模式,對接學校,在上下學時段,每天至少要安排1名學校領導帶班、2-3名教師值班,及時維護門前交通秩序,協助值勤交警做好交通疏導工作;對校園門前接送學生車輛違停等輕微交通違法,在執勤交警做出處置並通報學校後,採取校園內部曝光的形式,加強家長和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律能力。結合轄區實際,在上學、放學期間開闢“綠色通道”,主動上門服務,在學校門前設立學生專用通道、車輛臨時停放點、擺放交通禁鳴和減速警示牌等,確保學生出行安全。

05

總投資超10億元!禹州一停車場項目獲批,規劃停車位15749個

3月26日,據河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發佈,許昌禹州市中心城區停車場建設項目獲批。該項目估算總投資101962.88萬元。計劃開工時間2020年6月1日。

該停車場項目總佔地面積397800㎡(約596.70畝),地下停車場總建築面積133105㎡。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共建設停車場23個,其中地下停車場12個,地上停車場11個及路側停車位;停車位共計15749個,其中地下停車位3782個,路外停車位2920個,路側停車位9047個;快速充電樁1340個。

上海

普陀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交通委、水務局)工作要點

多舉措緩解區域停車難問題。從源頭做好區內新建工程配建停車場(庫)的審核和驗收工作;結合機動車停放收費管理試點工作,對公共停車場(庫)落實備案管理制度,倡導創建文明行業;繼續推進停車資源共享利用工作,全年計劃完成共享項目8個,共享泊位400個;持續推進汽車充電樁和分時租賃建設,計劃完成公共電動汽車充電樁150個;指導街鎮利用小區內部挖潛、拆違空地改造車位、增設路內時段性道路停車等方式,全方位增加停車供給,緩解區域“停車難”。推進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數據對接工作。全面推進區內新備案或已通過電子收費檢測的公共停車場(庫)接入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

浙江

全省城市建設管理工作要點

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和停車設施建設。制定海綿城市建設區域評估管理辦法,開展全省海綿城市建設效果評價,推動“海綿+”理念在規劃、建設、運維管理等環節全閉環貫徹落實,全省新建成海綿城市180平方公里以上。新增主城區停車位10萬個,其中公共停車位1.5萬個以上,重點解決老舊小區、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停車難問題。大力推動智慧停車建設,助推停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杭州

市建委工作要點

挖潛力、優配建,統籌停車場庫建設。出臺2020版《杭州市城市建築工程機動車停車位配建標準實施細則》,挖潛老舊小區、醫院、學校周邊土地資源,積極推廣應用停車新技術、新工藝,推進停車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增加停車位供應。計劃十城區新增停車泊位55000個,含公共泊位5000個;計劃建成充電樁4000個,含公用和共用充電樁1500個。

北京

東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綜合整治64處路外停車場,新建共享停車位800個。推廣南鑼鼓巷歷史文化街區停車規劃經驗,繼續增加不停車區域和不停車衚衕數量。發揮街道停車治理主體作用,深化街巷衚衕停車自治管理工作。

西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多措並舉深化交通綜合治理。完成2個立體停車樓建設。深入推進道路停車改革,實現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完善停車自治共治模式,做好城市支路、衚衕路居民停車自治工作,緩解平房區和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

朝陽區民生實事項目

完成5處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在居住區域新增地上停車位4000個,利用人防地下空間提供停車位1500個,基本實現高位視頻設備電子收費全覆蓋。

朝陽區交通委員會預算情況說明

研究路側停車供給的動態調整機制。普查全區路側停車位情況,研究根據需求動態調整路側停車位設置、取消機制,滿足停車需求。深化路側停車改革,完成覆蓋5983個停車位的高點視頻設備安裝,基本實現全覆蓋。因地制宜增加停車位供給。開展公共建築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充分利用人防工程提供停車位。加強機動車停車價格監督管理。形成市場定價、政府監管的停車價格機制。提升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管理水平。啟動第三批高點視頻電子收費設備建設工作,加快替代手持POS機管理。做好自建信號燈管養工作。加強與市、區級部門對接,完善“兩燈”問題治理長效機制,在新建區域全面推行“多杆合一”、“一頭多用”。強化停車秩序治理。加強靜態交通協管員隊伍建設,對停車不入位、違規停放的車輛,嚴格處罰措施,連續處罰,頂格處罰。繼續開展居住停車自治管理。結合“交通安全示範社區(村)”建設工作,推動居住區停車設施共享、新增等工作,持續開展不同模式的停車自治管理,因地制宜開展居住認證工作。持續強化運用“吹哨報道”工作機制。及時處理群眾反映強烈,輿情曝光多的問題,消除交通管理工作盲區,加大部門聯動。

天津

城市管理委工作要點

改善機動車停車環境,聚焦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推動各區政府努力改善老舊小區停車環境,合理規範小區內停放秩序,繼續推動挖潛新增一批停車泊位,增加泊位供給,緩解停車資源供需矛盾。

公用事業局開展“調研服務解難題”活動實施方案

推動停車設施建設,緩解群眾停車難。研究制定《天津市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指導意見》,推動相關工作落實,推動各區加大力度抓好停車(場)樓建設。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開展老舊小區停車難專項治理活動,推出內部挖潛、外部整合管理措施,改善停車條件。

安徽

全省城市建設工作要點

加快城市停車場建設。按照“新建配建停車泊位為主體、盤活存量停車泊位為輔助、路內停車泊位為補充”的原則,完善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加強項目用地保障,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加快我省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借鑑外地做法,積極盤活存量停車資源,進一步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全省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7.5萬個。

合肥

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工作方案

主城區開工建設1萬個公共停車泊位、建成5000個,緩解停車難問題。

合肥市城市管理工作安排

規範機動車停車場管理。完善機動車停車場管理制度,加強停車場信息化管理。運用智慧停車平臺,擴大停車引導系統覆蓋範圍。探索泊位共享、錯時停車,鼓勵引導單位、小區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千方百計拓展停車容量,提高泊位利用率。抬高路邊停車成本,利用價格槓桿,引導機動車地下車庫停放,優化道路秩序,提高通行效率,解決停車難題。

南昌

南昌市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暨深入推進“美麗南昌·幸福家園”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創特色、爭一流”工作方案

繼續加強停車場建設,2020年計劃新增停車泊位11.33萬個,包括地下和立體停車場21個,平面停車場29個。

福州

政府工作報告

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000個。

廈門

廈門市為民辦實事工作計劃

建設一批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全市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000個。

貴陽

貴陽市交通委員會工作打算

根據《貴陽市停車產業共建共享行動方案(2017-2020)》,督促市停車產業投資運營公司加快完善智能化停車服務平臺後續建設任務,進一步完善平臺功能。督促各區政府、平臺公司加快推進停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停車場、停車泊位保有量,逐步緩解中心城區停車難、停車亂現象,助力全市交通擁堵治理。

烏魯木齊

民生建設十大實事

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2000個。其中,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水磨溝區計劃各新增2500個,米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計劃分別新增1000個。

河北

關於做好2020年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20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按照總體工作部署,指導全省設區市確定城市公共停車位建設任務3.8萬個、縣(市)3.9萬個,共7.7萬個。

目前,國內停車場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用戶需求量很大。對於行業內的企業來說,從自身的專業角度出發,深入挖掘用戶需求,將對智慧停車產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良好的產品設計、質量保證和周到的服務將成為智慧停車場。

部門圖文資料、數據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